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中有粮,心中有您,感恩同一时空,共存的每一分每一秒。很遗憾没能回到长沙送送袁老。今天就写写袁老吧。

有人说,袁老离去,是神仙归位了,他完成了使命。

袁老的经典语录(神仙归去天地相感)(1)

我想说,他活着,是为了人民的粮食;逝去,终成后世的精神食粮。杂交水稻每增加一些产量,就能挽救一些人的命,粮食就是命。我们这些普通人每一天的平淡生活就是袁老,以及无数像袁老这样在为了建设人类世界而默默奉献、努力奋斗的英雄们的艰苦斗争换来的。

袁老的经典语录(神仙归去天地相感)(2)

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袁公研究了一辈子杂交水稻,养活了全世界那么多人,才是真正的为万世开太平啊!了解玄学的,就会知道有一种说法,一颗米里面住着七位神仙。风水师在做法事的时候,常常会撒一把米,意思是把神仙请来了,能够除煞保平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水稻改良之父袁隆平,他是神仙中的神仙。

袁老的经典语录(神仙归去天地相感)(3)

人的死去分为两次,第一次是离开这个人世,第二次是被大家遗忘,袁老一直活在我们心里,永远永远代代相传,如果上升到另一层次,就更能理解了。

神仙下凡,天下遂安。神仙归去,天地相感。庚午日,先有西南坤方云南地震,后有西北乾方青海地震。

袁老的经典语录(神仙归去天地相感)(4)

坤为腹,乾为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人“腹中”的问题。也许这就是神仙归去,天地相感。珍惜碗里的粮食,就是最好的纪念!真的是神仙下凡,也只有神仙才能做出这样的功绩,却过着如此节俭的生活。

自古以来,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的人都会被当成神仙,被历史铭记。在民间,有的地方会在修建庙宇,以表纪念。

袁老的经典语录(神仙归去天地相感)(5)

古有神农氏,种五谷,尝百草,后人感其恩情,奉其为炎帝。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实际上是纪念第一个解决吃饭问题的神人。饥饿的记忆仍然深深地刻进几代人的身体,没有人能够忘记!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是新世纪中国人不亚于大禹治水的壮举!我们甚至不需要刻意评价,盖棺定论之后他已经写入了我们民族的基因之中,从此我们再次确立了我们民族的信仰。

袁老的经典语录(神仙归去天地相感)(6)

不爱戏子,不慕高官,专门致敬这些让中国人吃饱了饭的神人们。先有古代神农中华守护袖,今又袁老归神位,古神农,今神农佑我中华。今天吃米饭时格外的细嚼慢咽,每一粒米饭都饱含着对袁隆平爷爷无尽的感恩和怀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万年一次的轮回,袁隆平爷爷神农归位,珍惜粮食就是最好的祭奠。

袁老的经典语录(神仙归去天地相感)(7)

岁月不会忘记神人,我们不要忘记老人。老家人常说,老人到了73,84,91岁的时候,往往容易遇到难以迈过去的坎。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的说法。如果能够度过了这几个坎,往往就能平安地活到下一关。袁老和神农如此之像,教天下以耕,改良稻谷以食,乃至于和神农一样都是在湖南长沙逝世。

袁老的经典语录(神仙归去天地相感)(8)

尽管誉满天下,依然布衣百姓,虽驾鹤成仙,福慧源远播撒人间。袁老养活了十多亿的国人!就是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