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活动感言简短(愿觅真知启后生)(1)

愿觅真知启后生

——2020年教师节感言

文/王智魁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我们欢欣鼓舞,同时也愿意深刻反思教师这个职业,思考教师成长的问题。

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我在乡村中学任教多年,后来到高校负责中学语文类报纸。光阴荏苒,岁月掷人。转眼间,几十年的时光就消逝的无忧踪影。

从教书到做编辑再到搞教育教学研究,可以说我无日不在思考教育问题和教师成长问题。和国家所有的事业一样,教育也在艰难中变革。“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变革永远是事业蓬勃发展的保证。

这几年,我把许多精力用到教师成长上,写了不少文章,也做了好多报告,我甚至收了几个徒弟,希望带动他们成长,从而给教育变革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了教师成长,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名师工作室、工作坊、教研共同体等等。这些许多活动都是教育行政在推动,可见政府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也有不少教师脱颖而出,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小气候”,给教育带来了活力。

就教师成长问题,因为我观察得多,所以想谈谈我观察到的一些“名师”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转益多师吾亦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教师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要善于学习这些经验。借用这些优秀教师的经验,让我们会少走许多探索的弯路。我们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一定要有向优秀教师学习的精神品质。

我所见到的许多名师都是善于学习的。我在中学任教中学语文期间,大胆借用钱梦龙、魏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几年各个学科名师辈出,我们可学习的榜样非常多。积极学习名家教育教学经验,这是我们成长的可靠路径。

二、抓住一切的学习交流机会。学校组织的外出学习,我们要积极参与,要积极学习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了教师成长,国家会有各种普惠的培训,这其实是教师成长的好时机。可是我们不少教师并不珍惜。

据我观察,所有名师都是会非常珍惜这些外出的交流学习机会,不会把这当成负担。见多识广了,教学思路就灵活,方法也多样,效果自然好。我们教学效果好了,受学生欢迎了,我们的教育生活自然就有美好的体验。

三、名师必须有教研意识。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有影响的名师都是非常重视教学研究的。首先是要参与或负责课题研究,国家级、省级或者区级的研究课题,我们都要积极参与。一次课题的成功结题都会让我们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个档次。这不光是评职称,评优秀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成长的需要。

但是,我发现我们好多老师在这方面努力不够,许多老师不大愿意参与课题研究,把这当成负担。还有人勉强参与了,研究也比较敷衍,不够积极主动,研究态度谈不上扎实认真。

四、要有积累写作,总结保存经验的意识。我所见到的名师都是有总结积累的习惯,他们大多都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总结材料。有些在报刊上常常发表文章,有些虽然不发表,但是一直以个人资料保存着。

因为有总结积累意识,善于反思进步,所以教育教学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因为在校内外有很大的影响,称之为名师自然当之无愧。

五、要多读书,跟踪最新教育教学成果。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读书,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教师如果不常读书,知识就会老化,课堂教学就会僵化,就不会受到学生欢迎。

我们有些一线教师不大读书,仅有的一些书籍也过于陈旧,这是很不好的。从书本学习,是最快捷的学习方式,我们何乐不为。

我们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大学,所以永远不要忘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要义。学问高了我们就比较自信,有一种站在知识的山峰上饱览无限风光的感觉;严于律己,自身正直了,教育起学生来我们就很有底气。

教师节是我们教师的节日。金秋时节,天气清爽,万物静穆,一切都好像为这个神圣庄严的节日而设。我在此恭祝各位教师朋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