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隔山打牛

22:52,第64特混编队右转,航向270°T(真方位角),准备向西穿越萨沃岛和瓜岛之间的狭窄水道。在此之前监听到的3部日军电台里,语音通话已经显得非常兴奋。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各类文献里关于这场战斗的时间非常混乱。最主要原因就是时区问题。瓜岛位于东11区,很多历史学家采用的是当地时间,但美国海军战史和作战记录是按新西兰的东12区计时的,而所以造成1个小时的差别。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

这一点我在上一篇里也有所疏忽,最后一张图是按美国海军官方记录制作的,标注的时间两种都有,混在一起了。为了和战场实际情况相对应,我还是采用当地时间来记叙,修正如下: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

下面的作战过程记叙主要来自“华盛顿”号作战记录和美国历史学家对“华盛顿”号舰员的采访,可以看作是以“华盛顿”号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夜所发生的一切。

23:00,整个编队位于萨沃岛东南13.5英里处,几乎分秒不差地到达哈尔西指定的作战位置 - 山泽少校(Lt. Cdr. Ed Schanze)这位航海长果然功力非凡。

23:01,“华盛顿”号的SG搜索雷达和FC火控雷达同时在右舷340°T首次接触目标,位于萨沃岛东侧6英里,距离18000码,也就是编队刚刚通过的水域。追踪2分钟后因陆地回波干扰而丢失,干扰不仅来自于萨沃岛产生的旁瓣,还有50英里外圣伊莎贝尔岛的回波。

23:05,紧张得几乎窒息的几分种后,副炮指挥仪再次捕获目标,方位340°T,距离19600码,有大约3-8艘舰只,分为2组。舰桥上,烟鬼李深深地吸了一口菲利普·莫里斯香烟,然后对戴维斯舰长说:“准备好格伦,他们来了。”

同时“南达科他”号也在微弱的月光下目视发现3艘在330°T向西南航行的目标。雷达测距为18300码,很可能和“华盛顿”号发现的是同一组目标。

23:10,副炮指挥仪报告有两组雷达信号,距离分别为18000码和18400码,没有报告方位。

23:12,主炮指挥仪目视确认雷达正在测距的那艘敌舰(所有雷达都标定为最大的一个目标),判读可能为天龙级轻巡洋舰。它的左侧还有另外一艘舰艇。

23:13,主炮指挥仪开始雷达测距。“南达科他”号通过甚高频舰间通信系统(TBS - Talk Between Ships)得到开火授权。

23:16,“华盛顿”号舰桥下令“准备完毕立即开火。”全舰响起两次短促的警铃,随后主炮就喷吐出巨大的火焰。这是萨沃岛在三天内第二次见证战列舰的巨炮射击。当时“华盛顿”号的火控模式为雷达测距 光学测向,射击距离18500码,3分钟内打出7轮齐射,发射了42枚406毫米炮弹。同时“华盛顿”号加速到23节。

数秒钟后,1、3号副炮也开始射击,射击距离12000-13000码,目标是3艘驱逐舰,2分钟内发射了100发127毫米炮弹,瞭望哨报告目标起火。

副炮的炮口焰令主炮火控观测员暂时致盲,未能观察到第一轮主炮齐射的弹着水柱,3号FC火控雷达判定为远弹。第二轮齐射后该雷达丢失目标,但仍能探测到弹着水柱,4号FC火控雷达则判定该轮打出跨射。雷达操作员报告第二轮齐射后,雷达屏幕上的目标特征逐渐减弱,最后消失。主炮火控官也目视丢失目标。2号SG搜索雷达操作军官报告第二或第三轮齐射击中目标,目标被击沉,其它目标的信号仍然很强。

23:17,“南达科他”号主炮在雷达的引导下向左侧的目标开火,距离15700码,6分钟内打出8轮齐射。它的无线电操作员监听到13部日军电台。

“华盛顿”号主炮目标和旁边一艘舰艇冒出大团黑烟,应为施放的烟雾,导致无法观察副炮的射击效果。7、9、10号副炮FC火控雷达报告主炮第一轮齐射打出跨射。舰队判断他们看到的是“南达科他”号主炮的第一轮齐射。

23:19,“华盛顿”号主炮停火,因为目标已丢失。接着“华盛顿”号转向300°T,驶向瓜岛和萨沃岛之间最狭窄的一段水道。

战后“南达科他”号的作战报告宣称“敷波”号被其当即击沉,因为主炮目标已经消失。但实际上桥本的分队完好无损,只有“川内”号被跨射,于是桥本施放烟雾并右转舵向北回避,以重整队形。至于桥本是否像很多中文文章所写那样发觉巨大的弹着水柱来自战列舰而赶快退避三舍,官方记录里并没有提到。

看到桥本分队后撤,“华盛顿”号舰桥上的戴维斯对李说:“看来他们转弯了,揍他们。”李下令驱逐舰出击,进攻残敌。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3)

小结:在夜战的第一阶段,日军的“猫眼”瞭望哨比美军的雷达早发现对方,美国舰队直到转向正西后才发现背后的日舰。“华盛顿”号和“南达科他”号凭借雷达的优势向日军最东边的桥本分队进行了7-8轮远距离主炮齐射,雷达和目视观测都认为至少击沉了一艘主要目标,但实际上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只是把桥本分队驱离了战场。

日方离武器射程尚远,没有还击,只起到了声东击西的作用,完全吸引了美舰的注意力。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4)

第二阶段:短兵相接

23:24,“华盛顿”号突然遭到来自萨沃岛东南角方向的炮击,本方驱逐舰马上回击。开始误认为是岸炮,后来判明是靠近岸边的军舰。

23:25,右舷副炮群在雷达的指挥下转向6个岸边目标依次射击,方位340°T,距离9700码。

23:26,“沃克”号报告向320°T目标射击,“华盛顿”号主炮停止测距,转向萨沃岛南端。主炮指挥仪被副炮齐射的炮口焰致盲,无法瞄准。

23:28,雷达显示,356°T有一艘舰船在绕着萨沃岛南端移动,随后又发现萨沃岛南侧有6到10个目标。

23:29,遭到右舷舰艏方向敌舰射击。

端坐在主桅顶部主炮指挥仪内的希雷少校,居高临下俯视着前下方4艘本方驱逐舰像忠实的牧羊犬一样扑向敌手,猛烈射击。这一刻他感觉整个萨沃岛东岸都在迸发出白色的光芒,这是“格温”号发射的照明弹点亮了夜空,璀璨得如新年的烟花。

此时木村的1艘轻巡和4艘驱逐舰依托萨沃岛雷达回波的掩护,正向四艘美国驱逐舰包抄过来。美国驱逐舰没有配备先进的SG搜索雷达,缺乏夜战训练,也从未协调作战过。面对突然杀出的日本军舰,美国驱逐舰盘算着把鱼雷留给更大的目标,于是争先恐后地开炮。

日本人显示出高出一筹的夜战能力,美舰的炮火成了他们的瞄准点。“长良”号轻巡采用消焰发射药的5.5英寸(140毫米)主炮进行回击,日本驱逐舰群则发射了大批鱼雷。

23:30,一马当先的“沃克”号被日军炮弹命中,紧接着“长良”号的一次齐射将“普雷斯顿”号的两个锅炉舱炸毁,二号烟囱倒在探照灯平台上,撞击右舷鱼雷管并引爆了鱼雷,上甲板被炸成一团炽热的残骸。“普雷斯顿”号如同一个明亮的火把,招致来自两舷的集火射击,前主炮被卡住,军舰开始下沉。

23:36,“普雷斯顿”号舰长斯托穆斯少校下令弃舰,一分钟后该舰向右翻转,舰艏高高扬起,10分钟后沉没。包括舰长在内的116名舰员丧失,占全舰总员额的45%。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5)

1938年拍摄的“普雷斯顿”号驱逐舰 - 属于马汉级,满载排水量2137吨,1936年10月27日入役

在“华盛顿”号的舰桥上,水兵伯曼就站在李的身边,“普雷斯顿”号下沉速度之快把他完全惊呆了。“格温”号上的水兵也看到了相同的一幕,不过他们已经来不及悲伤了。

23:32,“格温”号后主机舱被击中,高温蒸汽把舱内的舰员都赶了出去。爆炸产生的振动解脱了鱼雷固定机构,该舰的鱼雷无声地滑入了海中。另一枚炮弹命中舰艉,炸裂了两颗深水炸弹。虽然受到重创,“格温”号继续向射程内的敌舰还击。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6)

1941年拍摄的“格温”号驱逐舰 - 属于格里维斯级,满载排水量2395吨,1941年1月15日入役

23:34,3号副炮塔回转马达故障,指向失控,有可能会危及到已方驱逐舰,副炮停火,所有副炮目标丢失。“华盛顿”号在9分钟内发射了133发127毫米炮弹。副炮指挥所报告所有目标都趋于沉寂,其中一个被点燃,并燃烧了很久。随后“华盛顿”号加速到26节,轮机舱里的温度达到44摄氏度。

23:38,当“沃克”号舰长弗雷泽少校准备发射鱼雷时,该舰被一枚日本93式氧气鱼雷击中,紧接着又遭到轻巡齐射,整个上层建筑被炸飞,前20毫米弹药库被引爆,开始迅速下沉。弗雷泽舰长命令关闭所有发动机,随后下令弃舰。在放下2艘救生筏安全驶离前,所有深水炸弹都被检查了一遍,并确认处于保险状态。23:42,“沃克”号沉没,被炸分离的舰艏仍然漂浮在海面上。23:43,不明数量的深水炸弹被触发,杀死了82人,包括弗雷泽舰长。

所有落水官兵被组织起来,把重伤员抬到救生艇上。当夜曾有一艘日本潜艇和驱逐舰靠近救生艇和舰艏残骸,用探照灯打量了半天,连日本人也对“沃克”号舰员的勇气和团结大为敬佩,呜哩哇哩喊了一通就离开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第二天下午舰员们才被救上岸。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7)

1942年8月24日拍摄的“沃克”号驱逐舰 - 属于辛姆斯级,满载排水量2246吨,1940年4月27日入役

“华盛顿”号舰桥上的伯曼目睹了“沃克”号的惨剧,他事后回忆“当时脑子一片空白,BOOM,Goodbye,一艘驱逐舰就不见了。”

23:38,在“沃克”号被击中的同一瞬间,另一枚鱼雷命中“本哈姆”号舰艏,将舰桥前的舰身全部炸掉。“本哈姆”号仍然浮在海面上,转了一个圈躲避炮火,然后又以10节的速度继续交战。之后它慢慢驶向瓜岛岸边,当天下午弃舰,舰员被“格温”号救起并击沉了残骸。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8)

“本哈姆”号驱逐舰 - 同级首舰,拍摄年代不详,满载排水量2250吨,1939年2月2日入役

在不到10分钟时间里,四艘美国驱逐舰在日军的弹雨面前非沉即伤。“华盛顿”号舰桥一片死寂,李知道下面只能依靠两艘没有护卫的战列舰了。

不过驱逐舰也不是白白牺牲的,它们挡住了射向战列舰的大批“长矛”鱼雷 - 超过30枚。“无法表达我对驱逐舰队的钦佩,”李在作战报告中写道,“它们拯救了战列舰。”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9)

丧心病狂的日本九三式氧气鱼雷 - 西方称之为“长矛”鱼雷,直径610毫米、长9米、重2.8吨、战斗部搭载490公斤高爆炸药、速度52节,最大射程40公里(38节速度),为二战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鱼雷。九三式鱼雷采用极端危险的98%高浓度氧作为推进系统氧化剂,为了对舰员和敌军保密,该压缩氧气被称作“特用空气”或“第二空气”。上图为二战期间在华盛顿美国海军总部展出的九三式氧气鱼雷,于瓜岛科鲁兹角拾获。

日方冲在最前面的“綾波”号最早被“沃克”号发现,但四艘美国驱逐舰随即把注意力转向了木村分队的“长良”号轻巡,“綾波”号并未受驱逐舰的攻击,而是随后被“华盛顿”号雷达锁定,遭到副炮群集火射击,严重受损。它曾向“华盛顿”号发射了一发炮弹,但没有命中。“綾波”号佐久间舰长下令弃舰,共有27人丧生,包括舰长在内的30人乘救生艇上了瓜岛,其余舰员当晚被本队的“浦波”号驱逐舰救起,然后在02:00用一枚鱼雷击沉了被弃的“綾波”号。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0)

1930年4月30日拍摄的“綾波”号驱逐舰 - 吹雪级,满载排水量2080吨,1930年4月30日入役

根据“南达科他”号记载,该舰于23:25将航向转到300°T。23:30雷达发现目标,方位315°T,距离13000码,正在接近中。从23:30-23:33,该舰主炮在四分钟内打出5轮齐射,其中2轮为三座炮塔一起开炮,3轮只有3号炮塔开炮,所有齐射都没有观测到射击效果。

“南达科他”号的作战记录在战后受到了广泛的质疑。我们单从射击诸元上看:当时航向300°T,目标方位315°T,后部的3号炮塔3轮齐射前向射角只有15°。但实际上南达科他级三座炮塔的最大射界均为左右150°,所以三号炮塔是无法在这个角度上射击的。而且5轮齐射距离从10800码缩小到10400码,在315°T这个方位上都打不到任何日舰,唯一可能打到的只有航行在它右前方的“华盛顿”号。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1)

美国海军历史与遗产中心出版的《瓜达尔卡纳尔之战》一书则记载“南达科他”号这5轮齐射仍然是在射击东北方向的桥本分队,并且认为自己击沉了两艘日本重巡!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2)

小结:在夜战的第二阶段,一直依靠萨沃岛的岛影做掩护的木村分队和走单的“绫波”号忽然杀出,这个巧妙利用地形的伏击打得相当漂亮,让刚和桥本分队远距离交战完毕的美国舰队手忙脚乱。四艘更新更大的美国驱逐舰前出还击,被“长良”号轻巡和扑面而至的大批“长矛”鱼雷迅速击溃,日本海军在战术、武器、经验、素质上的优势尽显。

美方对战场的态势仍然一头雾水,先是搞不清楚到底是受到来自岸上还是水中的攻击,然后又各自为战地向众多目标射击。虽然战列舰和驱逐舰都报告击中多个目标,观察到至少三处目标着火,但实际上“华盛顿”号用副炮击沉的“绫波”号就是这一阶段美军的唯一战果,冲在第二位的“长良”号率队发射完鱼雷就扭头撤退了。

“南达科他”号继续它的无厘头射击,主炮打到了第13轮齐射,既不知道自己在打谁,也不知道打得怎么样,还自我感觉打得很好。实际上日舰的消焰发射药产生的炮口焰在烟雾中看起来很像是起火,在战场低能见度下让美军认为多次命中。这也是为什么美舰雷达没有观测到有效命中,而光学仪器的目视瞭望报告取得战果的原因。

第三阶段:误入歧途

关键时刻,“南达科他”号又出幺蛾子了,就是那次著名的停电事故。在很多民间分析、包括绝大部分中文文章中都提到,之前和木村分队交战中“南达科他”号曾被“绫波”号的127毫米主炮命中造成轻伤,在舰员紧张抢修之际,“南达科他”号轮机长忙中出错,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拉下了总电闸,造成全舰停电,雷达、火控全部失效,主炮被锁死,对外通信中断,航向失控,漂向己方驱逐舰残骸和日军舰队之间。

但美国海军官方战史和“南达科他”号作战记录中都没有这样的记叙,我还是按照官方记录来还原当时的情况。

23:33,“南达科他”号持续的主炮射击导致4号配电盘馈线短路,由于断路器被人为锁住,短路引起的过载被传递到为军舰后部提供一半电力的主电路上,导致这条线路上的断路器跳闸,电力全失。电力供应随即被切换到3号配电盘,因为4号断路器仍然接通,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全舰丧失电力。陀螺仪和电动火控装置停止工作;从23:33到23:36,所有炮塔都失去了电力。主炮切换到辅助电源但没有发射。短路故障在2分多钟内被隔离(逐一切断各条线路以找出故障所在),除了6号与8号副炮外全舰恢复供电,但之后电气故障仍然频发。(“南达科他”号的战斗报告表述略有不同)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3)

“南达科他”号配电系统结构图

在这里要特别说一说这个争论已久的拉闸问题。“南达科他”号的轮机长确实违反了操作规程,但他违反的不是“拉闸”,而正相反是“Lock in - 锁闸”。南达科他级的配电系统设计有缺陷,受到振动容易跳闸,之前同级的“马萨诸塞”号在北非“火炬”行动中就出现过跳闸情况。为了减少轻易跳闸带来的断电风险,轮机长违反准则把断路器锁定在了接通位置,进而把整个电气系统都串联在了一起。

23:36,因为对外通信全失,在3分钟内没有收到任何“华盛顿”号消息的舰长托马斯·盖奇上校向右急转弯以避开海面上受伤的本方驱逐舰,而不是像民间所说失去方向控制漂过去的。

战后他回忆道:“断电给官兵带来最令人沮丧的心理影响。‘南达科他’号在暗夜中面对着分布在12英里范围内的14艘日舰,还有来自萨沃岛的岸炮以及鱼雷艇威胁。没有了雷达让所有人都有被蒙住眼睛的感觉,甚至比那更糟。"

他的这个右转可谓误入歧途,把本舰置于熊熊燃烧的驱逐舰残骸之前,给日军留下一个清晰的巨大舰影。

23:38,航向转回290°T,2分钟后又转至285°T,加速至26节。

23:40,主炮开火,目标为萨沃岛附近的敌舰,根据敌炮口火光共分辨出八艘敌舰,在三分半钟内打出6轮齐射,距离14100码-16100码,均无观测结果。(对这个射击距离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平均15000码,以当时“南达科他”号舰位推算这都飞越整个萨沃岛打到岛北端去了。)

23:41,SG搜索雷达无法工作长达5分钟之久,陀螺稳定仪也停止运作。

23:42,3号炮塔主炮射击的炮口焰点着了舰艉搭载的OS2U-3“翠鸟”水上飞机,在夜空中格外醒目。一分钟后,两架飞机被下一轮主炮齐射的冲击波吹落海中,大部分火焰熄灭。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4)

1942年6月4日驶离费城进行接装训练的“南达科他”号,后甲板搭载有3架隶属于VO-6观察机中队的“翠鸟”水上飞机

“南达科他”号的损管队迅速出动灭火,其中包括一位名叫凯文·格雷厄姆的水兵,他年仅12岁,伪造年龄加入海军。

23:44,主炮停火,因为舰艉方向的目标一分为二,从雷达屏幕上消失。

23:46,SG搜索雷达恢复工作。

23:47,舰艉水上飞机处大火被扑灭。主炮火控系统报告测距困难,请求副炮指挥仪追踪目标。但1、4号副炮指挥仪无法工作,2、3号副炮指挥仪状态存疑。雷达室报告,右舷70°5800码外发现敌舰。

23:48,敌编队第二艘军舰打开探照灯,两组成对上下布置的4部探照灯罩住“南达科他”号,距离约5000码。

“华盛顿”号几乎立即向目标开火。

敌舰在开灯30秒后开火,我舰副炮群在敌舰开火后才向其回击,敌舰灯光熄灭。随后敌编队中的第三艘舰打开探照灯。敌舰关灯后,“南达科他”号主炮向开灯的敌舰打出2或3轮齐射,距离约9800码,没有观测结果,雷达屏幕上没有目标,相信已沉没。

“南达科他”号的这一记载在战后饱受质疑,因为“华盛顿”号观察到的日舰第一次开灯是在23:59,两舰记录有11分钟之差。“华盛顿”号在一分钟后开火,之前40分钟内主炮未发一弹!

23:49,首次被命中(?)弹着点可能是在前桅,加速至27节。“华盛顿”号询问“Are you alright?”回复一切正常。

23:50,感到再次被命中,但未能定位受损部位。一分钟后炮指挥仪雷达开始测距,目标距离6500码,主炮向敌舰编队中的第三艘舰开火,敌航向与本舰相反。

23:53,萨沃岛方向出现3艘敌舰,距离约11000码。前桅再次被击中。

23:55,1号主炮指挥仪无法右转超过40°,可能已被击中,由对空指挥所指示目标。不久前桅再次被命中起火。

23:57,减速至26节,试图寻找“华盛顿”号。副炮继续向敌舰射击,雷达测绘计算室被击毁。

00:00,加速至27节。1号副炮发射照明弹。

00:02,被探照灯从侧后方(?)照射。对空指挥所失去联系,1号副炮指挥仪被击毁,无线电天线被打断,切换到其它备用天线。下令引擎全速运转。

00:04,被一枚203毫米重巡炮弹命中,但没有爆炸,在甲板上被发现,抛出舷外。随即被更多炮弹命中,呼叫“华盛顿”号没有回音,天线失灵。

00:07,主炮打出齐射,效果不明。随后全舰停火,敌舰也已停火,目标丢失。“华盛顿”号行踪不明,无法联系。事后发现所有前部通信天线全部被打断。

00:10,退出战斗,沿235°T全速前进,损管队全力抢救伤员。

00:15,继续尝试联络“华盛顿”号无果。

00:24,转向215°T撤离战场,在舰艉方向观测到三处大火。

00:55,全舰所有着火点都被扑灭。

01:13,与“华盛顿”号恢复联系,得到答复,然后保持无线电静默。

大家一定也和我一样看得一头雾水,“南达科他”号的战斗记录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初上战场的愣头青,一不小心被自己的头巾蒙了眼,于是闭着眼睛瞎砍一气,感觉打中很多敌人,击沉多个目标,但没有任何观测结果;自己也狠狠地挨了很多下,但不知道炮弹从哪来,自己伤在哪,直到部分作战能力丧失了才猜到中弹部位,反正皮糙肉厚,硬扛了很久都没有伤及要害;全程保持高航速,打得快跑得也快;大部分时间联系不上“华盛顿”号,不知道它在哪,在干什么,直到远离战场之后才重新找到组织。

再从日本人的角度看看实际情况吧。

近藤的主队之前一直在萨沃岛西北海面徘徊,他不想重蹈前天“比睿”号的覆辙,进入狭窄水域混战,而是让两个分队去解决美国的巡洋舰和驱逐舰。

23:35,“高雄”号发现美舰,接着“爱宕”号瞭望哨报告美舰看上去像艘战列舰。近藤认为不可能,不过已经到了该炮击机场的时间,于是在23:54,他下令本队右转,杀向瓜岛。

23:58,日本舰队发现“南达科他”号,直到此时,近藤仍然不相信这是艘战列舰。本队的两艘驱逐舰向“南达科他”号发射了鱼雷,但没有命中。

00:00,“雾岛”号战列舰打开了探照灯,罩住了不足6公里外的“南达科他”号。“爱宕”号舰桥内,近藤信竹和他的参谋们举起望远镜,仔细打量近在咫尺的对手。当庞大的身形和独特的金字塔型上层建筑映入眼帘,日本军官们面面相觑,终于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美国最新型战列舰。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5)

本队的五艘军舰一起瞄准“南达科他”号,片刻之后各种口径的炮弹飞蝗般向它射去。两艘重巡还发射了鱼雷,但“南达科他”号再次奇迹般地全部躲过。

一发“雾岛”号的356毫米炮弹命中“南达科他”号三号炮塔的座圈,虽然没有击穿,但卡住了炮塔并撕开了一条油管。有多发炮弹没有爆炸,还有一些是原本准备炮击机场的三式烧夷弹,无法穿透它的厚甲。但“南达科他”号仍然受到了实质性的伤害,命中203毫米以下炮弹25发,上层建筑被炸得面目全非,包括TBS在内的通信线路全被切断,雷达室被击毁,火炮指挥仪失灵,6部火控雷达被炸毁4部。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6)

向“南达科他”号射击的“雾岛”号

只要不被鱼雷命中,能防御自身406毫米主炮的装甲盒基本能保证“南达科他”号不被击沉,但7分钟内遭到的打击已经令它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更糟糕的是它失去了和“华盛顿”号的联系,无法告知自己的处境和敌人的威胁。

李事后写道:“日本的攻击使我们的新型战列舰又聋、又哑、又盲、又残”。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7)

小结:夜战的第三阶段,“南达科他”号左转把自己暴露在驱逐舰残骸的熊熊火焰之前。这一阶段“华盛顿”号一直保持静默,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南达科他”号则四处开炮,还把自己的水上飞机点着了,打着火把告诉日本人“我在这儿”,最终招致集火射击,成为历史上唯一一艘确认被敌人战列舰击中的美国战列舰。幸运的是“南达科他”号动力系统没有任何问题,打不过还能依靠自己的高航速跑路。

我一直很疑惑的就是“南达科他”号在这一阶段到底又在打谁?23:40-23:44,4分钟内6轮主炮齐射,目标是萨沃岛附近,距离远达16000码。这个时间点,这个距离上应该没有任何日舰处于这个方位,木村分队和桥本分队都早已通过这片水域往西撤走,“长良”号和“川内”号在3天后回到特鲁克,没有受伤。也不可能是近藤的本队,因为点着和吹掉水上飞机的两次齐射都是三号炮塔,此时本队位于“南达科他”号舰艏方向,夹角大约是25度,在三号炮塔的射界之外。

和本队交火后,“南达科他”号也不是像很多文章中提到的那样全舰失去电力一片漆黑,主炮无法还击,完全被动挨打。停电事件发生在近半小时之前,当时早已恢复正常,它的主炮在23:49-23:51和00:07至少向敌编队中的第三艘舰(也就是“雾岛”号,前面是两艘驱逐舰)打出过4-5轮齐射。但是战后调查发现“雾岛”号挨的406毫米炮弹全部来自于“华盛顿”号,那这段时间里“南达科他”号主炮打的又是谁呢,全部打飞了?

更加让人疑惑的是谁在打“南达科他”号。按“南达科他”号记载它从23:49开始就被连续命中,到23:57时已经被揍得不成样子了;而日军的本队在23:58才第一次发现“南达科他”号,00:00开灯后开始集火射击,这一记录和“华盛顿”号的战斗记录是吻合的。而且从“南达科他”号所受的炮击伤害来看也只有本队的两艘重巡能下得了这个重手,所以打它的肯定是本队而不可能是其它分队的轻巡和驱逐舰。那就意味着“南达科他”号作战记录上的时间点有相当大的误差,大概是被打成脑震荡了。

第四阶段:力挽狂澜

现在“华盛顿”号是第64特混编队唯一尚存战斗力的舰艇了,实际上在这一刻,“华盛顿”号就是整个太平洋舰队。它是拦在近藤舰队和瓜岛之间的唯一障碍,如果被击败(1对13),亨德森机场将再次遭到战列舰炮击,日本运输船将顺利卸下物资,美国可能将失去瓜岛。

换任何一位日本将领,包括对面的近藤信竹,面对如此恶劣的作战环境,在失去四艘驱逐舰的屏护、另一艘战列舰生死不明的情况下都会立刻撤出战斗,天皇陛下的战列舰是不容有失的。但烟鬼李完全不为所动,以奥运冠军的坚定意志和超凡的冷静心态继续孤身投入战斗。

以下是“华盛顿”号的作战记录:

23:35,仍然坚持在“华盛顿”号舰桥上值更的亨特上尉发现与“南达科他”号的所有通信全部中断,布满油污的海面上散落着军舰残骸和数百名落水水兵。他必须行动起来,而他下面选择的航向决定了历史。

他对舵手喊道:“Turn Left,左转!”“华盛顿”号向左转到282°T,再回到与原航行平行的方向上,把本舰的身影藏在正在燃烧的己方驱逐舰残骸之后。当时正在进攻的木村分队顿时失去目标,不得不停火,发射完鱼雷后它们就转身离去。

23:36,SG搜索雷达在330°T发现4舰,其中1艘明显比另外3艘庞大,它们刚刚从萨沃岛背后现身。主炮指挥仪开始跟踪目标。报告右舷95号肋有震动,可能碰到了水中的残骸。刚刚越过正横于200码外的“普雷斯顿”号残骸,它的烟囱仍然露出海面。

23:41,经过燃烧的驱逐舰残骸(“沃克”号)。“华盛顿”号执行官(副舰长)艾罗尔特上校冲进损管中心,命令砍断固定揽绳投下救生艇,这一举动救了很多条命。落水的驱逐舰官兵仍然充满斗志,他们向着战列舰大喊“Get after them, Washington! ‘华盛顿’号,揍它们!”

23:48,李向驱逐舰下达了撤退命令,受伤的驱逐舰现在成了累赘。

23:50,越过所有驱逐舰残骸后转向290°T。

23:54,“南达科他”号报告状况OK。主炮指挥仪正在追踪的目标开始右转,3分钟后完成调头,速度26节。

23:58,月落,战场能见度降低了一半。(这是作战报告上记载的时间,我用App查到的当日月落时间是23:54。)

对于能见度也有不同的解释,美军航海日志上注明,当晚在月光下最远可在25海里距离上看见显眼的地貌标志;月落之后降低到12海里。对战列舰大小的目标,能见距离显然会比萨沃岛这样的地貌标志要小得多。当夜上玄月的月盘面积为41.5%,光照不足,所以月光下能见度为7公里,月落后3公里也是可信的。

23:59,目标打开探照灯,光柱罩住“南达科他”号。

00:00,主炮开火,目标方位008°T,射击距离8400码,显然是艘战列舰。1号副炮指挥仪指挥1、3号副炮塔向主炮目标开火;3号副炮指挥仪指挥5号、7号副炮塔向正使用探照灯照射“南达科他”号的军舰(很可能是巡洋舰开)火,距离7500码;9号副炮塔向主炮目标打出照明弹。至少有3轮主炮齐射命中敌舰。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8)

00:02,副炮击中了照射“南达科他”号的敌舰,在灯光熄灭后又依次转向炮击另外两艘敌舰,直至其灯光熄灭。“南达科他”号射击的目标起火。半分钟后火控室下令停火,因为误判目标已经沉没。

00:03,接到报告目标未沉,正在使用三座炮塔向我方射击。在我方停火的1分30秒内,目标打出了2轮齐射。

00:04,舰桥命令:“向你能看到的任何物体射击。”主炮重新开火,第二轮齐射打出近跨射,随后获得更多命中弹。日本战列舰仅剩一座后主炮仍在射击。下令注意提防两舷的日本驱逐舰。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19)

00:07,火控室报告,前部主炮群即将达到极限射界(148°),下令停火。敌战列舰主炮全被打哑,正在燃烧,并驶离战场。主炮指挥仪继续追踪该目标,在10分钟内它旋转了500°。

00:17,主炮指挥仪停止追踪敌战列舰,该舰航向正西,速度18节。主炮转向右舷49°新出现的目标,距离13800码,瞄准5艘舰只组成的编队中的第一艘,型号不明。在长达22分钟的追踪期间,目标航速达到26-29节。

“华盛顿”号的报告读起来波澜不惊,当时的实际情况却是惊心动魄。早在23:36,“华盛顿”号的SG水面搜索雷达就已经发现了近藤的本队,之后一直在黑暗中跟踪日舰的行踪。23:40就已经锁定目标,射击诸元发送到各主炮塔,射击按钮即将被按下的一瞬间,炮术长沃什大喊“Check fire,停火!”因为他担心雷达瞄准的目标是位置不明的“南达科他”号。

自从为躲避驱逐舰残骸分道扬镳后,“南达科他”号一直默默地跟在“华盛顿”号后面,通信一度中断,雷达又故障不断,无法判断对方的位置和状态。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0)

“华盛顿”号的SG水面搜索雷达没有任何故障,但它的安装位置有点捉急,位于主桅正前方的一个小平台上,受主桅建筑的遮挡,在后方存在80度的盲区。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1)

当晚“南达科他”号大部分时间里都行驶在“华盛顿”号右后侧35°,正好位于雷达探测盲区边缘,时隐时现,走位飘忽,所以“华盛顿”号也无法确定它的舰位。

一直等到月落后的23:59,“雾岛”号开灯照射“南达科他”号,“华盛顿”号的主炮火控官希雷少校终于在黑暗中确认目标的身份,他当时喊道:“Body-punching range,贴身肉搏距离。”于是“华盛顿”号放手开打。其它国家海军通常由轻型舰艇照射敌舰,而日本海军习惯主力舰开灯,此战充分显示出这种战术的弊端。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2)

“华盛顿”号的境遇有多险恶,可以从上面这张著名的现场照片看出:首轮齐射,距离仅仅7680米,炮口几乎放平,视距内直线射击。

当时“雾岛”号刚完成大转弯,和“华盛顿”号相向而行,在首轮2分39秒的射击中,“华盛顿”号共倾泻了39发406毫米炮弹,首轮齐射即跨中,一分钟后的第三轮直接命中“雾岛”号舯部,引起剧烈爆炸。短暂停火后又在2分45秒内打出36发炮弹。单炮平均射速1.3发/分,有5门炮打出1.8发/分,基本达到2发/分钟的设计射速,在狭路相逢的遭遇战中打出这样的水平是相当厉害的。

枪炮长胡珀少校将火控数据注入测距仪,9枚1224.7公斤的MK8超重弹便以701米/秒的速度被自动射出炮膛。李在战后报告中写道:“火控和主炮工作得非常平顺,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训练已久的炮术演习。”

“华盛顿”号犹如一座突然爆发的火山,在主炮射击的同时副炮也火力全开,向“雾岛”号和两艘重巡猛烈射击,还向“雾岛”号上空发射了62枚127毫米照明弹,把日舰彻底打蒙。

7分钟的炮击过程中,“华盛顿”号旋转重量高达1437吨的主炮塔转过了60多度,两座前主炮塔都已经达到最大射界。战列舰之间以这么近的距离拼刺刀式交战,在现代海战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3)

不过实际上这只是“华盛顿”号的单方面屠杀。“雾岛”号列装的203毫米水线装甲面对美式406毫米穿甲弹犹如热刀切黄油一般毫无抵抗力。

希雷少校注视着眼前这艘比本舰大26岁的古老日本战列舰沐浴在弹雨中,4座356毫米炮塔中的三座已经被打哑,舰体中部涌现出一股暗红色,并迅速膨胀变亮。

当“华盛顿”号打出最后一枚406毫米炮弹时,“雾岛”号的舵机室已完全浸没在水中,船舵被卡死,陷入无法控制的左转,在原地旋转了两圈,水线被洞穿,右倾得甲板无法直立,舰体冒出大股黑烟,三天内天皇陛下的第二艘战列舰也完蛋了。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4)

小结:在夜战的第四阶段,半路杀出的“华盛顿”号给日本舰队迎头痛击,7分钟内将“雾岛”号彻底打残,并驱散了两艘重巡。

很多文章里都说近藤本队和“南达科他”号交战在先,等“南达科他”号被打趴下后“华盛顿”号才开始打黑枪。但仔细观察美日双方的时间线,可以认为三艘战列舰之间的炮战是在“雾岛”号打开探照灯后才几乎同时展开的,而且都是单向的:“雾岛”号率领两艘重巡猛轰“南达科他”号,“华盛顿”号猛轰“雾岛”号和两艘重巡,“南达科他”号猛轰不知道哪里。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5)

这样才能比较合理地解释最终战果:“南达科他”号重伤不沉 - 因为主要都是受到两艘重巡攻击,“雾岛”号开炮一分钟后就受到“华盛顿”号的压制,所以打出的117发炮弹中只命中“南达科他”号1发356毫米弹,自诩夜战炮术世界第一的日本海军命中率如此之低是有原因的。

“雾岛”号重伤沉没,“高雄”号和“爱宕”号受损轻微 - 因为“华盛顿”号主炮全力攻击战列舰,无暇顾及两艘重巡,仅用127毫米副炮干扰,气势很凶但是威胁不大。所以两艘重巡主炮命中“南达科他”号23发之多,发挥正常。

“华盛顿”号则毫发无损 - 它两轮齐射之间那次短暂停火时,“雾岛”号仍有三座炮塔打出两轮齐射,射击的目标还是“南达科他”号。三个流氓只顾着痛殴小弟,大哥躲在暗处打黑枪,流氓都没看见被谁打的。

“南达科他”号此战共发射115发406毫米主炮弹,305发127毫米副炮弹,83发照明弹,虽然它战后汇报有多个击沉记录,但实际战果近乎为零。因为日军除了“雾岛”号和“绫波”号被“华盛顿”号击沉,其余12艘军舰受损轻微。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6)

尾声

“雾岛”号的迅速毁灭令久经战阵的近藤震惊不已,他曾自信满满地认为美方唯一一艘战列舰“南达科他”号已被自己拿下,但转瞬之间乾坤颠倒,连“高雄”号和“爱宕”号都已负伤(实际上“爱宕”号只有船艏酱油库被命中一发127毫米炮弹,并无大碍),炮击亨德森机场已是不可能的任务。于是他留下三艘军舰保护受伤的“雾岛”号,自己带领其余舰艇撤离战场。

掉头向西的近藤本队无意间和“华盛顿”号同向并排而行,相距约13000码,日舰多次炮击但无一命中。虽然孤舰一艘,但意志坚定的李一度命令“华盛顿”号转向北方追击。

日舰发射了大量鱼雷(仅“爱宕”号就发射了19枚),都被戴维斯舰长凭借高超的操舰技术躲开。美日双方均观察到多枚鱼雷的剧烈爆炸,远在北方的近藤脑补美军战列舰已被击沉,对运输船队的威胁消失,于是在01:04命令日舰脱离接触返航。

李在摆脱鱼雷攻击后仍接到多个报告说附近有鱼雷艇活动,雷达也不断发现高速目标在1、2千码的近距离内出现,而目视瞭望没有观察到任何结果,战后判断这些雷达回波是由舰艏和舰艉掀起的波浪相叠加产生的。鉴于周围敌情不明,鱼雷威胁严重;敌战列舰已经失去战斗力,残余舰只撤往北方;而且炮击机场的威胁已经消除,天亮后瓜岛就是美机的天下,日军运输船成功登陆的可能性已经很低,李遂下令全速脱离战场,寻找“南达科他”号和负伤的驱逐舰。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7)

舵机损坏的“雾岛”号前后火药库都已经注水防爆,为扶正右倾又向左舷注水以恢复平衡,完全丧失航行能力。“长良”号和驱逐舰曾尝试拖带,但完全拖不动这艘进水的巨舰。由于“雾岛”号的状况不断恶化,00:42舰长岩渊三次大佐下令全员弃舰,降下军旗,舰员转移到接舷的“朝云”号驱逐舰上。01:25前后,“雾岛”号向左倾覆,船尾向下沉入铁底湾,全舰212人战死,沉没地点离姐妹舰“比睿”号仅有20公里左右。

世界上最后一场战列舰单挑就此落幕,从23:16“华盛顿”号第一次开火到00:07最后一次齐射完毕,双方交战历时51分钟。“华盛顿”号在枪林弹雨中孤舰一艘杀出一条血路,阵斩敌酋,逼退各路日军还未伤一根汗毛,我能想到的只有长坂坡上的赵子龙。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8)


超长的一篇终于写完了,其实还没完,得加一篇后记了。

这篇太费时间,从圣诞一直写过元旦。查阅了很多文献相互比对,时间点、作战对象、方位角、射击效果,各方记述都有很大差别。地图上的舰位点、距离、操作是按下图这张2012年解密的美国海军作战报告图描绘的,但即使在这张官方图上,“南达科他”号的很多记录也存在明显的偏差。当然我的数据也不能保证准确,当时的战场极端复杂,日方的记载非常少,舰位点为“华盛顿”号雷达记录,比较分散也不连贯,因此也会存在误差。

战列巡洋舰游戏攻略第四关(战列舰三国志-)(29)

战列舰的前两篇发布后,阅读数量明显比歼-10B、航母甚至挪威护卫舰这样的热门话题少,不过从留言就可以看出阅读的都是真正的同好,心有戚戚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