今天跟大家聊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一首诗。

我们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懿宗年间,一位书生到长安城考公务员,他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青色儒装,身材挺拔,英气过人,明显与一般的才子有些不同。

进了城门,书生跳下马来,放慢脚步,信马由缰。

老马识途,领着他左转右转地找到了一家旅馆。

书生是熟客,旅馆小二一见就热情上前牵住了马,道了一声:同学,今年又来啦。

不知道这是书生的第几次赶考,但从后面往前数是第一次。

对于这次考试,书生很慎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总结了教训,读了更多的书,熬了更多的夜,指不定使上了头悬梁,锥刺股的老招数。

成功则为官,失败则为寇。来之前书生已经打定了主意。

书生家是贩私盐的,所以,书生家有钱,但名声不好听。

不知道他们家是哪辈开始走上了贩盐的道路。我相信,他们的祖先一定有万不得已的苦衷,甚至可能是不贩盐就没活路。所以,一旦赚到钱,他们这个家族就无时不在考虑着盐盆洗手。

这个东西,现在的江湖行话叫漂白。

功名就是淡水,科举就是道路,希望在书生身上。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1)

书生很聪明,是个神童,小时候就会吟诗,流传下来的书生光屁股时期的诗作有两首,一为: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另一首: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在书生的童声响起时,父亲两眼发光,他从儿子这里看到了希望,家有此子,祖宗显灵啊!他日儿子金榜题名,我们家就能脱离盐道,成为书香门第,更指不定还能成为相门世家,光宗耀祖。

那时,老爹决想不到,他们家不止是相门世家那么简单,在很多年以后,他们家也能造就帝王之业。虽然时间不长,史学家亦是打死也不承认。

这些诗里潜着躁动与异象。

宋朝大士周敦颐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是给退隐之士栽种的,可小小年纪的书生从菊上看了权力(天赐赭黄衣),甚至是变革(他年我若为青帝)。

父亲不觉,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只是一个劲儿地对儿子说:读吧,读吧,状元会在前面等着你,家谱就等着你出息好重新装修。

书生很听话,苦读经书,终于长大后获得了唐朝地方政府的推荐,得以去长安城参加科举大考试。可唐朝进士不是人人都是可以考得上的,录取率很低,也就百分之一,书生考了数次,每次都是属于那百分之九十九。

书生没有气馁,他诚实的将落第归于自己书没读到位,虽然,他曾经也风闻科场黑暗,但他总是天真地认为,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走后门考上唐朝进士的,总有些名额是给大众的。

努力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但不努力肯定什么也得不到。

现在,书生要做最后一次努力。

没多久,考试终于开始了。

很快,考试结束了。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2)

张榜那天,书生到长安桑拿房洗了个热水澡,又穿戴一新,他自认发挥上佳,这次考中当是无疑了。

书生来了,他的心里充满希望,亦紧张得很,悄悄一人走向放榜处,口里默念:不成功则成盗,不成功则成盗!

这是一种心理暗示,就像不成功就成仁,似乎此句一出,他的成算又加了两分。

到了,抬起头,仔细寻找,从头到尾,从上到下。

失望,沮丧,继而是愤怒。书生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终于固定成铁青色,豆大的汗从额上冒出,两手紧握成拳,身体微微颤抖,双目血红,人家双目红红是日夜哭泣,他是双瞳之后燃烧着冲天怒火。

为什么又没有我的名字?!书生仰天大叫。

唐朝的科举,英雄的坟,同学,洗洗睡了吧。

史书上写着哥哥你粗通笔墨普通是粗通的程度,当然就考上不,考不上就不能怨政府。

书生要离开长安这个让他梦碎的地方。

自己一开始走科举这条路就是错误的,可笑的,愚蠢的。书生含着泪水将书撕碎在客栈里,随手扔出窗口。

从那刻时,一个老实的书生已经死亡。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江湖沦落人。

他骑上了自己的高头大马,依旧像来时那么洒脱。也许因为掺杂了愤怒与不满,又或者看透了长安的黑暗,所以他的腰挺得更直了。

当放下幻想,我们会走得更轻松,更稳健。

出了城门,书生回头望长安,对着巍巍城楼撂下一句狠话,准确地说是一首狠诗《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长安,今天我不能用才华让你折服,但总有一天,我会用另一种方式让你颤抖伏首。

当年,唐太宗站在端门之上,看中举的才子们鱼贯而入,得意道: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他不知道,二百多年之后,他的后代在这次取士时,漏了一个英雄才子在外面。

这是一个危险的角色。没录取书生这个极具野心的不安定分子将是唐朝科举工作最大的失误。

梁子已经结下。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3)

也许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人叫黄巢。

大家提到他的这首赋菊,往往想到的是一种莫名的豪气。

满城尽带黄金甲。

但事实上,这可能是是中国最为血腥的一首诗,因为它代表着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浩劫,一场将上千万人的生命卷入战争的起义。

它的惨烈描写在另一首诗里。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4)

在黄巢实现愿望,香阵透长安时,当时的长安城内有一位才华横溢,同样去赶考的秀才,他亲眼目睹了起义大军冲进长安,然后又败退出去的场景。

这首长诗叫《秦妇吟》,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跟杜甫“三吏三别”和白居易《长恨歌》并称。

这里,简单列两句描写这场浩劫的诗句: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军队打进长安时,有人上吊自杀。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随着唐朝军队的反攻,长安开始缺乏粮食,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而长安城就此毁于战火。经历这场浩劫之后,长安从此失去中国核心的地位,再也没有恢复一哥的地位。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5)

秦妇吟描写的是地狱的一幅画卷,也许太过真实,而且里面找写了一些官兵的暴行,其中有作者韦庄后面的同僚。所以他主动将这首诗从自己的诗集《浣花集》删除,从而使这首诗失传千年。

直到近代,法国汉学家保罗·伯希和从敦煌盗出大量经书,从中发现了这首长诗,这首史诗杰作才重现天日。

最后,介绍一下黄巢的结局,在起义失败之后,黄巢被杀,传首长安。但又据说黄巢并没有死,他逃了出去,隐姓埋名。

在起义失败的四年以后,洛阳。

有一天,洛阳的节度使张全义到庙里上香,这位张使君以前也是起义军骨干,后来投降,辗转混到了洛阳节度使的位置。

据说这位张使君号称农夫节度使,还是位非常成功的求雨大师,遇有天旱,必开坛求雨。成功率很高,百姓传说:王祷雨,买雨具。

这一天,他可能又是去庙里求雨,步入佛寺以后,他朝大雄宝殿而去。突然,他的眼前晃过一个人,此人身穿禅衣,手持佛珠,光头大耳,慈眉善目,当是得道高僧。

可张使君总觉得此人面熟。细想之下,他差点尖叫出声来!

他仔细看着那位和尚,那位和尚也不畏惧,只是朝张全义轻轻一笑。

是了,他是黄巢,他是黄巢!张全义在心里呐喊,但他忍住了,与那位和尚点头致意后,擦肩而过。

很多天以后,张全义再去寺里,那位和尚已不见踪影。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6)

洛阳天津桥。

有一和尚匆匆而行,他将要去远方。行至天津桥,他放慢了脚步,此时,日已偏西。

夕阳近黄昏,却是无限好。

小桥,流水,和尚,岂能无诗?

这位和尚倚着桥栏,低声吟道: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许多天以后……

宁波雪窦寺。寺里来了一个和尚,此人身材高大,年纪亦挺大。他在寺里挂单住了下来。以后的日子,住持发现这个和尚为人勤奋,又有佛心,讲经说法颇有灵性,没过多久,就将他作为重点引进人才,发了张农转非,成了常住人口。

成了注册僧人不久后,这位外地来的云游僧有了法号:翠微禅师。

很多年以后。

翠微禅师已经很老很老了,他潜心修习佛法,成为了得道高僧,还当上了住持。

这一天,翠微禅师没有吃饭,他的旁边还围了许多徒子徒孙。

他们在等大师训话,翠微禅师抬了抬眼皮,看了看这纷扰的世界,再用手指了指地上。然后闭上了眼睛,从此再也没有睁开过。

阿弥陀佛,他死了,不,他圆寂了,从此,他深藏功与名。

众人去看他指向之处,赫然有两个字:黄巢。

这就是黄巢,现在你还记得他小时候写的诗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从历史的角度学诗词会特别的容易,诗以诵志,诗不是单纯的词语美妙的结合在一起,而是透过诗词可以了解一段历史,一个人的心历路程。

我曾经想出版一本书,把诗背后的历史讲一讲,帮助孩子们学好古诗,可是,还没有正式动笔,发现这个事情已经有人干了。

出版社给我寄了一套书,叫《跟着古诗词学历史》,跟我想的一样,就是通过诗词讲历史,通过历史讲诗词。

现在的语文课,诗词的比重大幅增加。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7)

全书选取了79首古诗词,串联起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8)


这是一套通识教育的诗词书籍。里面把知识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纳。

比如《登幽州台歌》讲武则天的统治,再到《使至塞上》讲西域的开拓,《过华清宫》讲杨贵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讲衡水胜仗, 《早发白帝城》讲李白牵扯进的李璘案,当然还有《题菊花》的黄巢起义……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在诗词中就全部体现了出来。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9)


只有懂了”李璘案“的历史背景,才能读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其实隐藏着李白从牢狱之灾中死里逃生的轻快。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10)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11)

还有婉约的李清照,为什么突然写出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这样的雄魄之句。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12)

这就要读到其丈夫赵明诚临阵脱逃的故事。

自己的夫君什么都好,但还是不如项羽啊。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13)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14)

《跟着古诗词学历史》一共4本,涵盖了大一部分中小学生新课标必读古诗词。

唐朝最差十首诗(满城尽带黄金甲)(15)


点下面的横条购买,这套书一共四本,总共包含了356个百科知识,277个作文素材,18个必考知识,129个历史典故,79首经典诗词,包含历史文化知识,地理百科等丰富的知识点。

现在团购价是59元,因为马上要过年了,快递已经停运。我们会在新农历年的初七八安排发货,正好赶上孩子开学前的预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