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结构--起句 ­

写诗都有章法,章法亦称结构。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章法的作用就是给大家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一个事物的特征。写诗,遵循诗的章法了,写出来的就可以认为是诗,否则就是你自称是诗,别人也不会附议。­

古诗有整齐划一的形式和文字布局。律诗要法,曰起、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绝句也一样,就是起承转结构成一个整体。

破题要引人注目,这个是首要的,要使读者有看下去的欲望。

举例:­

一夜北风紧,是王熙凤在大观圆才女联句的起句,李纨称的好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句子留下了很大的写作空间。一夜北风紧的后果是什么,大家尽可以描述、想象、吟赞。­

这个说的是起句中的明起,什么意思呢?­

诗意贵在完整和浑厚,所以要在颔联对上一联作进一步的表述,使读者有听下回分解的感觉。­

但是,绝对不是简单的重复破题,要有新的表现内容。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急雷破山,观者惊愕。这个就是所谓的转。写来写去,还是要写些新东西的,所以要变化。最好是变的巧妙,使人在似与不似间看不出异常。­

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使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结题,就是给个完整的形式,意味要悠长。­

这些就是起承转结的要法,今天主要讲讲起句。­

凡起者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目的还是在于吸引眼球。要让人震惊,要让人愿意往下去。­

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些许做作。­

举例:­

杜甫之【虢国夫人】 ­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开门见山,就是明起。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 ­

虢国夫人承主恩——开门见山说 得到皇帝的恩赐, ­

平明骑马入宫门——承主恩的结果,就是可以骑马入宫,无上的荣耀。­

却嫌脂粉污颜色——从骑马入宫的行为,转向对夫人容貌的描写。­

淡扫娥眉朝至尊——合的很简洁,也是对上一句作交代,嫌脂粉污颜色,那怎么办呢?淡扫娥眉,不用脂粉。朝至尊,接应首句的“承主恩”。而且敢于“淡扫娥眉朝至尊”,更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更表现出了她的受宠之深。­

结构很明显,跟完美的跳水动作一样,一气呵成。起句直接点题 就是明起。­

起法2:暗起-暗起者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 ­

暗起比明起的难度在于表述的技巧要更高,要抓住事物的独特的特征,尽可能少的使歧义产生。这个我没找到好例子。­

七绝·荷 ­

凌波窈窕奇情女, ­ 曼舞随风洁不移。­ 不顾天公晴或雨, ­ 只将绿伞做裙衣。

老糊涂仙的, 起句就是暗起但是还是没抓住主要特征 ­。

暗起就是抓特征来表达事物,从而点题。­

起法三: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 ­。

举例:­

韩翃之【寒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

寒食,是清明的前一天,也是春花灿烂的时候,所以用春城飞花这个眼前景来写出来,其实这个做法应该叫“比”。说明一下,这个春城不是昆明,而是长安哈,今天的西安。­

起法4:反起-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举例 :

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雨中黄叶树 一秋天的景色。孤寂,沧桑感。来衬托出作者白头人,说明作者的败落。­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个意思的 自己被贬官已经很久了。亲人还频频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

为什么能感觉这里有喜?一个贬官的人,贫困潦倒,还有亲人来频频探望,而不是一个个疏远他, 所以作者欢喜 ­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霍家亲:也叫蔡家亲 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题旨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这个反起,作用在于欲扬先抑。先悲,所以更能突出喜,与题目的结合还是有机的。反其道来托出主题。反起的突出情感作用更大些。­

引起-论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见景物,以引出正意。其实“此法与陪起相类似”,或者就归为一类,也未为不可。­

客至 ­ 杜甫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六:兴起-兴起乃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以忽然想到的事情作起,即兴而吟,就是所谓的兴起。­

李频 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入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题目为【渡汉江】,却就心中所感于旅居岭南之外,年复一年而音讯断绝,以引出题旨,此之谓兴起。

诗句的句法结构(诗的结构起句)(1)

诗句的句法结构(诗的结构起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