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监狱医院 刘怀龙

现在,

你似乎很少听说身边有人得结核病了,

所以我们常常以为

结核病已经被人类消灭了?

那是你搞错了!

结核病的危害,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体验(战胜结核我们在行动)(1)

目前全球大约1/3的人曾被结核感染

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2位。

战胜结核病,

离不开你我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作为!

首先让我们看看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由来

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体验(战胜结核我们在行动)(2)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定于每年的3月24日,是纪念1882年3月24日德国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科霍在柏林宣布:结核病的致病元凶是结核杆菌。为纪念这一重大发现,世界卫生组织从1982年起,将每年的3月24日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996年卫生部发文,中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积极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宣传活动。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宗旨是动员公众支持加强在全球范围的结核病控制工作,使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杀手一结核病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体验(战胜结核我们在行动)(3)

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下肺结核病。

一、肺结核是一种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1.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引发肺结核。

2.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2位。

3.肺结核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死亡,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1.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人际间传播。

2.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有可能受到感染。

3.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

4.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老年人等都是易感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1.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2.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县(区)、地市等行政区域均设有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

四、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2.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3.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居家治疗时,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5.肺结核可防可治不可怕。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五、系统、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1.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9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0个月。

2.按医嘱要求规范化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

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体验(战胜结核我们在行动)(4)

最后让我们看看有效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措施。

肺结核病是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作为诸如学校、监狱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存在传染源且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流行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常宣传、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是我们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关键所在。

一、常宣传

依托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常态化开展结核病宣传工作,是我们的一贯做法。利用新生广播台、主题黑板报、宣传手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有效宣讲。让防病知识、卫生习惯入心入脑。

二、早预防

健康人在感染结核杆菌后,能否发病取决于被感染人的身体抵抗力的强弱和和杆菌的毒力。

加强锻炼,作息规律,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心态,增强自我的抵抗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和公场所的卫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也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手段。

三、早发现

是否有咯血、血痰,有胸痛2周以上?是否有午后低热?如有其中一个,应怀疑为结核病,及早到当地结核治疗防控机构进行检查。

四、早诊断

结核病的检测方法有痰涂片检查,影像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血清学检测等,因此,结核的诊断要多种方法联合诊断!

五、早治疗

确诊后要尽快积极治疗,只要系统、规范、全程治疗,结核是可以治愈的。如果不规范治疗,不仅有可能转变成耐药患者,还会面临更高额的医疗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