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豫交界处,1400米悬崖上的小学,一个老师两个学生,艰难圆梦路

中国自古算不上是强国,也是个大国。中国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强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其他国家一百年完成的目标,中国可能需要几百年时间。今天要说的是,中国的教育问题。中国贫富差距很大,城市和农村各种条件都有差距,尤其是偏僻贫穷的村庄。当我们在宽广的教室里,崭新的课桌和书本,先进的硬件教学设施,还有学富五车的各科老师。我们在享受这些的时候,有些地方,却还发愁没有学校可以读,孩子们没有条件上学。也许,没有亲眼看到,享受习惯了优越学习环境的人,根本体会不到穷苦的无奈。

古庙小学海拔高度(西辿chān小学)(1)

在晋冀豫交界处,有一个村庄群,但是这里贫穷,村里很多人外出,谋求更好的生活。能带走家人的,都带走了,所以,村里所剩的人口不多。但是没有条件带走家人的,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们,便留在了村里。老人就不说了,祖国的花朵,孩子们被留在村里,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好的生活条件。但依然抵挡不了,他们成长的脚步,和他们追求梦想的脚步。

古庙小学海拔高度(西辿chān小学)(2)

村子里唯一的小学,在1400米的悬崖上,既然有学校,为何笔者如此感叹呢?因为在学校里,可怜到只有一个老师,两个学生。付更虎就是唯一的老师,而他的学生们,是姐妹两人,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孩子们在家里。小学的名字叫西辿(chān)小学,教室里的学习用品,大都是捐助的。如此艰苦的学习条件,他们依然日复一日的学习,不放弃追梦的道路。

古庙小学海拔高度(西辿chān小学)(3)

付更虎更是对孩子们悉心教导,给她们搭建简易的篮球场,还有手工课,课外实践等,各种学科都是他来教育姐妹俩人。条件有限,他都要让孩子们学的更加丰富一些。悬崖上的学校,山高路远,都抵挡不了追梦的脚步。一个老师两个学生,向我们证明了求知的脚步,圆梦的道路,不会受到条件的影响,反而更加有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