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发源地。可是,黄河究竟发源于哪里呢?因为种种因素影响,在古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所有人,甚至可以说黄河正源在古代就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在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人们意识当中的黄河源头是出自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才是黄河的上游。尽管黄河的真源(青藏高原)海拔将近5000米,而“伪源”塔里木盆地海拔仅有1000米,高度差达到4000米之巨,但一直到清朝,这种错误的认识还在被人们所接纳。
那么,在清朝之前的数千年时间里,是什么原因让古人一直坚持认为塔里木河是黄河上游,塔里木河又是怎么成为黄河源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用3D地形图 历史的方式,和大家聊一下中国古代对黄河源的认知变化和其缘由。
人类认识到黄河真源的历史不足百年
现在说起黄河的正源,大部分人都知道,是在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可是,这个真相是什么时候才被确定下来的呢?准确来说,专业的测绘结果是1952年得出的,人类认识到黄河真源的历史距今不足百年。
而在公元1704年,康熙帝曾命拉锡、舒兰探河源,后来尽管他们发现黄河是从扎陵湖西部的星宿海上方三条河流发源的,而且还编撰了一套书叫《河源纪略》详细记录了这次的勘测行动,按理说他们已经发现了黄河真源,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这些人依然在书中坚称黄河发源于塔里木盆地内的的塔里木河。说是塔里木河汇入罗布泊后,从地下潜行至青藏高原的噶达素齐老山冒出,再流入星宿海,形成黄河……就这样,古代最接近真相的一次河源地理考察,因为这一荒谬的定论变得不完美,“黄河源自塔里木”成为《河源纪略》这部心血之作的最大败笔。
那么,是何种原因导致古人愿意相信这种看似荒谬的结论的呢?其实,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人对“海拔高度”这一概念的认知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古代经典的“误读”。
积石山、星宿海和罗布泊的位置
秦汉之前,古人难以触及青藏高原,黄河真源迷雾重重在远古时期,青藏高原的气候恶劣,再加上交通不便,汉人的足迹基本都是止步于青藏高原的,当年大禹治水时亦是如此,他也不能跨越青藏高原。所以,《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说大禹“导河积石”,意思是当年大禹疏导黄河是从积石山开始的,积石山在现在的甘肃临夏西北部。这个记载也从侧面说明,积石山应该是古代汉人能抵达的黄河最上游位置。
大禹治水源头-积石山所在处
熟悉地理的人应该知道,黄河在积石山段时差不多已经流了1500公里,该段的河水的流量依然很大,仍算得上是一条大河,古人自然也清楚这里不可能是黄河的源头。但是呢,由于积石山再往上游走,西有积石关,临积石山,峡中两岸石壁森立,相去甚迫促,黄河经过那里好象在沟渎中行,再加上青藏高原恶劣气候条件,常人根本没有能力溯河而上去找寻源头。
积石山段黄河地形
《山海经》中昆仑山的方位导致黄河源变得更加不确定上古典籍《山海经》中曾记载称黄河源在昆仑山。昆仑山是一座神山,它“方八百里,高万仞”,上面住着许多神仙,到处都是奇珍异兽,玉石遍地,黄河的源头就是出自昆仑山。
可是,昆仑山在什么地方?《山海经》没有具体说,只是很抽象地介绍了一下昆仑山的地理环境: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敦薨之山(天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罗布泊),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
可以说,在西汉之前,昆仑山的具体位置十分模糊,没有具体定位,这使得本就无法触及的黄河源头更加扑朔迷离。
汉武帝封昆仑,初定“河源”
在西汉之前,除了商人之外,汉人足迹很难越过河西走廊,更不要说更西方的“西海”、“敦薨山”了。汉人真正突破河西走廊,还是在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河西地区的大月氏被匈奴击败,他们背井离乡,逃往帕米尔高原以西,在那里重新建立了国家。汉武帝看到这个机会,便打算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张骞凿空西域。(凿空,即:凿孔,形容路途艰难,危险系数高。)
张骞第一次出使大月氏,收效甚微,还别匈奴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可是,他回国后向汉武帝描述的西域景象,却让汉武帝坚信昆仑山就在那里:
具为天子言之,曰:……于阗(今新疆和田附近)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今咸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今罗布泊)。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黄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
张骞凿空西域线路图
张骞的意思是于阗再往西走,帕米尔高原西侧的河流都汇入了咸海,而于阗东部所有的河流都流入了罗布泊(盐泽),之后,再没有一条河流从罗布泊流出。可是河水只进不出,罗布泊的水位却可以保持常年不增不减,严重不符合当时古人的思维逻辑。所以,张骞猜测只有一个可能:罗布泊的水通过地下继续向东南潜行,然后从大禹治水处的积石山回到地面,形成黄河。这种推论也和《山海经》中的描述相符。
汉武帝听了张骞的介绍,感觉很新奇,愈发对西域产生兴趣,想要一探究竟。元狩元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出击,大破匈奴,河西走廊被打通,汉武帝派使者携带大量金银馈赠西域各国,顺带打探河源究竟,最终经过几番调查之后定下一个结论:于阗地区是黄河源,盛产玉石,上古神山-昆仑山应当就是于阗南山。
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最终,汉武帝认为神话中的昆仑山已经被自己找到,便欣喜地下诏敕封了于阗南部的山脉为昆仑山,而塔里木河自然也就成为了无可争议的黄河源头,荒谬的“黄河潜行猜想”就这么被坐实了。
西汉黄河源示意图
汉朝之后,黄河源的两次变动汉朝之后,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动乱时代,西域在很长一段时间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黄河源的问题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再去质疑和考证了。
到了唐朝之后,中原王朝疆域面积再度扩张,一度延伸到青藏高原的东部的阿玛尼卿山。这时候,人们发现一个问题:黄河过了积石山之后,竟然还有很长一段河道,根本没有遁入地下的情况。这个发现意味着之前汉朝的记录是假的?
可是,当时的人还是不能深入到更上游的地方去调查呀,毕竟吐蕃和大唐经常发生冲突。所以最后人们又做出了一个推断,甘肃的积石山是小积石山,青海的阿玛尼卿山才是大积石山,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记载:
“黄河源……出大昆仑东北隅,东北流,经于阗,入盐泽;即东南潜行入吐谷浑界大积石山,又东北流;至小积石山,又东北流。”
也就是说,唐朝虽然黄河水并非出自临夏积石山,但他们又定了一个新的“积石山”,称罗布泊的水遁入地下之后,从新的积石山(大积石山)流出,形成黄河,还是没有抛弃汉武帝的昆仑山,以及“河出昆仑”的说法。
古代黄河“潜行”线路变迁
从秦汉时期,到唐朝,说来说去,还是人们无法探知到黄河的真源,进而只能凭借《山海经》对黄河正源进行“猜想”罢了。而到了元、明、清时期,青藏高原被纳入正式统治区域,人们对黄河源的认知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甚至在清朝康熙时期人们就已经通过官方的地理探测,证实了黄河发源于扎陵湖西部的星宿海,而且还知道星宿海是由三个主要分支构成,这三个分支是黄河的源头。
清朝的勘测人员去查看三条分支时,发现北面和中间的河流下来的水是绿色的,只有南边一条流出来的是黄色水,所以他们便认为这一条可能是黄河正源,于是就顺着这条河继续勘察。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条河的水流一段之后就渗入地下,再走20里,又能看见水流,一直走到通往西藏的大路旁边的噶达素齐老地方,看见西山脚,从二泉流出黄水,现在流出来的虽然细小,但是夏秋流水河道明显又宽又大。
青海黄河源
最后,这些勘测人员经过一番商讨,参考了《山海经》、《禹贡》、《史记》,以及明代于谦的《积石山考》,得出一个新结论:在星宿海的西南部,巴颜喀拉山的噶达素齐老峰上有许多巨石,看上去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更像是人工堆叠的,而堆叠不就是“积”嘛?所以,这座山应该就是《禹贡》中所描述的“积石山”,认为当年大禹治水是从噶达素齐老峰下开始的。
按照这种说法,塔里木盆地内的诸多河流汇入罗布泊(泑泽)之后,向西南潜行,然后由噶达素齐老峰处冒出,然后注入黄河。也就是说,在清朝人眼里,黄河源头其实还是塔里木河。
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黄河河源查勘队,最终确定了黄河的正源是从玛曲发源,而非塔里木河潜行所致。
河西走廊局部3D地图
其实,古人认为塔里木河是黄河上游,并不是因为他们相信水可以从低往高流这种不切实际的事情,而是因为中原和西域的特殊地理环境所致的,中原和西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狭长的河西走廊,一侧高山,一侧荒漠,地势缓升缓降,绵延数千公里,使得行走在期间的人根本无法感受自己是在上坡还是在下坡,只是会感觉越往西走,左侧的山就越高大,于是便产生了河西走廊西部高,东部低的错觉。
这一点,在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中也可以得到佐证:
“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帕米尔高原),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这一神话说明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自己生活的世界是西部高,东部低了。所以,如果我们搞清楚这一点,自然就不会人认为古人把塔里木河当做黄河源是荒谬可笑的愚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