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了。一大批真正的儿童,要开始撒欢玩一天了;而那些自称“还是孩子”的大人们,也时刻准备着加入庆祝节目的行列。
每一年这个时候,作为一线老师,我和同行们都会准备一些礼物送给可爱的小朋友们。一般来说送的都是些文具、书籍等,但今年我的几个同行却想到了个好主意:送一些可爱的寄语卡片给孩子们。每张卡片上,她们都写上了两首充满童趣的古诗词,祝福孩子们如诗中那般开心。
颇有意思的是,班上有一个小男生读这两首古诗的表情,却让人不知说什么好。读完第一首,他皱起了眉毛;读完第二首,他开始哭诉:大人都是“骗子”。这是为何?
原来这两首诗,让他看到了和父母的描述完全不一样的童年生活。平时,父母经常给他讲“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的典故,总是不断得告诉他们:古代那些优秀的孩子都是十年寒窗苦读来的。他们甚至告诉孩子,古代的孩子们不像现在娱乐这么丰富,他们的童年根本没有玩的。
但读完这两首诗,小男生却觉得家长是“骗子”,诗里面的孩子是那么让他羡慕。我们来看看诗里都写了什么: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两首都是七绝,都是儿童诗中的绝对精品。
第一首作者为清代大诗人高鼎,他晚年隐居于江西上饶的农村,诗中所写是他自己观察到的村景。草长莺飞的早春二月里,拂堤上杨柳依依,一片美好。几个早早就放了学的孩子们,赶紧拿出纸鸢来放。一幅极美乡村美景,跃然纸上。试问,现在还有几个孩子一放学能如此惬意?
这第二首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作品,也是诗人的亲身经历。胡令能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诗人,他出身农家,年轻时就是村里的一个修锅铁匠。后来不知受何人所教,硬是学会了写诗。不过他写诗不为功名,一生都隐居于河南的一个农村。
- 他去找另一个隐居好友玩时迷了路,便随口问了一下在路边钓鱼的孩童。结果那个孩子怕说话会惊了他的鱼,硬是老远就摇手,却不说话。
这首诗历来都受到了众多古代文人的推崇,但却与现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有很大差距。此诗入选课本后,曾有不少家长提出过意见,他们认为这个调皮的孩子不肯好好回答迷路者的问题,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他们甚至提出,这种不教孩子学好的诗就不应该入选课本。
但事实上,古代文人包括作者胡令能,并不认为孩子这样做有任何问题。胡令能写此诗时,明显是欣赏孩子的可爱,笔调也是明快的。说到底,诗人认为大人找路是正事,孩子钓鱼也是正事,在他看来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这种尊重孩子,愿意以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观点,才是此诗问世以来备受推崇的原因。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却始终不明白这一点。他们永远认为只有自己的事才是正事,孩子和小伙伴玩、孩子的涂鸦、孩子的心事,都是再小不过的事。他们剥夺孩子玩的权利,不给他们自主思考的空间,看似是在教育孩子,其实是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父母把自己逼成了虎妈、虎爸,也把孩子逼成了“鸡娃”,即打了鸡血的孩子。
这样的两首诗之所以会让孩子落泪,是因为他们打心底羡慕诗中的描写的场景。又是一年六一儿童节了,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被尊重。这两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