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为古典神魔小说的巅峰,向来家喻户晓。但原著纷繁的丹道术语、修心隐喻对于不具备相关知识的大多数人而言委实难懂,这也导致《西游记》容易滋生阴谋论;而现代洪荒小说的影响又太大,这导致很多人谈论西游人物修为时套用"金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准圣——圣人"这种现代体系,这其实与讨论变形金刚、魔戒时套用无限流体系别无二致。其实,西游原著有着清晰的修为体系,而修为高不代表战斗力就高。

西游记中的修炼方法(西游记中的修炼不是为了战力)(1)

孙悟空与菩提祖师

修行的目的——长生延寿

在唯物主义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对神话中的长生延寿不屑一顾,相信人死如灯灭,将更多的兴趣放在神魔的法力、异能上。但是这和古人对神魔的看法,其实存在质的不同。固然长生不死虚无缥缈,但在古人眼中并非茶余饭后的消遣,而是真的值得付出时间与精力前去探索的努力目标。现实中的道教,修行的最终目的也一样是长生得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教积累了完备的修为体系,诸如外丹、内丹、守一、服气等,以期望能"长生求仙"。而《西游记》虽然给人一种尊佛抑道的感觉,但其实《西游记》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在孙悟空代表佛门除掉道门的虎鹿羊三力大仙后,对车迟国王说的是:"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而书中的修为体系乃至世界观,均以道教为主,因此,西游世界观的神魔,修行的第一目的便是长生延寿。

我们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斩妖除魔的精彩故事,但孙悟空修为的初衷并非提升战斗力,而是要摆脱死亡的恐惧。且看孙悟空选择求仙的缘起:

【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西游记中的修炼方法(西游记中的修炼不是为了战力)(2)

孙悟空

而当菩提祖师以旁门左道询问孙悟空是否修炼时,孙悟空关心的是:"似这般可得长生么?"而不是"似这般可提升战斗能力么"。纵观全书,孙悟空的战力并非顶级,但有七十二变在身,便是镇元子、拿着金刚镯的青牛也奈何不了他,而修习七十二变的初衷并非在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是为了躲避修炼大品天仙决所招致的三灾。

【悟空闻说,毛骨悚然,叩头礼拜道:"万望老爷垂悯,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祖师说:"也罢,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

而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对于从菩提祖师那学来的世上最快轻功之一筋斗云、西游顶级的械斗武艺(身拜灵台方寸祖,学成武艺甚周全)这些与战斗力有关的技能只字不提,却特别强调了延寿:

【又渡西洋大海,到西牛贺洲地界,访问多时,幸遇一老祖,传了我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

充分证明了在孙悟空眼中,修行的第一目标是长生,战斗力的提升是其次的,修行的结果便体现在战斗力的高低上。

西游记中的修炼方法(西游记中的修炼不是为了战力)(3)

海上三星

而西游记的其他角色,也一样将修为与延寿绑定。比如海上三星说他们的道远不如镇元子,但理由却并非是镇元子的战斗力何等高绝,而是镇元子对延寿一道的立竿见影远胜他们:

【三老道:"你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

而我们知道妖精要吃唐僧肉的理由,都是为了长生不老。这一点从银角的话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来:

【银角道:"若是吃了他肉就可以延寿长生,我们打什么坐,立什么功,炼什么龙与虎,配什么雌与雄?只该吃他去了。等我去拿他来。"】

银角认为吃唐僧可以免去苦修之功,而按部就班的苦修,目的正是延寿长生。则结合全书的各种细节,完全可以得出结论:西游记一书中,修行的目的是为了长生,增加战斗力属于次要的目的甚至附加赠品。理解了此事,便不会再对西游记中修为不绑定实力感到奇怪了。

西游记中的修炼方法(西游记中的修炼不是为了战力)(4)

汉钟离与吕洞宾

脱胎于《钟吕传道集》的修为体系

既然确定了《西游记》中修炼是为了延寿,那么《西游记》的修炼体系是什么呢?答案是:基本照搬《钟吕传道集》,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

西游记中,仙有五种:

【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

这个"天地神人鬼"便出自《钟吕传道集》。且属于明确的前高于后的等级之分。体现在五庄观这一单元:海上三星说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而他们是神仙之宗。在五庄观见面时,神仙之宗海上三星以晚辈之礼见镇元子;而五庄观的土地,说作为鬼仙的他,都无福去闻人参果。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钟吕传道集》中,地仙的等级低于神仙,这在西游记中是有不影响整体的残留的:

【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

那么,天地神人鬼五仙到底是指什么呢?在《钟吕传道集·真仙》中有详细的阐述。我们从低往高分别介绍

鬼仙——在阴中得到超脱,不被地府记录在案,虽然得免轮回之苦,却难以进入蓬莱、瀛洲这等仙境,最后无处可去,在投胎就舍这一步停止。实际上只是清灵之鬼,因阴灵不散,所以称之为仙。   

人仙——不悟大道的修士执着于某一种道法,用心苦修,最终粗略交会五行之气,形质得以稳固,不受八邪,即为人仙,但却只是有种种缺陷的小成而已。   

地仙——天地之半,有成为神仙的资质。虽然五行颠倒、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下田,炼化形体,停留在世间而得长生不死,但仍然未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

神仙——地仙厌居尘世,不间断地用功,炼形成气而达到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的境界,待得功行圆满,便成纯阳之躯,脱质升仙,谢绝尘俗而归于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便是神仙。

天仙——地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在修道方面有功,而在人间传道有行,功等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便是最高境界的天仙。可以看出除了个人的努力,还需要得到天庭的认可,便是《钟吕传道集》中的吕洞宾也说:"鬼仙固不可求矣,天仙亦未敢望矣。"可见在正统道教体系中,成为天仙是多么困难。

西游记中的修炼方法(西游记中的修炼不是为了战力)(5)

太乙救苦天尊

说完了五仙体系,我们来看一看正统道藏中最高段位——金仙。由于洪荒小说的影响,很多人心中默认存在【金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这个进阶链,仿佛金仙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段位。其实正统道藏,【大罗金仙】、【太乙金仙】这种词,都是在西游、封神盛行以后才出现,而在道教体系中,三清称大罗,旁门称太乙,并无太乙进阶是大罗这一说法,如果不是三清嫡传,任你修为再高,哪怕名列六御,也只是【太乙救苦天尊】。所以,大罗与太乙只是修为的分类,打个比方说,大罗金仙是211博士,太乙金仙是普通博士,虽然通常而言普通博士不如211博士,但不代表所有普通博士都不如任何211博士,而211博士也不是普通博士的进阶,太乙金仙与大罗金仙也是同理。

那么,金仙在道藏中地位有多高呢?

【大觉金仙,则其作用之最神者也。故乾坤有时入于混沌,金仙可以超混沌而长存,太上已经七次混沌,历过七劫而无恙。至今日之乾坤,则早非昔日之乾坤矣。】——《一贯天机直讲》

金仙可以历混沌而长存,太上老君而今已历七次混沌无恙,但今天的乾坤早已不是过去劫的乾坤了。则即使是太上老君也是金仙,仍然用博士的比喻:博士后(三清)依然是博士(金仙)。而《封神演义》里明确用金仙描述的唯有通天教主、准提道人等教主,昆仑十二仙一千五百年未斩三尸,从来未用金仙来形容,说他们是金仙实是现代小说的滥用,其实按照道教体系,他们只能被称作【昆仑十二上仙】。

西游记中的修炼方法(西游记中的修炼不是为了战力)(6)

封神演义中的昆仑十二上仙

而《西游记》中,混元与金仙往往同义,都是指万劫不磨的绝高境界。孙悟空的修为便达到了最高境界: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除了孙悟空,明确有此修为的有:能讲混元道果的元始天尊、混元教主真武。当然,"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这个称呼和《封神演义》形容五位教主的"混元大罗金仙"一样不存在于道藏原典,属于作者为书中角色量身打造的,此事不可不知。既然前文已述修为不绑定实战,那么孙悟空的修为虽然是最高境界,但西游记一书中仍然有人可以击败他,便也不足为奇了。我们看一下《西游记》对孙悟空金仙境界的描述:

【混元正体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

【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西游记中的修炼方法(西游记中的修炼不是为了战力)(7)

孙悟空偷蟠桃

那么,孙悟空的最高修为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通过吃老君仙丹,盗蟠桃御酒,属于主角光环下不可复制的奇遇。其实菩提祖师传孙悟空的《大品天仙决》,连让孙悟空与天同寿都未能做到,孙悟空寿终时仍然被黑白无常勾魂。而孙悟空真正得不生不灭、万劫不磨之体,明确是的作用:

【你又不守安分,偷桃盗酒,窃老君之丹,如此如此,才得个无灭无生】

便是降服齐天大圣这等大功,二郎神也才得了两杯御酒作为赏赐,除了玉帝,全西游没有谁有将蟠桃、御酒、老君金丹如孙悟空一般大量服用的资本,故孙悟空能达到最高境界实是主角光环的作用。而海上三星对孙悟空说的那段常常让人误解孙悟空是太乙散仙的话,真正意思是:"镇元子是地仙之祖,我等是地位、修为不如他的神仙之宗。你虽然得了比地仙更高阶的天仙,但修为的深浅仍然不如镇元子。"

西游记中的修炼方法(西游记中的修炼不是为了战力)(8)

镇元子

而修行到了长生后继续精进,便是追求长生的质量。鬼仙可以投胎夺舍,划生死簿孙悟空就能长生,地仙可以注世,金仙可以万劫不磨,这些都是长生,但是都有区别——鬼仙、地仙的长生是需要操劳的,而到了金仙地步则无需再为此担心。用龙王的话说:

【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虽然旁门皆有正果,但玄门正宗的正果,却是明显高于妖仙、得道这种进阶修为描述的。得道明确可以增加寿命:【那犀不比望月之犀,乃是修行得道,都有千年之寿者】。但正果却显然在得道之上,铁扇公主本来已经得道:【是个得道的女仙,却是家门严谨】。但是在得道的基础上修行才成正果:【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而得道便已可以大幅度增加寿元,还要追求正果,便是继续精益求精、追求质的提升的体现。

总结一下《西游记》的修为体系,便是修行的目的是长生延寿,修为与战斗力并不绑定,尽管混元金仙境界的孙悟空修为远胜未成正果的牛魔王,但真正交手却仍处于一个档次以内;与天地同寿到万劫不磨,得道便可大幅度增加寿元,但正果高于得道,达到正果才能算修行圆满。而西游记的修为体系以《钟吕传道集》为基础,调换了神仙与地仙的高下,以天地神人鬼五仙为体系,等级与等级之间泾渭分明,高下严格,而最高境界便是万劫不磨的混元金仙。

西游记中的修炼方法(西游记中的修炼不是为了战力)(9)

孙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