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说起北宋屡遭贬谪的文人,我们能马上想到苏轼,这首诗便出自他手。去世前2个月,苏轼受诏从贬地海南回朝,北上游金山龙游寺。花甲之年他回望命途多舛的一生,早已寂然无欲。若问他,一生功业何在?他调侃道,只是一贬再贬而已。

王禹偁性格特点(北宋文人王禹偁的三贬人生)(1)

(翁方纲题《东坡先生像》,转引《书艺东坡》)

殊不知,北宋初年也有一位耿介孤傲的文人,三遭贬谪。他便是王禹偁,贬谪后他曾作《三黜赋》:

一生几日?八年三黜。始贬商於,亲老且疾;儿未免乳,呱呱拥树。六百里之穷山,唯毒蛇与 虎。历二稔而生还,幸举族而无苦。再谪滁上,吾亲已丧。几筵未收;旅榇未葬。泣血就路,痛彼苍兮安仰;移郡印于淮海,信靡盬而鞅掌。旋号赴于国哀,亦事居而送往。叨再入于掖垣,何宠禄之便蕃。令去齐安,发白目昏;吾子有孙,始笑未言。去无骑乘,留无田园。羝羊触藩,老鹤乘轩。不我知者,犹谓乎郎官贵而郡守尊也。

王禹偁用悲痛的笔触回忆了三次被贬经历。商州之贬,穷山恶水,尽是毒蛇与猛虎。此时父亲尚在,既老且病,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滁州之贬,父亲年老身亡,丧席未收,棺木未卖,锥心泣血奔赴贬所;三贬黄州,子孙在旁,但他就像山羊犄角被篱笆困扰,进退不得。

王禹偁性格特点(北宋文人王禹偁的三贬人生)(2)

来自百度百科

一、商州:初谪始知宦海

商州,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淳化二年( 991) ,庐州妖尼道安诬讼徐铉通奸,当时皇帝太宗下令”有诏勿治“。王禹偁却抗疏为徐铉辩屈,并请求太宗治道安罪责,由此触怒太宗,遭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一直到淳化四年(993)四月,王禹偁在商州度过了两年贬谪生活。期间他并无俸禄,只能种蔬自给。商州之贬是他仕途逆旅之始,心情低落的王禹偁常常借自然山川寄兴遣怀。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村行》

古往今来,山水知己最能安顿迁客之心。南静川是商州一处幽美之地。秋日傍晚偏远的山村里,诗人骑马穿行在山间小路。一片残阳温照里,秋声万壑起。他看见棠梨叶落,荞麦花开,才想起自己原来是个异乡人。

王禹偁性格特点(北宋文人王禹偁的三贬人生)(3)

(明代·李在绘《山村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滁州:守正直而再谪

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至道元年( 995) 四月,太祖的孝章皇后病逝。王禹偁上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主张丧事遵用旧礼。再次触怒太宗,以“轻肆”之罪二贬他到滁州,直到996年十一月移知扬州。

对这次贬谪,王禹偁并不承认他的错误,在谢表中反驳太宗,“臣粗有操修,素非轻易”,并表明一介谏臣忠贞之心,“位非其人,诱之以利而不往。事非合道,逼之以死而不随”

频频遭贬的王禹偁,深感宦海渺茫,渐渐萌生了归隐的念头。

为郎为郡意何阑,羞拂朝缨盖病颜。

赐笔任分双管赤,梳头已是二毛斑。

道孤自合先归隐,俸薄无由便买山。

出坐两衙皆勉强,此心长在水云间。

——《为郡》

不惑之年,他却仍在官场浮沉。体弱鬓白,从政之意日渐衰减。与其苟为入仕,不如回归山水。琅琊山的自然胜境,厚重的历史底蕴,无一不吸引着他。王禹偁在此寻幽探胜,游目骋怀,参观汉碑唐额。

王禹偁性格特点(北宋文人王禹偁的三贬人生)(4)

(2018年夏摄于泰山)

三、黄州:任百谪而何亏

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咸平二年( 999) ,王禹偁因预修《太祖实录》时正直敢言,得罪了当时宰相张齐贤、李沆而被贬知黄州。

黄州的两年是他最后的人生岁月,离开此地2月后,便溘然长逝。

诗人登临黄州月波楼,将满怀心绪化为洋洋洒洒680字的《月波楼咏怀》。

平生性幽独,寂寞谁献酬。

官常己三黜,怀抱罹百忧。

凭栏忆王粲,望阙同子牟。

自甘成潦倒,无复事声猷。

身世喻泡幻,衣冠如赘瘤。

放意无何乡,谁分亲与仇。

寓形朝籍中,毁誉任啁啾。

君恩无路报,民瘼无术瘳。

——《月波楼咏怀》节选

满目荒凉,一生潦倒。诗人登楼远眺,发思古之幽情,强作排解之词。他以苍生为己任,直言被黜,躬行践道之心无人理解,只能尚友古人。

王禹偁性格特点(北宋文人王禹偁的三贬人生)(5)

(吴湖帆绘,《月波楼图》局部

王禹偁屡屡因言获罪,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谏官的曲折命运与人格修养。“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使他矢志不渝地议论朝政,积极抨击时弊。

屈于身而不屈于道。他是北宋率先实现文人向士大夫转变之人,真正做到将家国情怀、人文关怀与个人得失融为一体。他是当代青年人格建设的榜样,他的人格将永远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