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世界中,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过两国的合作交流却是数一数二的密切。从国家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到占比甚大的贸易往来,中国和沙特的关系一直在持续升温。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沙特政府第一时间便向我国提供了5000万美元赈灾款和100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是汶川地震中,全球捐款最多的国家。

中沙导弹交易档案解密(1987年中沙交易背后)(1)

建交仅20年的中国和沙特,之所以会如此快速地建立起亲密关系,很大程度都源于1987年的一场导弹交易。

1986年的一天,沙特驻美国大使班达尔亲王携王妃秘密到访中国。刚与我国领导人会面,班达尔便扔出直线球问道:“中国可以将东风导弹卖给我们吗?”

要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沙特阿拉伯一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尽管中国和沙特并不存在正面冲突,但参照“敌人的朋友是敌人”的理论,中国和沙特并不是能够建立军事合作的关系,尤其还是在导弹这种重武器上。

然而令全球各国深感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经过短短数个月的协商讨论,中国便以35亿美元的价格,公开向沙特阿拉伯出售了35枚东风3中程导弹。

这项乍一看十分异常的贸易行动,实际上却达成了两国求之不得的双赢局面。

中沙导弹交易档案解密(1987年中沙交易背后)(2)

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

沙特阿拉伯地处中东地区,如同“重型火药桶”这个称号一样,中东几乎集聚了一切引发混乱的因素。宗教、政权的冲突,导致中东内部四分五裂。而连接“两洋三洲五海”的核心地理位置,以及占全球总储量60%以上的石油资源,又令中东成为西方强国眼中的“盘中餐”。在内部纷争和外部挑拨的双重混乱之中,中东地区战争频发、火药味十足。

1948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围绕着巴勒斯坦的拥有权,展开大规模战争。

1956年,英国和法国为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联手以色列大举进攻埃及。

1967年,以色列出动全部空军力量,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短短6天时间内,以色列便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旧城、戈兰高地在内的6.5万平方公里土地。

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为夺回被强占的国土,同时向以色列发起攻势,可惜最终双双低头求和。

中沙导弹交易档案解密(1987年中沙交易背后)(3)

通过数次中东战争可以看出,以色列正是中东地区的最大威胁。只是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急先锋,其得到了美国全方位的军事支持,阿拉伯国家完全不能相抗衡。沙特阿拉伯身为中东国土最大、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自然频频受到侵扰,难以安宁。

不仅如此,1980年至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沙特受到直接军事威胁。

常年不休的战乱,以色列、伊朗两大中东军事强国的轮番威胁,令财大气粗却军事羸弱的沙特苦不堪言。为了尽快摆脱任人欺压的困境,沙特国王法赫德决定紧急对外采购武器。然而,沙特斥180亿美元巨资向英国采购的战机等高端武器装备,在以色列和其背后的美国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直到这时,法赫德才意识到,沙特需要的不是适合作战的武器,而是一种单凭自身威力就足以震慑敌军的武器。用法赫德的话来说,就是“对我们进行攻击前必须掂量掂量的武器”。很显然,除了被禁用的核武器之外,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就只有导弹了。

80年代,全球掌握先进导弹技术的国家只有3个,即美国、苏联和中国。美国作为敌对方以色列的最大支持者,明确拒绝了沙特购买导弹的请求。而苏联当时正因为沙特刻意压低国际油价,而陷入经济困境,其显然不会向沙特伸出援手。简单的排除法后,沙特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无仇无怨的中国身上。

中沙导弹交易档案解密(1987年中沙交易背后)(4)

班达尔亲王到访中国求援时,其实提前做好了被拒绝的打算。他根本没有预料到,中国会如此轻易的答应出售导弹,还是当时非常先进的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3导弹可装配4800磅常规高爆炸药,或百万吨当量级核弹头,其理论射程达1700英里,增强型射程最远可扩至3500公里。直白的说,东风3导弹可以轻松发射至以色列等任一中东国家,并摧毁一切。

东风3导弹成功威慑住了那些对沙特虎视眈眈的国家。1990年,10万伊拉克大军攻打科威特时,曾试图一举侵入沙特阿拉伯。危急时刻,沙特电视台直接直播了东风31导弹备战的过程,吓得伊拉克急忙后退、止步于科威特。就这样,凭借着中国的导弹,沙特阿拉伯拥有了来之不易的安全感和和平局面。

当然对于中国而言,这同样是一桩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交易。一方面,出售东风3导弹获取的35亿美元资金,大幅缓解了国家政府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东风3导弹的顺利交易,全面拉近了中国和沙特的外交关系。1990年,沙特便结束了与台湾省国民政府的外交关系,并正式与中国大陆建交。这让中国的外交步伐又前进了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