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是港圈的风云人物,他是“辉黄二圣”之一,是“词坛三宗匠”之一,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是华语流行乐“词坛三杰”之一,诸多光环在身,羡煞一众圈内人。

黄霑的名气和成就足够闪耀了,但人才辈出的香港娱乐圈,偏偏有一位江湖后辈,他只是兼职做音乐,却在短短几年间就比肩霑叔,成为“词坛圣手”。

乐坛当年流传一句话:凡有华人处,无不唱卢词。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1)

笔者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人物,就是港乐填词界的一代宗师,有着“变色龙”和“卢大侠”称号的“词坛三宗匠”中的卢国沾先生。

1948年出生的卢国沾,比“词坛三宗匠”中的黄霑和郑国江都要小上7岁,也是三位中最晚步入词坛的。1975年,电视剧《巫山盟》的同名主题曲和插曲《田园春梦》,是卢国沾在词坛上的牛刀小试,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卢国沾,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向港乐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电视歌是70年代港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顾嘉辉、黄霑、卢国沾、黎小田、郑国江等人,均在这个领域有所涉猎,港乐就此形成顾嘉辉 黄霑与黎小田 卢国沾的词曲搭档,两对搭档所对应的无线与丽的,收益满满。

电视歌的地位勿用多言,郑少秋与汪明荃能斩获金针奖,就是因为电视歌的加持,如果不是关正杰退圈太早,或许他将是电视歌领域第一位获得金针奖的歌手。当然,罗文与甄妮在这个领域也是佼佼者。

因为除了从事歌词创作外,卢国沾还有记者、广告、传媒等主业,所以“心不大”的卢国沾在十几年的填词生涯中,主要还是为电视剧创作主题曲与插曲。

随着70、80年代古装武侠类影视剧的盛行,许多金庸、古龙和其他武侠名家的作品被搬上大银幕,在电视歌领域如鱼得水的卢国沾就此成为“卢大侠”。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2)

而唱着卢国沾创作歌曲的歌手,也随之走红,熏妮、伍卫国、张德兰、叶振棠、关菊英、罗文、郑少秋、关正杰、叶丽仪、甄妮、柳影虹、张伟文、李龙基、徐小明。。。卢国沾向港乐输送了大量人才。

1978年,在首届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上,卢国沾填词的歌曲《小李飞刀》、《每当变幻时》、《愿君心记取》、《明日话今日》入围十大,以一己之力贡献4首歌,力压凭借《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龙记》和《鳄鱼泪》三首歌入围的黄霑,成为这届颁奖礼的最大赢家。

今天,跟着卢国沾和他的电视歌,走进现代港乐前中期的香港,来欣赏“卢大侠”和他的生花妙笔。

因为卢国沾产量惊人,即使是兼职写歌,也在10几年的时间里写下了超过一千首歌曲,精品数量也不下200首,从中选取10首,送给喜欢港乐和港剧的歌迷朋友。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3)

对于内地观众来说,90年代初期迎来了一阵日剧风潮,《东京爱情故事》、《爱情白皮书》、《悠长假期》等日剧在国内各大卫视循环播放。

1976年,香港引进了日剧《前程锦绣》,小椋佳的旋律需要配上中文词,于是卢国沾接过任务,创作同名主题曲并交给罗文演唱,这就是罗文的代表作之一——《前程锦绣》。

“泪下抹乾,敢抵抗高山,攀过望远方。小小苦楚等于激励,等于苦海翻细浪。藉着毅力,恃我志气,总要步步前望。”

卢国沾的词风,从《前程锦绣》就能看出,端得是一身正气,他用正能量满满的歌词,为听歌的人赋予砥砺前行的勇气。

这是一首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跳水皇后”伏明霞先生)在2003年香港遭受SARS病毒和金融危机时勉励香港市民共度难关、共创未来引用过的歌曲,足见其励志属性。

“怀缅过去常陶醉,一半乐事一半令人流泪。梦如人生快乐永记取,悲苦深刻藏骨髓。韶华去,四季暗中追随。逝去了的都已逝去。啊,常见明月挂天边,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 。”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4)

1977年,香港把日本歌曲《莎韵之钟》版权买过来,由卢国沾填词,交给熏妮演唱,这首歌就是后来被许冠英、叶丽仪、区瑞强、谭咏麟、陈慧娴、杨千嬅等一众人喜欢并翻唱的歌曲《每当变幻时》。

《每当变幻时》可以说是熏妮的“标签”式歌曲。写这首歌时的卢国沾刚到不惑之年,他将对人生的感悟写进歌曲,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每当变幻时》里的感悟,让很多人共情共鸣。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5)

1977年底,卢国沾接到TVB让其为电视剧《小李飞刀》创作同名主题曲的邀请,搭档TVB的音乐总监顾嘉辉。

于是,卢国沾大笔一挥,一首几乎后续李寻欢题材影视剧都会引用的歌曲《小李飞刀》问世,歌曲由“歌霸”罗文倾情演唱。

“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闯不过 柔情蜜意,乱挥刀剑无结果。流水滔滔斩不断,情丝百结冲不破,刀锋冷 热情未冷,心底更是难过。”

这是一首不论60、70后歌迷还是80、90后歌迷都熟悉而亲切的歌曲,特别是焦恩俊版《小李飞刀》同旋律歌曲的国语版。

卢国沾的词,直白而畅快,没有后辈港乐词人填词时的晦涩与刻意渲染,即使用国语来演唱也一样朗朗上口,真的是一位豪气干云的“卢大侠”。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6)

1978年,卢国沾为丽的电台电视剧《变色龙》填写同名主题曲,因为歌词,他又得名“变色龙”。

“有日我欲语无言,那现实何尝改变。难抛弃梦幻,无奈讲声再见,明白到埋首怕见现实,未免可怜。”

卢国沾写歌,敢于直面现实,写尽实话,虽然给人忧虑焦躁,但也醒世立身,远比一味情情爱爱要实在许多。

一首《变色龙》,让关正杰与卢国沾相遇,此后,最好的“卢词”都给到了这位张学友的偶像,让关正杰成为齐名许冠杰、罗文的歌坛王者。

1979年,一部武侠电视剧,开启了武侠剧拍摄先剧本创作后小说撰写的先例,受此红利影响,武侠小说作家黄鹰就此名声大噪,这部电视剧就是《天蚕变》。

《天蚕变》的影响力是令人称道的,饰演“云飞扬”的男一号徐少强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武侠小生,也让多年在收视率上被无线强压一头的丽的电台扬眉吐气。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7)

不仅是电视剧,其主题曲与插曲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同名主题曲,还是卢国沾搭档黎小田,由关正杰演唱。

“一生称英雄,永不信命数,经得起波涛,更感自傲。抹去了眼泪,背上了愤怒,让我攀险峰,再与天比高。”

可惜丽的没有早点与金庸合作,卢国沾没有遇到《天龙八部》,不然这首《天蚕变》用在“乔帮主”萧峰上,歌曲里的傲气、自信、倔强,与萧峰的经历气质,就是天作之合。

1980年,卢国沾与爱将叶振棠合作,送他一首深沉悲伤但发人深省的乐坛“悲歌”——《戏剧人生》。

“尽力,无问收获,谁人能做到甘于淡薄。美梦会消逝,戏剧人生终有日闭幕。快乐时,要快乐,等到落幕人尽寥落。醉下来,休醒觉,美梦如酒醉了后更寂寞。”

黎小田的曲,过去悲伤。卢国沾的词,以文字的方式,将这种悲伤渲染到了最大程度。《戏剧人生》,不是那种旋律郎朗人口、听后口口相传的“口水歌”,但人生哪里尽会是快意与坦途,一直幻想,终将是南柯一梦。

1980年,卢国沾为亚视电视剧《人在江湖》写歌,为港乐奉献了一首男女对唱的经典歌曲——《人在旅途洒泪时》,由关正杰、雷安娜联袂演唱。

“看夕阳正艳红,谁料正是哭别时。”前脚喜相逢,又立马伤别离,人生是无常的,离别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8)

同样是在1980年,卢国沾向港乐祭出了他的招牌歌曲——《大地恩情》,这是丽的电台电视剧《大地恩情》的同名主题曲。

如果说顾嘉辉、黄霑与罗文组成了无线“铁三角”的话,那黎小田、卢国沾与关正杰组成的丽的(亚视)“铁三角”也毫不逊色。

《大地恩情》或许是关正杰最知名的代表作,除了提升关正杰的知名度外,也为他培养了一位小迷弟。1984年,“歌神”张学友唱着关正杰的这首歌,勇夺十八区业余歌唱比赛冠军,从而开始自己在歌坛的传奇生涯。

当然,羡慕关正杰的张学友也最终如愿,1986年,卢国沾为他写歌《恕难从命》,也算是满足了“歌神”与“卢大侠”合作的心愿。

“河水弯又弯,冷然说忧患。别我乡里时,眼泪一串湿衣衫。人于天地中,似蝼蚁千万。独我苦笑离群,当日抑愤郁心间。”

“卢大侠”的词,从不遮遮掩掩,从不曲扭拐弯,它直抒胸臆,它情感万千。《大地恩情》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的感伤,也是“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的情切切。人言黄霑风流似古龙,我说卢词大气如金庸。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9)

同样是思故园思家国的歌词,卢国沾写得可不止一首。

1982年,卢国沾为亚视名剧《陈真》撰写主题曲,他抬手就是一首《大号是中华》。

“孩子这是你的家,庭院高雅,古朴益显出风貌,大号是中华。孩子这是你的家,红砖碧瓦,祖先鲜血干砖瓦上,汗滴用作栽花。”

在这首歌里,笔者已分不清卢国沾老师写的是粤语歌还是国语歌了,这遣词造句的风格,与歌迷熟悉的粤语歌词大不一样,更像是余光中老师的乡愁》那样的国语诗歌。

或许,人类最宝贵最高尚的情感,都是一样。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改变不了我们同为炎黄子孙的血肉关联。那是一样的泪一样的痛,也是一样的血一样的种。

“卢大侠”的词,高过一切只会写情情爱爱、只愿意你侬我侬的华语乐坛存在着的绝大部分填词人。

最后,来欣赏一首卢国沾足以照耀千古的乐坛名篇——《万里长城永不倒》。

万里长城之于中国人的意义,就像黄河、长江之于中国人的意义。万里长城永不倒,那中国人的脊梁就不会弯曲,中国人的风骨就不会被改变。

1982年,卢国沾为《大侠霍元甲》填写主题曲,考虑到霍元甲所处的时代背景,卢国沾按不住内心的血和泪,就像霍元甲弟子陈真踢倒日本会馆“东亚病夫”的牌匾那样,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有了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10)

“昏睡百年 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 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

一段百年血泪史,得来血淋淋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忍辱终将自取其辱。

“开口叫吧,高声叫吧,这里是全国皆兵。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

写这首歌的时候,香港还未回到祖国怀抱,但动情之处的卢国沾,拦也拦不住,留给歌迷和国人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个个负起使命。”

是这样的书生意气,也是这样的浩然正气,让卢国沾不负“卢大侠”的美名,试问像《万里长城永不倒》这样的名篇,近百年的华语音乐流行史,又有几首?

因为《万里长城永不倒》,凡有华人处,无不唱卢词。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11)

80年代开始,情歌逐渐成为华语乐坛的主导,看不惯这种习气的卢国沾,发起了“非情歌运动”,然而“众人皆醉我独醒”,其他音乐人不愿意向利益妥协,卢国沾的这场运动无疾而终。

此后,随着造星运动的兴起和情歌歌曲的大肆盛行,自觉有些“OUT”的卢国沾意兴阑珊,逐渐在80年代中后期淡出港乐。

但卢国沾写的歌曲,不会被歌迷忘记。除了上述10首歌,《明日话今天》、《换到千般恨》、《再向虎上行》、《大地在我脚下》、《相识也是缘分》、《雪中情》、《残梦》、《傲骨》、《鲜花月满楼》、《渔火闪闪》、《相对无言》、《今生无悔》等歌曲也值得细品,因为篇幅所限,此处不再展开。

2001年,卢国沾领取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颁发的CASH音乐成就大奖,领取时间刚好在黄霑之后郑国江之前。

2014年,卢国沾终于等到香港电台的召唤,领取到了金针奖,成为“词坛三宗匠”中最后一位获得金针奖的词人,晚了黄霑24年,晚了郑国江22年。好在金针奖虽迟但到,卢国沾远比他的好搭档黎小田要幸运,黎老至死都没有等到金针奖给到自己应有的重视。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是谁 不风流却是真名士(12)

卢国沾也是华语乐坛的励志代表,这位词坛巨匠,自1990年开始先后几次中风,幸免于难后不得不依靠轮椅度日,但他就是依靠顽强的意志支撑了32年,他在报纸上开专栏向年轻人传授写作技巧,他坐着轮椅去公司主持业务,他拖着残躯参加一场又一场港乐推广交流活动。

对于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的乐坛宗师,还要多说什么呢,只要顶礼膜拜,只要心怀感恩,只有声声祝福,只愿其安享余生。

愿我十二分努力,换取您的一个关注和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