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百川

张良,男,汉族,约公元前250年生,寿命65岁。属相狗,星座约为狮子座,河南宝丰人。世上没有鬼神,然而有精怪。张良遇见老人赠书一事,就非常神奇。刘邦遇困,张良效力,难道不是天意吗?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张良被汉高祖刘邦封为留侯,他的爷爷做过韩国三朝丞相,他的父亲,也做过韩国两朝丞相。张良出生那年,父亲就去世了。

张良评语(百川论道张良)(1)

张良20岁的时候,秦国灭亡了韩国。张良年纪轻,没在韩国做官。张良家有奴仆300人,他的弟弟死了都不厚葬,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就是因为他家五代韩相的缘故。

张良找到一位大力士,造了一只120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袭击秦始皇,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江苏邳州躲藏起来。

有一天,张良在下邳桥上闲逛,遇到一位老者。突然,老者用脚踢他,没踢着,还把鞋甩到桥下。老者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想打他,见他岁数大忍住了,下河捡来了鞋。

张良评语(百川论道张良)(2)

老者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索性好人做到底,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脚伸出来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有点懵,盯着老者的背影。老者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折返回来。

老者说:“孺子可教也。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诧异,跪下来答应了。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去到那里。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

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老人离开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

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才好。”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这部书就是《姜太公兵法》。

张良评语(百川论道张良)(3)

张良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刻苦学习、背得滚瓜烂熟。张良住在下邳时,行侠仗义。项伯曾经杀了人,跟随张良躲藏起来。过了十年,陈涉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

不久,张良就遇见了刘邦。刘邦率领几千人,夺取了邳州,张良便归附了他。刘邦任命张良做将军。张良多次用《姜太公兵法》,向刘邦献策,刘邦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

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听不懂。张良就认为:“刘邦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所以张良就跟定了刘邦。刘邦率兵攻打秦军,通过二次大战,秦兵终于崩溃。刘邦于是到了咸阳,秦三世子婴投降。

不可一世的秦朝,被刘邦消灭了。刘邦进入秦宫,那里的宫室、帐幕、狗马、贵重的宝物、美女数以千计,刘邦太想住在宫里了。樊哙劝谏刘邦出去居住,沛公不听。

张良评语(百川论道张良)(4)

张良说:“秦朝暴虐无道,您才来到这里。现在刚刚攻入秦都,您就要贪图享乐,这正是‘助桀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您能听樊哙的意见。”沛公这才回车驻在军营。

项羽来到鸿门下,想要攻打刘邦。项伯感念当年张良的救命之恩,于是连夜急驰到刘邦的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想让张良跟他一起离开。张良说:“如今情况紧急,逃离而去是不合道义的。”

于是,就将情况全都告诉了刘邦。刘邦非常吃惊,说:“怎么办呢?”张良说:“您果真想背叛项羽吗?”刘邦说:“浅薄无知的小人,教我封锁函谷关,不要让诸侯们进来,说这样我就主宰秦朝了。”

张良说:“您估计能够打败项羽吗?”刘邦沉默了好一会儿,说:“不能够。可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于是坚决邀请项伯见刘邦。刘邦盛情宴请项伯,为他敬酒祝福,并结为亲家。

张良评语(百川论道张良)(5)

刘邦请项伯向项羽详细说明,刘邦不敢背叛项羽,刘邦之所以封锁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的强盗。等到刘邦会见项羽以后,取得了和解,这次会见,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肆筵设席”,直译为大摆宴席会宾客。项羽由于在鸿门宴上的妇人之仁,错失了斩杀刘邦的绝好机会。而刘邦能够在鸿门宴上虎口脱险,张良的机智功不可没。

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张良张子房。司马迁说,我原以为张良高大威武,等到看见他的画像,相貌却像个美丽的女子。孔子说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张良亦是。

张良评语(百川论道张良)(6)

在历史上,与鸿门宴相似的“肆筵设席”,还有很多。留下名篇的,就是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张良评语(百川论道张良)(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