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革命,即“讨袁之役”,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继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武装斗争。发生于中华民国2年(1913年),江西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湖南省、四川省等一度脱离北洋政府独立。该次活动历时三个月,最后以北洋军击溃革命势力告终。

国共合作第二次合作时间(二次革命)(1)

1913年3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上海横滨正金银行内商讨反袁问题

1913年2月,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中国首次举行国会选举,由同盟会为骨干组成的国民党获得议席最多。由于《临时约法》采内阁制以制衡总统权力,依其精神当由时任国民党理事长的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3月,国会召开前夕,宋教仁“被袁世凯指使赵秉钧派人刺死于上海”。

时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裁的孙中山于事发后立即中断在日本的访问,返回中国,于上海开会,主张以武力讨伐袁世凯。

4月26日,袁世凯北洋政府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借款合约,本次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借款年息5厘,借款总期限47年;而此次债券会以9折向外出售,并扣除6%作为佣金,预计净收入2100万英镑。此次借款指定用途为扣除偿还到期的庚子赔款和各种外债,另外也用于政府遣散各省多余军队,以及抵充政府行政运转费用外,剩下的760万英镑。到期后归还本息应为6789万英镑。此次借款用中国盐税、海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府税项为担保,盐区的盐纳税到帐后,要由中国人经理和外国人经理一起协商后会同签字后才可放行。国民党人称袁意在扩张北洋军队,而借款未经现任国会批准属非法。4月,为反对善后大借款,孙策划讨袁。

5月6日和15日,袁世凯先后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了用兵计划,其中规定:“有攻击南方敌军任务之北军,第1期对于湘、赣、皖、苏作战,利用京汉、津浦两路线集中,以鄂省为主要策源地,并以海军策应沿岸,兼妨害敌军之集中。”又以段芝贵为第1军军长,率2、6两师及毅军驻豫、鄂边境,以冯国璋为第2军军长,率第3师及张勋、雷震春、倪嗣冲各部,分别由津浦路与河南两路向宁、皖推进。

南方各省独立

7月12日,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

7月15日,黄兴抵达南京,组织讨袁,宣布江苏独立。推举江苏都督程德全为南军司令,但程弃职,逃遁上海。

7月17日,安徽柏文蔚宣布安徽独立。

7月18日,陈其美宣布上海独立。

7月18日,陈炯明响应孙中山号召宣布广东独立。

7月19日,福建孙道仁和许崇智通电宣布福建独立。

7月20日,浙江都督朱瑞宣布中立。

7月22日,江苏讨袁军在徐州地区与冯国璋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武卫前军会战失利,退回南京。7月22日至28日,上海讨袁军五次发动进江南制造局,有海军协助的北洋军成功击退对手。指挥部被上海租界当局解散。

7月25日,湖南谭延闿宣布湖南独立。

国共合作第二次合作时间(二次革命)(2)

革命党失利和失败

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南京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

8月4日,四川熊克武在重庆宣布四川独立。云南都督蔡锷遵从袁世凯命令,率军入川,镇压重庆熊克武起义。

8月8日,何海鸣在南京再次宣布独立,当晚陈拘何于南京第八师司令部,再次取消独立。

8月9日, 孙道仁通电宣布取消福建独立。

8月11日,何海鸣率南京第八师部分下级军官及士兵重新举旗讨袁,宣布恢复独立,2000多名士兵们与北洋军展开血战。

8月13日,拥袁的济军龙济光部攻占广州。

8月13日,湖南谭延闿通电取消“独立”。

8月13日,袁海军攻占吴淞,上海讨袁军退往嘉定,随即解体。

8月18日,北洋军李纯部攻克南昌。8月28日,倪嗣冲率兵进驻安庆。9月1日,张勋武卫前军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被通辑,相继逃亡日本。

9月11日,熊克武放弃重庆,解散部队,化名逃亡。

9月12日,滇军入重庆。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再次亡命海外,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

死伤情况

据1914年7月统计,二次革命中死难的革命党人将近1万人。被通缉或捕杀的武职人员(旅长以上)和文职人员(厅长以上)不计其数。

国共合作第二次合作时间(二次革命)(3)

蒋翊武(1884-1913),武昌起义元勋,1913年发动湖南二次革命,失败出走,改道广西转赴香港。8月29日,行至广西时为驻军统领秦步衢部下逮捕,遭押送桂林。9月9日4时,蒋翊武在丽泽门外刑场就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