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屠城。

有人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朝代更迭的背后,是一场场残酷的战争和血腥的杀戮。

而屠城这个词残忍之极,城中人口无论老幼妇孺通通杀尽,甚至鸡犬不留。

一场大屠杀(惨无人道的屠城战役)(1)

历史上的著名屠城行为有很多,例如强汉屠轮台、曹操屠徐州,黄巢屠长安。

清军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等等。

百姓们是无辜的,军队占领城池,夺取权力、金钱和人口,这不就够吗?为什么还要去残忍的屠杀

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呢?

首先,屠城有着鼓舞士气的作用。

古代的攻城战是死伤不对称的战役。

靠着坚固的城池和自然天险,往往守方只需要少量士兵就能抵挡住敌人。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场大屠杀(惨无人道的屠城战役)(2)

因此,在一座城池久攻不下,士气低落之时,军队的指挥官往往就会许下破城后可肆意搜刮屠戮几日的承诺。

以此类似望梅止渴的方式来提振士气,让手下士兵奋力攻城。

其次,屠城还能起到对敌军的震慑作用。

对于那些誓死不降全城军民顽强抵抗的城池进攻一方在攻占之后都会惩戒性的屠城并加以宣传,来震慑其他城池的军民。

一场大屠杀(惨无人道的屠城战役)(3)

使用这种策略最著名的要属蒙古铁骑了。

蒙古人在与其他国家战争时,凡是对稍加抵抗的城市,都会采取屠城的方式杀光城内十六岁以上的成年男子。

只留下妇女儿童。

因此,到后来,许多城市和国家见到蒙古铁骑都是闻风丧胆,直接投降。

这也是为何在十三世纪仅有几百万人的蒙古能够纵横欧亚,攻占地球上近三分之一陆地的原因之一。

一场大屠杀(惨无人道的屠城战役)(4)

屠城的原因之三是抢掠财物,以战养战,若百姓不从,只好是大开杀戒。

明末人王楚秀将自己在扬州十日期间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写成了扬州十日记。

这其中便记载在清军破城的第一天,一开始只是勒索财物,并未大开杀戒。

然而到了第二天,由于全城已经几乎被搜刮完毕,眼红的清军还是以杀人为威胁,索取更多财物。

到后来,欲望和兽性完全被激发了的清军开始了屠城,将城中男人集中起来屠杀,妇女则用绳子牵好带走,运至后方

掩埋奸淫。

一场大屠杀(惨无人道的屠城战役)(5)

其实不仅仅是在古代,就在一九三七年,日本军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刻骨铭心的无法忘却的痛。

扬州十日记里最后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后之人幸生太平之世,享无事之乐;不自修省,一味暴殄者,阅此当惊惕焉耳!

我们应当珍惜和守护和平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但同时也不能够失去了警觉。

即使我们处在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也不能够忘却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