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的发动机,它不是一部纯神话的国学。

插图出至于杉泽的《观山海》。

路线图出至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是否存在(国学山海经西王母)(1)

西王母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是否存在(国学山海经西王母)(2)

注解

白话文:

鸁母山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玉山,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西王母的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善于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是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的。

注释:

玉山:据古人讲,这座山遍布着玉石,所以叫做玉山。

啸:兽类长声吼叫。

胜:指玉胜,古时用玉制作的一种首饰。

厉:即灾厉,亦作“ 灾厉 ”,病疫;病灾。

五残:星名,古代以为是凶星。《晋书·天文志中》记载:“十二曰五残,一名五鏠,出正东,东方之星。”。

西王母:

天文学家——主攻方向,天文星象。

巫师——主攻方向,祭祀。

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是中国神话中的重要人物。

“西王母”的称呼,最初见于《山海经》,她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形象,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集结形成。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是否存在(国学山海经西王母)(3)

清 西王母图本

战国时期魏安厘王墓中出土的的古简《穆天子传》记载:““我惟帝女”。说是天帝的女儿。

到了唐朝,诗仙李白在其《清平调·其一》以西王母来赞颂杨贵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至此西王母的形象已经成为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雍容华贵的女上仙,且有最高权力。​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是否存在(国学山海经西王母)(4)

清,任薰 立轴 纸本,西王母,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

有人认为,他可能是母系氏族时期原始部落的女首领,是部落的最高权威,是天地鬼神的代言人,负责支持祭祀。

至今每年七月十八是西王母的诞辰日,民间都有诵经念佛的习俗。

西王母传说:

话说:“黄帝讨蚩尤之暴,咸所未禁,当黄帝归息太山之上,王母遣使者授以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的真符,载其战略密诀:“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并且命九天玄女授黄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

黄帝细心研读了玄子之术后,遂克蚩尤于中原。当虞舜摄位佐尧治事时,王母遣使授舜自玉环。舜即位后,又授舜以神州地图,遂使舜建功立业。在黄帝九州疆域的基础上,将疆域扩展为十二州。

此时王母又遣使献给舜一种古雅的乐器——白玉管,舜吹之以和八风。”。

文物出土:

在四川新都新龙乡东汉墓中,出土了“西王母画像砖”。现藏于四川博物馆。

画像官方解释:

“画幅正中上方为西方母,蓬发戴胜,端坐于龙虎座上。其左有九尾狐,右为三足乌,其下正中位置一蟾作舞。

蟾的左右分别放一三足盘和一酒樽,樽上置一勺。左下角二人并肩而坐,应为墓主夫妇。右下角一人扛节执笏跪拜,当为西王母的使者。”。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是否存在(国学山海经西王母)(5)

东汉西王母拓片

玉山:

不详,具体有待考证。

一说今新疆和田市境内。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是否存在(国学山海经西王母)(6)

西次三经路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