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尹平平 袁全 梁姊)4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开4061∶关店1573 书店开不下去了?你可能想错了》的报道,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书店开不下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书店开不下去(书店开不下去了)

书店开不下去

据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尹平平 袁全 梁姊)4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开4061∶关店1573 书店开不下去了?你可能想错了》的报道。

一个多月前,北师大盛世情书店的关门,又赚了一波读书人的眼泪。

“这年头书店根本开不下去。”“开书店绝对养不活自己。”每当有些特色的书店关门,类似言论时有出现。殊不知,在经历疫情冲击的2020年,全国新开了四千余家书店。

3月30日,《2020-2021年度中国实体书店产业发展报告》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等机构主办的中国书店大会上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开书店4061家,关店1573家,新开数是关店数的2.6倍。

出乎不少人意料,一片唱衰声中,实体书店的生命力远比你想象的坚韧和顽强。

在炼钢炉里锻造新概念书店

今年清明节假期,全民畅读艺术书店里人满为患。这个建在原首钢3号高炉“肚子”里的书店,虽然主打高冷的外国艺术画册,所售书籍单价动辄上百元,却热闹得像个菜市场。

全民畅读艺术书店的设计堪称独具匠心,保持了首钢3号高炉原有的工业风,连书架都是钢铁制成的。

这并不是“全民畅读”这个书店品牌的第一家店,但每家店中最赚钱的板块都是餐饮。“占比50%以上,”全民畅读品牌创始人兼CEO赵杰告诉记者,“所以不少书店同行都会说我是挂羊头卖狗肉,名叫书店其实在开饭馆。不尊重书,也不尊重读者。”

对于这些质疑的声音,赵杰不以为意。他说自己是在用互联网思维经营书店。

创办全民畅读书店之前,赵杰当过英语老师,办过培训机构,开过咖啡馆,做过共享拼车App。之所以开书店,是因为他看上了书背后蕴藏的机会。“很多书都可以开发出产品、课程,而不只是卖书那么简单。书是世界上品类最多的产品,是一个真正能实现万物互联的切入口。”

“和传统书店想要多卖书不同,我们要严控书的销量,不能让售书占营收额超过10%,否则我们就赔惨了。”赵杰非常注重书店文化空间的运营和变现。

老牌书店努力跟上时代步伐

求新求变的不只有新入场的外来者,依附于老牌国企出版社的书店也在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每个周六周日,外研书店总店都在上下午分别安排一场故事会,邀请学龄前的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们参加。由店员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并带着大家一起做手工。

有些来参加活动的孩子还没到上幼儿园的年龄,懵懵懂懂的,会在店员认真讲故事时,突然起身,到处溜达;或者在做手工时,抢别人东西,甚至哭闹。店员们也不愠不恼,耐心地安抚、辅导着每个孩子。

即使如此,故事会仍每个周末坚持举办4场。疫情期间无法保证规律频次时,活动甚至是完全免费的。摆脱疫情困扰后,书店也只是象征性地单次收十几块钱的手工材料费,虽然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社会上昂贵的亲子早教机构大同小异。

外研书店总经理付帅告诉记者,店里并不会因为举办这种活动增加收入,他们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把孩子们吸引到书店里来。“读者是需要一代一代培养的,”付帅说,“现在父母都希望孩子多读书,那我们就提供条件,让他们在书店里长大。”

除了把读者请回书店来,他们还想办法把店里的书送到读者家里去,比如和外卖合作。

现在的美团外卖不只能送餐,还能送书。这一创新突破,有赖于令人怨声载道的疫情。去年二三月份疫情最紧张的时期,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牵头下,北京72家书店和美团外卖合作,通过外卖把书送到读者手上。美团几轮外卖送书促销活动的销售冠军,都是外研书店东升科技园店。

书店的价值不限于卖书

冯禛计划五一从无锡来北京玩。这不是她第一次来北京了,因此请当地朋友推荐些不那么俗套的旅游景点,没想到互不相识的两人推荐的线路里,不约而同都包括书店:想看前门城楼最美夜景,可以去PageOne北京坊店;想逛四合院细品京味文化,可以去正阳书局。

2020年,北京全市新开书店639家,领先于其他省份,成为当之无愧的年度“中国书店之都”。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野霏表示,北京实体书店的建设速度,与城市的文化底蕴、经济发展,以及独特的政治优势,都不无关系。

据王野霏介绍,2020年北京市区两级财政部门共统筹专项资金2.4亿元支持实体书店建设,超过“十三五”前四年的总和。借力真金白银的投入,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超额完成了每万人拥有0.8个书店的上年度规划,实现每万人0.9个书店。

开店容易经营难。实体书店转型升级已经是全行业喊了多年的口号。像全民畅读书店那样混业经营,像外研书店那样多做文化活动,是很多书店都做过的探索。可一方面经营者会受到书店变得面目模糊的质疑,一方面不少书店举办的读者活动不仅不赚钱还赔钱,也令书店苦之久矣。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看这件事:实体书店正在变成一个城市的文化容器。”致力于书店行业研究的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程三国认为,“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体现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价值远超商业价值。”

来源: 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