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提到出门去玩,有65%的人第一反应是先给手机充电,而剩下的35%则是先去看看手机的电量还剩多少。

也有人说,如果票选每天必做的几件事的话,吃饭、睡觉、给手机充电,肯定高票当选。

可关于充电的一些小常识,你都知道多少呢?

比较常见的充电问题(你需要知道的事)(1)

快充

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快充,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实现途径:提高充电电压、或者,提高充电电流。

举个栗子,当然实际上要比这个栗子复杂很多。

如下图所示,把上面瓶子假设为充电头,里面的水假设为电,下面的瓶子假设为手机电池。现在需要把上面瓶子里的水,充到下面瓶子里面去。传统的做法是在上面瓶子的瓶盖扎一个洞,下面同样位置的瓶盖也扎一个洞,然后让水一滴一滴的流进去。

为了提高速度,对上面的瓶子施加压力,水滴的速度就会加快,这就是提高充电电压实现快充的根本原理。另外一种就是,在瓶盖上扎两个洞,同时可以滴两滴水下去,滴水的量就增加了,这就是提高充电电流实现快充的根本原理。

比较常见的充电问题(你需要知道的事)(2)

要实现快充,除了手机要支持之外,还需要配合原装的充电器和充电线使用。一个是因为在插上充电插头那一刻,手机会和充电器进行通信,确认充电器、充电线、手机都满足快充的协议,才会开始进行快充。另一个,部分老旧的充电线材,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远不达快充标准。

传说的记忆效应

大肥彬从小就听大人说,手机买回来后,第一次使用要先放完电,然后再充电,充满之后还要持续充12个小时,这样子手机电池才不会因为记忆效应而导致容量变低。后来,大肥彬上大学之后,这个说法已经以讹传讹成了,要连续重复三次上面这个过程,以抵抗电池的记忆效应。

经过反复查阅资料,大肥彬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手机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而且,电池过度放电,或者过度充电反而会伤到电池。当然,现在的智能机都会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去避免电池过放、过充的情况。

比较常见的充电问题(你需要知道的事)(3)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随用随冲,手机电量保持在30%-80%状态是最理想的。另外,充电时最好不玩手机,也不把手机放在床上这些不易散热的地方,尽量减少手机充电发热。如果打算让手机长时间闲置,应先充电到70%左右保存,并不定期给电池充电。

智能充电模式

部分华为手机上,在设置 > 电池 > 更多电池设置下,现在还新增了一个“智能充电模式”的功能,能在充电时,对你的手机电池进行保护。

比较常见的充电问题(你需要知道的事)(4)

其工作原理是,当你长时间插着充电器充电时,系统内置AI就会学习手机的充电习惯,同时读取你手机的闹钟、时区等信息,智能管理你手机的充电状态。

比如,睡前,当你把充电器插上手机后就呼呼大睡了,独留手机在枕边默默充电。如果你打开了“智能充电模式”的话,手机半夜充电到80%左右时,就会暂停充电。直到你起床前一段时间,才恢复充电,确保你睡醒的那一刻,手机电量为100%。这样做可以避免电池长时间处于满充电量状态,既安全,又能延长电池寿命。

当然,如果白天触发智能充电保护时,会有弹框提醒,你点一下 “继续/恢复充电”选项,就会像平常一样,电量噔噔噔的往上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