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出现畏寒、手脚冰冷的表现;也容易出现皮肤暗黄、松弛、缺乏红润与光泽。每顿吃一点就出现饱腹感,而且不易消化。

脾虚的8个信号

1、胃口不好,舌头厚、胖大,或有齿痕

2、皮肤暗淡无光、萎黄,黑眼圈、眼袋大

3、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

4、胃胀气、泛酸、常打嗝、口臭口干

5、经常睡觉时流口水

6、口唇颜色淡白、干燥

7、消化不好,经常腹泻,或者经常便秘,排便困难

8、吃点凉的或者受凉就胃难受

舌苔厚有齿痕,再符合以上的其中一条,基本上可以判断为脾虚了。

伤脾的6个生活习惯

1、劳累、思虑过度伤脾:过于劳累、焦虑、紧张、思虑过多时,会使脾气郁结,故伤脾

2、不吃早餐:经常不吃早餐,脾胃没有可以运化的东西,无法给自身提供营养,造成脾虚。

3、肥甘厚腻伤脾:甜腻、油腻的食物,脂肪和含糖量高,食用过量加重脾胃负担,伤脾。

4、节食减肥伤脾:长期节食减肥,脾胃得不到足够的水谷来消化吸收,从而产生机能退化,造成脾虚。

5、寒凉食物伤脾:脾是后天之本,主运化。过多进食寒凉食物,就会伤及脾胃。

6、久坐伤脾:久坐伤肉,按脾主肌肉,脾主四肢的理论来说,久坐更伤的是脾。办公室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多半是存在脾虚情况的。

脾胃为什么那么重要?

原因1、脾胃是气血运化之源:气血是身体的根本,脾胃消化吸收食物,把食物的营养运到体内,是身体气血化生的根源。脾胃好,气血就会源源不断的化生,脾胃不好,吃进去的东西运化不好,身体会越来越差。所以脾胃当然重要。

原因2、脾虚则容易生湿:脾胃虚,运化能力弱,气血生成的少,身体其它重要部位都会虚弱下来,脾虚则身体虚。同时湿气加重,而湿气又是百病之源。所以脾胃很重要,日常养脾是关键。

脾虚食养

《皇帝内经》记载,黄色通脾,养脾宜食黄色食物,除了黄色食物外,日常也应多吃小米、山药、芡实、白扁豆、莲子、茯苓、陈皮等这些养脾食物。单一的养脾食材效果没那么好,建议搭配起来喝。

养脾汤——四神汤

准备4食材:山药、芡实、茯苓、莲子

喝法1煮水喝:将4种食材配成40克的量,加入1000ml水煮1-2小时即可。

喝法2破壁机打成豆浆:将4种食材配成40克的量,加水600-700毫升,选择豆浆模式打熟即可。

芡实、茯苓健脾除湿、山药补脾养胃、莲子补脾清热

养脾茶饮——陈皮获苓茶

准备5种食材:陈皮、茯苓、甘草、人参、炒白扁豆。

喝法:先将白扁豆炒熟,再将所有食材搭配成8克的量,泡开水喝。

陈皮理气健脾、调中燥湿茯苓、炒白扁豆健脾除湿、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人参、健脾益气。

养脾溺——茯苓小米溺

准备4种食材:小米30克、赤小豆30克、茯苓5克、大枣3颗

喝法:将所有食材洗净,放入电饭煲中,熬煮成粥即可

小米健脾和胃、茯苓健脾祛湿、大枣养胃健脾

养脾艾灸

1、中脘穴:

位置:位于上腹部,肋骨下端和肚脐眼连接线的中点。

方法:对着穴位,手持悬灸,一次20分钟。

作用:舒肝养胃,和胃健脾

脾虚的人怎么养脾(养脾养命脾虚的8个信号)(1)

2、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距离膝盖凹陷处4根手指长的位置

按摩方法:对着穴位,手持悬灸,一次20分钟

作用:生发胃气、燥化脾湿、补中益气

中脘穴、足三里是养护脾胃的大穴经常艾灸这两个穴位,和胃健脾。

#中医知识##健康真相馆##清风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