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2022年,第26周本周收益:-15759.84。今年盈利15569.83,收益率:2.21%

本周亏损都是由史丹利导致的。

本周持股主要消息 国光 6月22日发布调研公告:

问 1:公司的产能情况如何? 答:公司 IPO 募投项目已于 2021 年年底正式投产,控股的鹤 壁全丰原药、制剂产能于 2021 年建成投产,另外重庆依尔双丰、 山西浩之大皆有一定产能,因此,产能能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发展 需求,为公司业绩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可转债项目以及重庆 万盛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预计销售收入从 2021 年的 13.5 亿元增长到 2022 年 18 亿 元(之前多次调研时多次表示)

国光IPO项目经历了7年终于投产了,这是一个神奇的上市公司爹不疼娘不爱整整七年才正式投产。

本周会大跌吗(2022年-第26周-大跌)(1)

市场前三 第一润尔是国光子公司,鹤壁全丰被国光拿下51%获得控制权。

本周会大跌吗(2022年-第26周-大跌)(2)

查不到21年的数据,从16年到20年市场规模符合增长率10%

本周会大跌吗(2022年-第26周-大跌)(3)

查国光16年至21年营收除16年外 其余4年均高于行业增速,国光15年底上市当时称现有产能不能满足扩大生产需要。后老厂搬迁生产收到影响,收购重庆双丰接双丰生产线进行生产,这么恶劣的情况下依旧保持高增长也算难能可贵。

假设21年市场增速保持10%增长,国光21年增长17%,依旧保持高于行业增速。22年3月份收购鹤壁双丰51%的控股权,根据4月27日《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国光的股权激励目标是 17%,在收购鹤壁全丰的情况下 2022 的目标是 16 亿,鹤壁全丰从 4 月开始并表,全年约并入 2 亿元, 由此可推算出营业收入增长约 30%。”,国光1季度营收2.389亿同比增长22.57%为自由营收增速,根据向小老板打听的化工一般产能爬坡会比较快的一般1到3个月完成爬坡,暂定国光3月份底完成爬坡,2季度不考虑销售问题的情况下,今年剩下3个季度增速要高于22.57%,同时根据“公司 IPO 募投项目已于 2021 年年底正式投产,控股的鹤 壁全丰原药、制剂产能于 2021 年建成投产,另外重庆依尔双丰、 山西浩之大皆有一定产能”公司自己预测今年营收从21年13亿增加到16亿,加上并表的双丰2个亿,达到18个亿,自有营收13亿 增速23.5%到16亿,个人认为被低估。

假设6月22日调研22年销售额达到18个亿 市场规模85.05*10%*10%达到103亿,占比接近18%。16年市场规模58.1亿 国光销售额6.143亿占比10.6% 16年到22年7年时间国光市场占比由10.6%增长到18%,平均年市场占有率提高1%。基本占据龙头地位。

根据21年4季度报国光货币资金11.55亿,22年1季度报9.229亿 ,一季度以2.7亿收购鹤壁双丰51%股权这了两个问题 一没有产生商誉这是公司良心吗 不太懂。二,一季度货币现金增速同比21年一季度相仿。

市场一直对国光偏见是植物调节剂是门苦哈哈的生意,使用技术难度要高于化肥估国光的销售人员远多于化肥公司,这里可以换个角度想行业第一的国光销售网布局都如此吃力行业其他对手呢,排第三的鹤壁只愿卖51%的股权公告说不肯多卖了,会不会就想借鸡生蛋借用国光的销售渠道起飞,假定这个逻辑成立那么排名再靠后的极有可能产品卖不出本省,国光43亿市值目前手上货币资产9.229亿,如此充沛的现金流完全可以收购单品借用自己渠道帮助实现全国销售,可转债项目建设原料生产线,完全具备护城河条件。

护城河具备了,营收增速具备了,盈利条件:原油上涨带动农化产品涨价对公司的生产成本影响极大,考虑到22年一季度原油90上涨至130维持110附近 毛利率同比下降12%至37%,净利润率同比下降4%至17%,考虑到二季度原油维持110附近高位,二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会在下降,高油价不符合世界各国利益,从多方面观点个人认为原油拐点已经出现,23年合理油价会回到80附近。

农业是国之根本,在可见的几年里行业具备维持10%增速的条件,具备护城河的国光完全可以享受龙头溢价增速。高原油对行业竞争对手的伤害更大,国光完全可以开启收购单品模式,原料项目已公示23年投产后对盈利能力提供保障。

目前暂预测

国光22年营收18亿,净利率二季度会下降,三四季度会回升全年13% 2.43亿每股收益0.54 股价9.89对应市盈率18.5倍

23年 营收增长20%至 21.6亿 全年净利率20%,4.32亿 每股收益1元 对应市盈率10倍。

国光上市至今全平均市盈率26.7倍对应股价 26.7 可转债转股占总股5% 25.4元

18年1月1日至今平均市盈率22.64倍 对应股价22.64 算上可转债 21.56元

24年 营收增长20%至 25.92亿 全年净利率23%(原料全部投产,原油继续下跌),5.97亿 每股收益1.3元 对应市盈率7.7倍。

国光上市至今全平均市盈率26.7倍 考虑可转债转股全部转股 34.71元

18年1月1日至今平均市盈率22.64倍 对应股价29.432元

23年合理股价20元附近,24年股价合理30元,考虑可转债转股需要以及龙头溢价,给予国光3年最高市盈率40倍股价52元

主要风险 家族企业的管理能力,以及可转债下修转股价的可能性对短期股价影响,最高股价0.6倍 52*0.6=31元 ,给予国光3年目标价31。持股国光保持不动。

静待花开

史丹利 今天懒得写了 下周再看看吧,做个懒人也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