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千年前的北宋,有一年轻人满怀热情地来到汴梁,誓要将这繁华的汴梁城搬进画册,这个得宋徽宗赏识得年轻人在大相国寺的陋室内挥笔洒墨,这一画就成就了一幅惊世神品这个年轻人就是张择端,这幅巨著就是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历史上能以一画入史册的画家当有张择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清明上河图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清明上河图一颗璀璨的明珠
远在千年前的北宋,有一年轻人满怀热情地来到汴梁,誓要将这繁华的汴梁城搬进画册,这个得宋徽宗赏识得年轻人在大相国寺的陋室内挥笔洒墨,这一画就成就了一幅惊世神品。这个年轻人就是张择端,这幅巨著就是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历史上能以一画入史册的画家当有张择端。
张择端将这繁华盛世之景献于信奉道教的宋徽宗,欣喜的宋徽宗深感此画所蕴含的祥瑞之意。于是《清明上河图》自张择端之手诞生后有了第一位主人——大宋皇帝宋徽宗,《清明上河图》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成篇之后便入皇宫的稀世珍作。酷爱绘画的宋徽宗用瘦金体提名作清明上河图并押双龙小印后将其收入库藏,倍加珍视。后因功赏赐与贵族向氏。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掠夺无数珍宝而去,至此《清明上河图》流落民间不知去向。北宋亡国60年后,金朝的张著成为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的收藏家,这位金朝汉人看向画作上北宋的汴梁盛京不知有何感触,是故土成墟的悲叹还是得此画作的欣喜都不为后人所知了。后张著又邀张世积题跋:“画桥虹卧浚仪渠,两岸风烟天下无。满眼而今皆瓦砾,人犹时复得玑珠。繁华梦断两桥空,唯有悠悠汴水东。谁识当年图画日,万家帘幕翠烟中。张世积题清明上河图”。
历史还在前进,蒙古铁骑南下,灭了金,灭了宋。而《清明上河图》也被到处搜刮财宝的元朝统治者收入皇宫。此时历经战乱流转《上河图》已近百岁,破损污浊可想而知,既然进了宫便需要重新装裱。然而这一副讴歌描写汉人北宋首都的作品,显然也难成元朝统治者心爱之物,此画随后便被装裱匠人以临摹本掉包,卖给了当时的“贵官某氏”。至此第一个有史可载的《清明上河图》临摹本出现。想来这临摹本也有几百岁的高龄啦。但是手握真迹的贵官某氏,也难称重视此画,在调入真定(今河北中部)为官后,被负责保管的手下监守自盗卖给了杭州人陈彦谦。怀璧其罪的陈彦谦生怕主人追究起来,又将此画转手卖给了杨准。知己难求,《清明上河图》亦如此,杨准倾尽家产买下了这幅画,并详详细细把张著之后这幅画的遭遇记录了下来,包括装裱师伪作赝品,偷出宫门,再偷出官员家门的过程,而这些题跋也因此成为学界研究清明上河图真伪、流转的无价之宝。
时至明朝,《清明上河图》历经李贤,李祁,吴宽,李东阳等人后又漂泊入民间,此后又落入严嵩手中。熟读史书的都知道严嵩是明朝出了名的奸臣,下场自然可想而知,抄家灭门,于是《清明上河图》就这样再次住进了皇帝家。画自然是好画,但是嘉靖皇帝只喜欢修仙不喜欢书画呀。到了万历年间,此画又流转到了权倾一时的秉笔太监冯保手中,这是个有文化有修养得太监,曾于御前侍奉皇帝时见到此画,便认为这幅画是“比隋珠和璧还要珍贵的东西”。后来马保失势被抄家,《清明上河图》再次流落民间。
清朝有一状元叫毕沅,因为办事不力被嘉庆皇帝抄家,于是《清明上河图》再次住进皇帝家。清朝末年的末代皇帝溥仪成为了《清明上河图》最后一任皇室收藏家,溥仪携《清明上河图》逃亡日本的途中被解放军截获,但是《清明上河图》却意外流失。直到东北博物馆收集散落民间的艺术品时才重现世间。
《清明上河图》五进皇宫,四次被盗,辗转飘零,历经劫难,最后收于故宫博物馆珍藏。这就是《清明上河图》走过的千年沧桑:
汴梁自古帝王都,兴废相寻何代无?
独惜徽钦从北去,至今荒草遍长衢。
妙笔图成意自深,当年景物对沉吟。
珍藏易主知多少,聚散春风何处寻。
——鹭津如寿题《清明上河图》
点点关注,下一期我们带您走进《清明上河图》的画册,带您重走繁华汴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