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吟咏菊花的诗句中,唐朝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是非常有名的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你知道黄巢是在何种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吗?近日,由现代出版社出版的麦老师《五代十国全史Ⅰ 黄巢起义》给出了答案。

历史名人对黄巢的评价(黄巢在何种情况下写出)(1)

黄巢生于山东曹州冤句县,一个世代靠贩私盐发财的富商之家。在兄弟中排行老六,所以又有“黄六”之称。

黄巢自幼天资过人,传说他八岁就写出了《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家虽然是地方上的小豪门,但因为是靠贩盐而起的暴发户,从没出过官员,社会地位仍比较低下,做梦都想培养出一个当官的。于是,光宗耀祖的希望就寄托在了黄巢身上。

懿宗咸通年间,黄巢曾多次到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但结果次次都是名落孙山。黄巢通过合法途径出人头地的小小梦想,终究还是被大唐的科举既制度击得粉碎。

当他最后一次来到长安赶考,并且确认了自己再一次榜上无名之后,已经被兜头浇过多盆冷水的黄巢,这次终于浑身凉透,科举入仕的火苗彻底熄灭了。

于是,就在那日暮斜阳下的长安西市,游人喧闹中的花街酒肆,一首货真价实的反诗,终于从一位酩酊醉客的笔下发泄而出,这就是那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

黄巢起义的结局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也使腐朽不堪的唐王朝彻底动乱起来,终酿成了五代十国的惨剧。

“五代十国全史”全套八部,唐末五代通俗说史类作品,以史料为本,用缜密的逻辑分析和生动幽默的笔触,道尽这一纷争不断、波谲云诡的重要历史时期。重点叙述从唐末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的一百多年间(875—979年)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黄巢起义、梁晋争雄、五代更替、十国兴起、赵宋统一等,详细解析其始末缘由,全景描绘唐宋间五代十国大乱世。本书系第一部《黄巢起义》。

(燕都融媒体记者 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