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临,随着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人们也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大人们除了忙中有序地腌腊肉、购年货,还要见缝插针地擦窗子、晒被子;孩子们除了专心致志地写作业、背课文,也会在闲暇之时兴高采烈地打雪仗、放鞭炮。

除旧迎新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人们自古以来也有守岁的习惯。唐代一位才子虽然一生经历坎坷,却为后世留下了无数优秀诗篇。他曾用诗歌描写前朝的一段往事,构思新颖,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分享李商隐的《隋宫守岁》,技法高妙,景象壮观,实乃唐代诗坛的佳作。

李商隐安定城楼用了哪些典故(李商隐的隋宫守岁)(1)

《隋宫守岁》

晚唐 • 李商隐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李商隐安定城楼用了哪些典故(李商隐的隋宫守岁)(2)

说起李商隐,很多读者是既爱又怜。大家喜欢他的无题诗,越是晦涩难懂,读起来就越是感到津津有味。义山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可谓妙语天下,流传千古。人们也感慨其悲催的命运,虽然具有柱国之才,却只能长期沉沦下僚,让人唏嘘不已。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暮年时期,当时作者的妻子早已撒手人寰,他不仅没有续弦,而且逐渐看淡仕途和名利。诗人有一次游访隋朝旧址,看见昔日繁华的宫阙,早已变成断壁残垣;一派触目惊心的荒芜氛围,也取代了过往的热闹景象。义山感触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传世篇章。

李商隐安定城楼用了哪些典故(李商隐的隋宫守岁)(3)

关于隋宫,李商隐曾做过深入研究,他在早期作品《隋宫》中就抒写了他的观点和态度,既揭示了隋炀帝穷奢极欲的生活,又抒写了他对大唐帝国每况愈下的担忧。此次诗人故地重游,又有了更多的感慨。

开篇并未直接写守岁活动,而是首先描写大年初一的情形。隋炀帝亲自率领文武官员,前往东郊迎接木帝;而皇宫中新梅绽放,妃嫔宫女们都在开心地欣赏梅花,也暗示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天气也将逐渐变暖。木帝,指传说中的主管春天的神仙。

李商隐安定城楼用了哪些典故(李商隐的隋宫守岁)(4)

颔联采用倒叙手法,继续深入描写宫中享乐的场景,也展现出人们通宵守岁的情形。宫廷里用珍贵的沉香木点燃篝火,又采用甲胶助燃,不仅照如白昼,而且香气四溢。

隋朝时宫廷守岁的活动形式多样,不仅有精彩的歌舞演出,而且还有跳猴、耍球等民间表演,皇宫里充满了欢乐与祥和的气氛。

玉液琼苏”,则代表极其稀有的美酒。为了庆祝佳节,天子拿出珍藏已久的纯酿,与众多嫔妃们觥筹交错。除此之外,还有饺子、年糕、水果,甚至海鲜等美味佳肴。

李商隐安定城楼用了哪些典故(李商隐的隋宫守岁)(5)

颈联转而抒写壮观的夜景,巨大的露盘承接天上的甘露,远远望去,简直让人怀疑是高空中升起的明月;乐队敲击着坚实耐用的鼍皮鼓,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乍一听去,还以为是从云天里发出的一声惊雷。

李商隐并非生活在隋朝,他不可能耳闻目睹隋宫里守岁的场景,即使查阅资料,也不一定详实可靠。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不必照搬现实,很多场景应该是融入了作者的想象,所以读者也无须寻根求源。

李商隐安定城楼用了哪些典故(李商隐的隋宫守岁)(6)

结尾抒写作者的议论,南朝齐国的帝王萧宝卷昏庸无能,又恰逢社稷处于困境。他不去想方设法重振朝纲、开疆拓土,却每天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甚至还用黄金浇筑了一个莲花座,让自己心仪的美人在上面凌波微步。

作者借用这个故事,表达出对杨广奢靡生活的批判,更蕴含深意。诗人身处动荡时代,又是命运多舛,不过这些苦难经历没有让他逃避现实,反而对大唐王朝的前途充满了担忧。全诗虚实结合、想象丰富,更显技法高妙、景象壮观,不愧为七律中的佳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