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标题说到杀气重的诗,我想许多人会想到

李白《侠客行》诗中两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不过这两句是描述侠客高超技艺跟淡泊名利行藏,跟杀气不沾边,金庸先生好像受到这首诗的启发创作了武侠小说-侠客行。

古诗杀气最重的十首诗(历史上杀气最重的诗和邪气最盛的诗)(1)

网络图

现在我们盘点下杀气重的一首诗:

《不惹庵示僧》-朱元璋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凭哓哓问名字。

古诗杀气最重的十首诗(历史上杀气最重的诗和邪气最盛的诗)(2)

朱元璋网络图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题此诗作时正值他在鄱阳湖以少胜多大败陈友谅军队,陈友谅也在此役被乱箭射死,朱元璋经过一寺庙所留。

前一句“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杀气腾腾让人印象深刻。 那时的朱元璋以应天(今天的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 ,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 陈友谅实力最强也最危险,现如今已拔除他的势力,冲天杀气渐显他一扫宇内,平天下的气势。

古诗杀气最重的十首诗(历史上杀气最重的诗和邪气最盛的诗)(3)

网络图

接着邪气最重的一首诗:

《不第后赋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也称黄巢之乱),两次攻入长安,差点终结多灾多难的晚唐改写历史,最后以失败告终。这首诗歌是他还没起义前曾多次科举不中之后所作,为什么说这首诗邪气盛(跟军队食人争议):

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盛开在百花凋零的时候,一直得到古代诗人的偏爱,九月九是重阳节,人们会登高、赏菊跟“祭祀先祖”。

原本九月九是百花凋零,菊花盛开,变成九月八提前百花杀(有人评说是押韵也有评说是他有点迫不及待的),黄巢将满城的菊花比作黄金盔甲士兵。试想下当整个长安只有黄金盔甲的士兵和满城的菊花,是不是很诡异,古代士兵攻城掠地更多的是杀戮,所到之处无一不是血流成河,说士气“冲天花香透长安”却更加像血腥气。

古诗杀气最重的十首诗(历史上杀气最重的诗和邪气最盛的诗)(4)

电影截图与文字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