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材料——记叙文“串珠结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十篇记叙文300字左右?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十篇记叙文300字左右(记叙文串珠结构)

十篇记叙文300字左右

一、阅读材料——记叙文“串珠结构”。

【写法详解】串珠结构,也可以叫一线串珠,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常用的布局谋篇的一种方式,意思是围绕主旨选择多个典型的材料从多角度、多方面展开记叙描写来突现主旨、丰富写作内容的一种作文技法。

在满足了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之后,采用这种构思技巧,能让文章笼罩着一种散文的诗意,弥漫着充沛的情感。

串珠结构一般可表示为:串珠结构=开头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 结尾

【名篇引路】

笑(冰心)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地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地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地合了拢来,绾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点评:①环境描写是亮点,雨后清新优美的环境为下文作者写看到的、联想到的“微微笑的”画面提供背景,以美衬美。

②语言整齐、匀称、优美,前后连贯、照应,堪称亮点。

③光明澄净的心境巧妙地把三个分散的“珠”融在美好的“爱”中,深化了主旨。

例文简评:三个画面,三个“珠”巧妙地穿在"爱"的主线中,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富有意境。

【经典例文推荐】魏巍《我的老师》、于漪的《往事依依》、沈复的《幼时记趣》。

我的老师(魏巍)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家里和女朋友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音。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们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和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前面焚起香来,把两个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安慰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鼓励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意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觉察,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那么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就是那些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的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可惜我在原校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往事依依(于漪)

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不得,但有几件事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对它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这是入神,自己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我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以焦山一带风景作为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官军在浩浩荡荡的焦山下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吃大败仗的情况。读时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形象却不如那时那么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有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河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姹紫嫣红”、“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郁。

教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里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并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时喜欢在课堂上大声朗诵。记得有一次教的是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诗至今能背得滚瓜烂熟,并且自此爱读辛弃疾的词。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师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的飘着炊烟。”教师朗诵着进入角色,他自己被感动了,他那深深被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虽几十年再未接触,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只要稍一回忆,我就仿佛又看到国文老师那充满情感的身子左右摇晃的样子和那一对注满情思的深沉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认认真真有计划地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记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往事依依,美好的回忆唤起我青春的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幼时记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幼,方出神,不觉讶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二、考场训练。(60分)

一次集会,一段旅程,某节课堂,一餐美食,一次放飞风筝的活动,一次与身边最亲近的人争吵的经历……生活中,我们避免不开的许多人和事,抹不掉的哀乐记忆,都可以归结为阅历。

盘点你的人生阅历,筛选一两桩让你记忆深刻、深受感动的往事,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800字以上。

三、补偿阅读——“感动”篇

(一)

小徒弟林静边写给等待三年都不见回的师父的一封信

(丁墨《半星》摘录)

师父:

见字如晤。

现在是你离开的第三年。这三年来,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我也改变了很多。我的个头还长高了一截,如果你亲眼看到我,或许会认不出。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想办法回来一次,给你留下一封信,告诉你我在哪里,在做什么。我是多么希望,有一天当我打开门,看到你回来了;或者信已经被拿走。可是,从来没有过,你一直没有回来。

师父,你明明对我说过,葫芦是有办法出来的,只是非常危险,哪怕是你也没有把握。那天我看着你跳进葫芦,心里非常非常难受。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想通了。那是你的选择,那是你想要得到的人。师父跳进去,一定也是没有办法了。所以,我只要等就好了。

我是那么相信,不管任何艰难险阻,不管多厉害的妖怪,只要是师父,就一定可以战胜。一定有那么一天,你会从葫芦里出来。

我从冬天等到春天,从春天又等到冬天。一年一年,师父你一直没有回来。我从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等到满地灰鬼、寸步难行。

师父,我已经杀了很多很多灰鬼。每一次,我都按照你教的,仔细观察、全盘计划、准备周全、下手果断。一开始,我一个人去做,也很害怕,我觉得好难,甚至有好几次,我差点被灰鬼咬到。师父,我还是太没用了。不过,渐渐的,我就越来越熟练了。到现在,不是我怕灰鬼了,而是它们开始害怕我了。我一直谨记师父的教诲,时时刻刻小心谨慎、保护好自己。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被感染。

我不想住在城北的那个房子,不想像耗子一样度过余生。我也不想住在这里,这里很安全,没有灰鬼,没有战乱,还有政府救济。作为平民,我在这里不需要保护任何人,只需要接受军人的舍命保护。可我就是觉得,自己不该在这里,师父不是这么教我的。

我们是捉妖师,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不管世人是否理解认可,都要以斩妖除魔、卫道众生为己任。所以我不管什么变异,什么外星人,什么病毒末世。身为陈氏唯一嫡传弟子,我只看到朗朗乾坤下,万妖横行,众生皆苦。

所以我离开这里,去了第三个地点等师父。那里已经是无人区,并且离沦陷区很近,经常有灰鬼出没。但里头还藏着一些人类,有年轻人,更多是老人和孩子。我现在和他们在一起。

师父,我一定会好好保护自己,好好生活下去。直至我战死或者被感染的那一天。不好意思啊师父,我没本事,估计来不及找人和我生个孩子,继承陈门了。所以你一定要从葫芦出来,这事儿靠你了。如果哪一天我被感染,就不再等师父了。到死,我也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捉妖师。

师父,如果你回来了,请来找我。要是有你的帮助,我们就可以救援帮助更多的人。那些包围着我们的青龙徵虎、变异军队,怎么可能是师父的对手!到时候,我就真的扬眉吐气了!还要请师父出手,替我教训那个经常偷袭我们的徵虎。让他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捉妖师!

就写到这里了。

师父,希望你早点从葫芦出来。不管你在哪里,都要照顾好自己。毕竟没有我,你可能连难吃的饭菜都吃不上了,只能天天啃腰包里那300斤压缩饼干。也不用挂念我,我一切都好,活着不忘吾师之志,死去不堕吾师清名。

师父,来找我。

   徒弟:静边

(师母感言:林静边,小徒弟,三年过去了,你没有沉溺于哀伤,没有随波逐流,没有明哲保身。你没有光剑,却让自己活得像个真正正正的大捉妖师。)

林静边当年拜师父的故事,因为他天资平平,一直没有被师父接收,最后促使师父亲接收他的细节是——他说:师父,在这个世界上,你只剩孤零零一个人,我也是孤零零一个。你收下我,作个伴吧。”

三年后,师父回来了,师徒见面的场景是——

在他还没感觉到时,泪水已慢慢覆盖住双眼,使他什么也看不清了。他咬着牙,咽下喉咙里涨得满满的苦涩,可他的嘴角又在笑,颤抖地笑着。他一把摘掉头盔,擦干眼泪,重新戴好,深吸一口气,以最快的速度,继续狂奔。只是他的步子,终于也乱了。

遥远的街角,闪现两道人影,如光似电,刺破黑夜,急奔而来。

林静边的步子一下就刹住,他就像个木头人被定在原地。他望着那两个人影,他们实在太快了,转眼已至眼前,然后他们也停下了,身形完完整整显现在黑夜里。

百鬼在他们身后呜咽长鸣,漫天砂砾遮住天空,还有许多脚步声在追赶,却仿佛被他们远远丢在了天边。

他们并肩而立,望着他。

林静边却如同坠入了一个很安静的梦里。他看到陆惟真红着双眼,眼里仿佛有无尽的歉意和怜惜。他也看到了师父。

师父看起来和三年前,一模一样,这满目疮痍的岁月,仿佛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半点痕迹。他站在灰鬼环伺、步步惊险的无人区街头,却像是安静站在他们家院子里的大树下。师父依然用那双温和沉凝的眼睛,望着他。只是师父的眼角,也红了。

林静边动了动嘴唇,却发现喉咙已完全被堵住,发不出声音。

陈弦松已走到他面前,看着他,哑着嗓子说:“是长高了不少。静边,师父来晚了。”

林静边终于泪流满面。

陈弦松摘去他的头盔,他就像个孩子,用胳膊压住眼睛不让人看到泪,深深低下了头。陈弦松抱住他的肩,听到他撕心裂肺地喊了出来:“师父——”

(二)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三)

疯娘

侯发山

富贵懂事后,才知道娘是个疯子。

在富贵的印象当中,疯子应该是又脏又丑,又哭又笑,目光呆滞精神失常,自言自语喋喋不休的样子。但是娘不一样,她虽不漂亮倒也耐看,打扮得干净清爽,头发也梳理得十分顺溜。她不但会洗衣服、梳头发,还会坐在灶膛前烧火。她不哭不闹,没人注意的时候经常嘻嘻地傻笑,见了人目光却是怯怯的,但是她看富贵的时候,眼神里流露出的是母性的温柔。当富贵在跟前的时候,她有时甚至要伸手去抚摩富贵的头或是脸,这时候富贵就躲得远远的。父亲就骂富贵,说德行,还不是你娘从小把你奶大的?没有你娘哪有你这兔孙?富贵不理会爹的责骂,在他知道娘是个疯子后,就再也不跟她睡一个床了,再也不喊她娘了,跟村人一样叫她疯娘,甚至和小伙伴一样去捉弄她。

富贵六岁那年的夏天,长久地留在了他的记忆中,成为一种永远的痛。

有一次富贵病了,上吐下泻,身上还火炭似的发烧。父亲让村里的医生给打了退烧针,包了几包药,然后问富贵想吃啥,想吃啥就给他做啥。富贵想了半天,就说他想吃冰糕,因为他长这么大还不知道冰糕是甜还是酸。冰糕?父亲愣了一下,然后苦笑着说,孩子,咱这荒山野岭的没有卖的呀,集市上才有呢。富贵说过之后也后悔了,他明白家里的境况,一个冰糕要四个鸡蛋的钱呢,而鸡蛋是家里的“银行”,吃盐穿衣都要指靠它呢。于是,富贵就用微弱的声音对父亲说,我不想吃冰糕,我想吃窝头。父亲什么也没说,就扭过头去抹眼泪,哽咽着说孩子,我给你擀白面条喝。要知道,那年月,白面条也不是想喝就喝的……

晌午吃饭的时候,没有看到疯娘,不知她什么时候溜出去了。父亲站在门口吆喝了几声,也没见疯娘回来。父亲就没在意,因为疯娘经常四处游荡,有时早上出去天黑才回来,他们已习以为常了。到了后晌,疯娘跌跌撞撞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她一定跑了不少的路,一身尘土,衣服被汗水溻湿了,裸露的胳膊上划拉出不少血道子……父亲黑着脸对她说喝汤去。疯娘一反常态没有听父亲的话,而是直奔树荫下躺在石板上休息的富贵,兴奋着脸,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贵儿,冰、冰糕。富贵和父亲都吃了一惊,不知她要干什么。只见疯娘手忙脚乱地打开了她手里包的方巾,然而方巾里面什么也没有!疯娘就一脸失望的痛苦,旋即傻笑着说,冰糕跑了,还尿了一泡。富贵幼小的心灵给强烈地震撼了,因为这时他才看到方巾上一片湿漉漉的!毫无疑问,疯娘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路去集市上买了一块冰糕,用方巾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然后拿了回来。富贵禁不住动情地叫了一声“娘”,随后一头扎到疯娘怀里。疯娘从哪里来的钱?尽管是壹角钱。这是富贵至今都没弄明白的问题。

还是这年夏天,疯娘死了。疯娘是为富贵死的。富贵为此追悔莫及。

那天正午,天热得跟下了火似的,富贵和毛蛋、土豆几个伙伴瞒着大人到村口的池塘里洗澡。他们赤条条地正在水里打着水仗,土豆忽然说道,疯娘来了。果然,富贵看到娘站在塘边哇哇地比划着,大概意思是让他出去。看到她着急的样子,土豆灵机一动,大声说富贵淹死了淹死了。富贵也觉着有趣,故意用两手在水里乱扑腾,一边叫道,救命啊救命啊…… 谁也想不到,疯娘在池塘边转了两圈,就扑通一声跳进了池塘里,她一头扎进水里,再没出来。等村里人捞出疯娘时,她已没了气息。

富贵傻傻地站在一边,心里似乎轻松了不少。

父亲阴沉着脸,说富贵,娘是为你疯的!

富贵扑闪着眼睛,不明白父亲的意思。

父亲哑着声音说,富贵,你两岁那年,有一天晌午在村口玩耍,被外村一个人贩子抱走了。你娘急得不行,就连家也不要了,到方圆十几里的村子里找你,饥了她就向人要块馍,黑了就卧在哪个墙角旮旯熬一夜。逢到人她就打听,遇到水井或者是粪池,她就趴在那里拿根棍子在里面搅动,她以为你掉下去了……一直找了一个多月,也没找到你。你娘回来的时候,我都差点认不出她来了,又黑又瘦又脏,跟个要饭花子似的。你娘把眼泪哭干后就不哭了,就“嘿嘿”地傻笑,疯了。半年后,你被警方给解救回来了,但是你娘的病却没再好。

说到这里,父亲摸了一把脸上爬出的泪水,说你娘最喜欢的人就是你,她心甘情愿地为你疯,心甘情愿为你死……

“娘,娘,我最好最亲的娘啊……”富贵扑到疯娘的身上,可着喉咙号啕大哭,他有好多话要同娘说,但娘再也听不到他说的话了。

直到现在,富贵一不吃冰糕,二不去游泳。

(四)

附注:考古学家在被火山岩浆掩埋的庞贝古城找到一处似乎中空的岩层,为了考察中空的形状,在岩层上先钻了眼,灌进石膏,等石膏凝结挖出来,竟呈现出一个母亲紧紧俯身在幼儿身上的石膏像!于是,两千年前的那一幕便浮现出来:瞬间倾来滚滚熔岩吞噬了这个古城和来不及逃亡的人们,知道无路可走的母亲,用自己的全身包住了幼子,去抗拒那明知无法抗拒的熔岩!于是母子刹那凝固了!

越战期间,一位战地记者深入战场,拍到了难民逃亡时被屠杀的场面,机枪突突扫射不停,远远的一个一个的小人影应声倒地,画面十分的悲惨和令人震撼!当这段录像在记者秘密保存下得以公之于世时,在一次发布会上,记者指着画面泪流不已——那些小人影中枪后都是一下子倒下去的,只有一个小身影,她中枪后倒的特别慢,不是向前扑下去,而是慢慢蹲下去的,那是一个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她的婴儿,那是在中枪要死之前还怕摔伤了自己的孩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艺术家”还戴着钢盔、手持卡宾枪在战场上服役的时候,那时,他们的行为只是忠实地执行法西斯当局所下达的活埋女孩的命令。任务的程序是:坑已经挖好了,然后将女孩推下去,最后用皮靴踏平泥土。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行为艺术”,这个行为的唯一主题就是宣告残忍。但是,孩子走到手持卡宾枪的人面前,平静地说道:“叔叔,请不要把我埋得太深,不然我妈妈回来就找不到我了。”

(五)

痴鸡

曹文轩

每年春天,总有那么几只母鸡,要克制不住地生长出孵小鸡的欲望。那些日子,它们几乎不吃不喝,到处寻觅着鸡蛋。但许多人家,却并无孵小鸡的打算,便在心里不能同意这些母鸡们的想法。再说,正值春日,应是母鸡们好好下蛋的季节。这些母鸡一旦要孵小鸡时,便进入痴迷状态,而废寝忘食的结果是再也不能下蛋。这就使得主人恼火,于是就会采取种种手段将这些痴鸡们从孵小鸡的欲望中拖拽回来。这种行为,叫“醒鸡”。

我总记着许多年前,我家的一只黑母鸡。

那年春天,它也想孵小鸡。第一个看出它有这个念头的是母亲。她几次喂食,见它心不在焉只是很随意地啄几粒食就独自走到一边去时,说:“它莫非要孵小鸡?”我们小孩一听很高兴:“噢,孵小鸡,孵小鸡了。”

母亲说:“不能。你大姨妈家,已有一只鸡代我们家孵了。这只黑鸡,它应该下蛋。它是最能下蛋的一只鸡。”

这天,母亲终于认定了黑母鸡确实有了孵小鸡的念头。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她忽然发现黑母鸡不见了,便去找它,最后在鸡窝里发现了它,那时,它正一本正经、全神贯注地趴在几只尚未来得及取出的鸡蛋上。母亲将它抓出来时,那几只鸡蛋早已被焐得很暖和了。

母亲给了我一根竹竿:“撵它,大声喊,把它吓醒。”

“让它孵吧!”

母亲坚持说:“不能。鸡不下蛋,你连买瓶墨水的钱都没有。”

我知道不能改变母亲的主意,取过竹竿,跑过去将黑鸡撵起来。它在前面跑,我就挥着竹竿在后面追,并大声喊叫:“噢——!噢——!”从屋前到屋后,从竹林追到菜园,从路上追到地里。几个妹妹起初是站在那儿跟着叫,后来也操了棍棒之类的家伙参加进来,与我一起轰赶。

黑母鸡的速度越来越慢,翅膀也耷拉了下来,还不时地跌倒。见竹竿挥舞过来,只好又挣扎着爬起,继续跑。

我终于精疲力竭地瘫坐在了草垛底下,一边喘气,一边抹着额头上的大汗。

黑母鸡钻到了草丛里,一声不吭地直将自己藏到傍晚,才钻出草丛。

但经这一惊吓,黑母鸡似乎并未醒来。它晾着双翅,咯咯咯地叫着,依旧寻觅着鸡蛋。它一下子就瘦下来,似乎只剩了一只空壳。本来鲜红欲滴的鸡冠,此时失了血色,而一身漆黑的羽毛也变得枯焦,失去了光泽。

过不几天,大姨妈家送孵出的小鸡来了。

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随即大步跑过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见了小鸡,它竟不顾有人在旁,就咯咯咯地跑过来。它要做鸡妈妈。但那些小鸡一见了它,就像小孩见到疯子,吓得四处逃散。我就仿佛听见黑母鸡说:“你们怎么跑了?”只见它四处去追那些小鸡。等追着了,它就用大翅将它们罩到了怀里。那被罩住的小鸡,就在黑暗里惊叫,然后用力地钻了出来,往人腿下跑。它东追西撵,弄得小鸡们东一只西一只,四下里一片“唧唧唧”的鸡叫声。

母亲说:“还不赶快将它赶出去!”

我拿了竹竿,就去轰它。起初它不管不顾,后来终于受不了竹竿抽打在身上的疼痛,只好先丢下了小鸡们,逃到竹林里去了。

我们将受了惊的小鸡一只一只找回来。它们互相见到之后,竟很令人怜爱地互相拥挤成一团,目光里满是怯生生的神情。

母亲说:“非得把这痴鸡弄醒,要不,这群小鸡不得安生的。”

母亲专门将邻居家的毛头请来对付黑母鸡。毛头做了一面小旗,然后一笑,将黑母鸡抓住,将这小旗缚在了它的尾巴上。毛头将它松开后,它误以为有什么东西向它飞来了,惊得大叫,发疯似的跑起来。那面小旗直挺挺地竖在尾巴上,在风中沙沙作响,这就更增加了黑母鸡的恐怖,于是更不要命地奔跑。

黑母鸡钻进了竹林,那面小旗被竹枝勾住,终于从它的尾巴上被拽了下来。它跌倒在地上,很久未能爬起来,张着嘴巴光喘气。可是,黑母鸡依旧没有能够醒来。

“把它卖掉吧。”我说。

母亲说:“谁要一副骨头架子?”

黑母鸡变得古怪起来,它晚上不肯人窝,总要人找上半天,才能找回它。而早上一出窝,就独自一个跑开了,或钻到草垛的洞里,或钻在一只废弃了的盒子里,搞得家里的人都很心烦。又过了两天,它简直变得可恶了。当小鸡从笼子里放出,在院子里走动时,它就会出其不意地跑出来,追赶小鸡。母亲赶开它说:“你大概要挨宰了!”

一天,家里无人,黑母鸡大概因为一只小鸡并不认它,企图摆脱它的爱抚,竟啄了那只小鸡的翅膀。母亲回来后见到这只小鸡的翅膀流着血,很心疼,就又去叫来毛头。

毛头说:“这一回,它再不醒,就真的醒不来了。”他找了一块黑布,将黑母鸡的双眼蒙住,然后举起来,将它的双爪放在一根晾衣服的铁丝上。

黑母鸡站在铁丝上晃悠不止。那时候它的恐惧,可想而知,大概要比人立于悬崖面临万丈深渊更甚。因为人毕竟可以看见万丈深渊,而这只黑母鸡却在一片黑暗里。它用双爪死死抓住铁丝,张开翅膀竭力保持平衡。

起风了,风吹得铁丝呜呜响。黑母鸡在铁丝上开始大幅度地晃悠。它除了用双爪抓住铁丝,还蹲下身子,将胸脯紧贴着铁丝,两只翅膀一刻也不敢收拢。即便是这样,在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之后,保持平衡也已随时不能了。它几次差点从铁丝上栽下来,靠用力扇动翅膀之后,才又勉强留在铁丝上。

我看了它一眼,上学去了。

课堂上,我就没有怎么听老师讲课,眼前老是晃动着一根铁丝,铁丝上站着那只摇摆不定的黑母鸡。放了学,我匆匆往家赶,进院子一看,却见黑母鸡居然还奇迹般地留在铁丝上。我立即将它抱下,解了黑布,将它放在地上。它瘫痪在地上,竟一步不能走动了。

母亲抓了一把米,放在它嘴边。它吃了几粒就不吃了。母亲又端来半碗水,它却迫不及待地将嘴伸进水中,转眼间就将水喝光了。这时,它慢慢地立起身,摇晃着走到篱笆下。估计还是没有力气,就又在篱笆下蹲了下来,一副很安静的样子。母亲叹息道:“这回大概要醒来了。再醒不来,也不要再去惊它了。”

傍晚,黑母鸡等其它的鸡差不多进窝后,也摇摇晃晃地进了窝。

我对母亲说:“它怕是真的醒了。”

母亲说:“以后得把它分开来,让它吃些偏食。”

然而,过了两天,黑母鸡却不见了,无论你怎么四处去唤它,也未能将它唤出。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它自己走出来了。但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未能见到它的踪影。

黑母鸡失踪后大约三十多天,这天,我和母亲正在菜园里种菜,忽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不远处的竹林里有小鸡的叫声。“谁家的小鸡跑到我们家竹林里来了?”母亲这么一说,我们也就不再在意了。但过不一会儿,又听到了咯咯咯的母鸡声,我和母亲不约而同地都站了起来:“怎么像我们家黑母鸡的声音?”再寻声望去时,眼前的情景把我和母亲惊呆了。

黑母鸡领着一群小鸡正走出竹林,来到一棵柳树下。当时,正是中午,阳光明亮照眼,微风中,柳丝轻轻飘扬。那些小鸡似乎已经长了一些日子,都已显出羽色了,竟一只只都是白的,像一团团雪,在黑母鸡周围欢快地觅食与玩耍。其中一只,看见柳丝在飘扬,竟跳起来想用嘴去叼住,却未能叼住,倒跌在地上,笨拙地翻了一个跟头。再细看黑母鸡,只见它神态安详,再无一丝痴态,鸡冠也红了,毛也亮亮闪闪地又紧密、又有光泽。

我跳过篱笆,连忙从家里抓来米,轻轻走过去,撒给黑母鸡和它的一群白色的小鸡。它们并不怕人,很高兴地啄着。

母亲纳闷:“它是在哪孵了一窝小鸡呢?”

半年之后,我和母亲到距家五十多米的东河边上去把一垛草准备弄回来时,发现那个本是孩子们捉迷藏用的洞里,竟有许多带有血迹的蛋壳。我和母亲猜想,这些鸡蛋,就是在黑母鸡发痴时,我家的其他母鸡受了惊,不敢在家里的窝中下蛋,将蛋下到这儿来了。这片地方长了许多杂草,很少有人到这儿来。大概是草籽和虫子,维持了黑母鸡与它的孩子们的生活。

黑母鸡自从出现之后,就再也没有领着它的孩子回那个寂寞的草垛洞。

(六)

谈 歌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工地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涌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人群里喊出一嗓子:“党员也是人。”

有人响应:“这不是拍电影。”

老汉冷冷地:“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他妈的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七)

越不能坚持越要坚持——给儿子的一封信

刘亚洲

题记:

儿了所在的学校组织“进入14岁”仪式,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遂作。

胖胖:

我曾写过千百封信,可给你写信,笔重如千斤。下个月你就14岁了,我从前不知道14岁也是人生的一个台阶。我和你妈妈都是15岁参军的。你爷爷是16岁参军的,因为日本人来烧杀抢掠。你外公也是16岁闹革命的,因为穷。学校是课堂,人生也是课堂。你在教室中学习,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世上没有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人生之旅。在这个年龄上,有人当了宰相,如甘罗;有人苦闷求索,如潘晓;有人牺牲了,如刘胡兰;有人进了劳教所,如少年犯。

坦率地讲,我是欣赏你的,一如欣赏一部作品。即使没有血缘关系,我仍会欣赏你,因为你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你最大的特点是心地善良,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人心如海,世事如焚,偏你心中是一片净土。你对大自然充满爱心。小时候在上海你才4岁,见有人摘花,你气得跳脚,电视中有砍树的镜头,你对我说:“树会疼!”你敬重一切生命,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生命。家中有蛾子乱飞,我常拍打,你总说:“它们也是生命。”小时候你看见一则报道:海洋动物锐减,从此你再也不吃海鲜,直至今日。你说:“鱼我是能吃的,但不吃,保护海洋生物。”我常自问:“这孩子难道心中有佛吗?”难怪那一次你在青海塔尔寺,喇嘛们蜂拥出来看你,说你头上有佛光。有胜于无。放眼望去,山林被砍伐,200年后世界只剩一棵树。动物被屠杀,人们什么都敢吃。我曾给你讲袁崇焕(被皇帝冤杀的明末抗金英雄)的故事,当活龙虾被端上桌子,眼珠悸动,胡须颤颤时,我想,这不就是被凌迟的袁督师吗?从此我也拒绝吃生龙虾。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哺育你,教导你,反过来也被你的行为所教导。某次考试,你一道题做错了,随意瞟到同桌的正确答案,但你偏不改,就这么交上去。宁阿姨说:“你真笨!”那天我极累,有电话找,我对阿姨说:“就说我不在。”随即我感到羞愧,这不是说谎吗?在这一点上,我甚至不如你。

你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平民思想。也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我珍视它。平民思想是现代化和现代政治最重要的灵魂。我们恰恰缺少平民思想,嘴上说平等,骨子里最不平等。我曾说过某城市的市民在狼面前是羊,在羊面前是狼,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自古人们就如此:当别人强大时,用谄媚取悦对方,当自己强大时,用作践别人来取悦自己。我家是一个极平常的家,可你妈妈家却不同,你偏又在这个家庭中成长。你没住胡同但你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胡同,若考胡同知识,你准夺标。妈妈在北京生活了40年,还不如只生活了14年的你对胡同那么熟稔。每到星期日,我总带你穿梭于胡同间,对那些斑驳的大门、陈旧的院落、满是疮痍的砖墙,你表现出了多大的兴趣呵。上小学时你不会骑车,用汽车送,你从不让汽车挨近校门,接你时必须停在远处,你贴着墙根儿悄无声音地滑过来,宛如做了亏心事。我上小学时总爱与同学比爷爷的军衔,爷爷是中校,我吹牛说是上校。有一次爷爷来学校,我露馅了。你对家庭和附加于家庭上的东西毫无兴趣,你的兴趣在于今天哪儿破坏了文物,明天哪儿被污染。某次上街,一个叔叔把废纸掉在地上,你拾起来扔进垃圾筒,不顾旁人的嘲笑。

14岁过了,就奔18;18岁过了,就奔30;30岁过了,就如江河一泻千里。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其实是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我们对你无要求,唯有希冀。具体有以下几条:

一、应有博大的胸怀。天空大,比天空还大的是人心。邓小平爷爷是距你最近的伟人。他博大如天体。有些人栽倒,就起不来了,可他倒了三次还站起,终于笑到底。毛主席胜在韬略,邓小平胜在豁达。他放得下,拿得起,举泰山如茶几。你则常举轻若重。小时候,别人批评一句,你牢记许久。考试前。你如临敌;考试若小挫,你总苦苦焦虑我带你出国,照相,你总问:“别人会不会以为我是在世界公园拍的假景?”有时候做题答案与同学一致,明明是自己做的,却怀疑:我是不是抄同学的?你说你爱想事,却不告诉我们想什么。思想会发酵,心里雄关难越,但必须越,否则你就不能进步。切记:豁达再豁达。我的诀窍是:从生命入手,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要太过看重。生命是一种宣泄,生命是一种咆哮,生命也是一个有无。一个人如果连死亡都不怕,还怕什么?小时候,我的喉咙卡了一根鱼刺,一个月不出来,我直觉自己要死了。

就在某日清晨,一个老人摔倒在学校旁的马路上,竟被一泡马尿呛死了。我忽然觉得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奇怪的是我也忽然无惧了。1984年中越边境发生战争,我作为作家去采访,你二叔亚苏的部队出击前,我参加誓师大会。战士们都说着豪迈如山的誓言,一个农村战士却怯生生地说:“如果我死了,希望公社能给我家一头牛。我父亲太老,耕不动地。”我心痛了。一条条那么鲜活的生命从我眼前掠过,许多人包括那个农村籍战士,永远没有回来。战后,几十具烈士遗体整整齐齐摆在打谷场上,他们全都睁着眼。他们都比我年轻,才18岁或19岁就死了,于是他们也就永远不死了。你知道我最不爱钱。在老山前线,一个连长冲锋时牺牲了,遗体抬下来时才接到后勤发给他的工资袋,里面只有5分钱,其余的钱都还债了。想想他们,再想想邓爷爷,困难算什么?考试不好算什么?同学问有意见算什么?批评又算什么?这个世界上没有打不倒的敌人,只有打不倒的自己。人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

二、要有铁一般的意志。你人很聪明,但意志稍缺。与一般孩子相比,你意志够强了,但与你即将要做的事业比,还不够。你说不喝可乐,果然就再不喝。考试小挫后也屡次发誓不玩游戏机,但常挡不住它的诱惑。这就是说,小事尚可,中事不够,大事更不够。对此,父母有责任,我尤有责任,我骨子里不愿让你吃苦,甚至见不得你吃苦。我总想为你创造条件,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在孩子身上找回自己。今天,胖孩子满天下,娇娃儿如林,是父母的失误。聪明是一种财富,意志是更大的财富。聪明人办小事,坚强者办大事。战斗最难坚持的是最后3分钟。与外公一起闹革命的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在青海西宁牺牲时只有26岁,他的妻子是女红军,已怀孕,仍被马匪蹂躏,娶作小老婆。她讨饭逃回南方,将孩子生出来养大。新中国成立后,又受到30年不公正待遇。她几回欲死,但想到一定要把丈夫的骨血养大,便苟活下来。一个女子,处在这种境地下,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呵。终于,在前年,她被平反。她带着已经60岁的儿子来到河西走廊烈士陵园看望丈夫。照片上,孙玉清年轻英俊,而她连她的儿子,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她抚着丈夫的镜框哭道:“我到今天才来看你。你的儿子都老了呵……”我是与你一同看的电视,当时我的泪水止不住流下来,我是为这个坚强的女人的意志而流泪。

孩子,一定要坚持,越不能坚持越要坚持。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绝望;成功前最渺茫。还记得上个星期天发生的事否?一个妇女买了5000张,整整一晚上坐在商店门口撕,连撕4996张,全是空白。她的意志崩溃了。还剩4张,不撕了,非退回去。结果被另一个买下,就在这4张中,有一辆桑塔纳轿车。她不是败在没有运气,而是败在缺乏意志上。

(八)

看,泪水里有小鱼

小 碗

这是一个春天。开了几朵花的春天。第一朵花,开在春天的眉梢,弯弯如叶。第二朵花开在春天的嘴角,满满如月。第三朵花,开在春天的手臂,缠缠如藤。第四朵花,开在春天的脚踝,碎碎如星。第五朵?哦,第五朵呢?开在一个院落。这不是花啊?只是一个小姑娘啊。的确,可谁说过花不能是女孩儿,女孩儿不能是花呢?所以,这第五朵,开在整个春天里,是春天的心。

小姑娘一个人坐在大大的院落里。这个院落真的好大,一眼圈不起来,无边无际。只有一个门,门旁一个小房子。小姑娘就坐在门口,她不敢到处乱走,她怕找不到房子,找不到门。守着这辽阔的院子真是件辛苦的事儿。可是没有办法,小姑娘一出生,这个大院子就出生了。小姑娘很孤独,她坐在门口,开着大门,看一眼手心,就看一眼门外,看一眼手背,再看一眼门外。这是个很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经过的。看一眼,是不变的空,再一眼,还是空。从春天的眉走到手臂了,还是空。被时间抛离的,额外的空寂。

再一眼,哦,嗯,来人了。一个看起来走了很远路的人,尘埃翩翩,他后面跟着风,跟着脚印,跟着影子,跟着翻卷的草,跟着一路星辰。这使他看起来热闹而安静。他径直地走过来,似乎一点儿也没为这巨大的院落惊讶,是啊,能带着星辰一起上路的人,一定是到过天边了,那这院落再大又有什么呢?不过。事情还是有一点不同,他走进门来,就发现了门口里守着自己的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和这院子来比,是多么小,小得让人心疼。哦。这旅人的心有一点点微微地颤动起来。

好,对于走过很远的路的人来说,这颤动是很可贵的。走得越远的人就越不容易动了,更不要说颤……难得的,不容易忘记啊。

旅人的口干了,早就干了很多很多日子了,可这一路都是人间的海,喝不得。里面有太多的盐,一碗清水很难很难找。也许这里有呢?

他小心翼翼地问:“小姑娘,有水吗?”小姑娘正看着他的星辰出神呢,有一小点被惊吓地说:“哦,有的。”她转身进屋,找了一个大大的水碗,看了一眼这巨大的院落,然后看了一眼水碗,她的眼泪滴滴答答地落下来了,旅人默默地看着。一会儿,这水碗就满了,清可见底,盈盈坠坠。他小心地从小姑娘手里接过来,喝了一口,是甜的,很甜很甜。喝了这泪水的旅人坐了下来,他感觉心里很好。说不出,但是很好。

小姑娘坐在他的对面,好奇地看着他,“你从哪里来的呢?你怎么带着星星一起走路呢?你要去哪里呢?”旅人捧着碗笑了,“妹妹,你说风从哪儿来的?风要去哪里呢?你看惯了檐前的燕子了,它们是一定要回巢的。而人却不能。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的,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我也没有带着星星一起走路,只是,它和我同路而已。”

小姑娘听了,睁着好奇的眼睛说:“那么说,人还不如燕子,它在黄昏就知道回巢了,而人在黄昏时却常常觉得无家可归?那如果我和天使同路,是不是我也会长出一对翅膀,可以飞离这巨大的院落呢?”旅人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发,点了点头,“是的。你说得很对。”小姑娘却神情落寞地说:“可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天使,我也没有翅膀。我只是一个人。来了去了的人,虽然少,但还是有的。从没有人带我一起上路,或是留下来。于是,就只有这巨大的令我孤独的院落。连一颗小星星也不曾来做过客。哦,除了你身后的这些。”旅人的眼里浮现一层悲伤。哦。可怜的小丫头。“你看这碗。”小姑娘看了看,只是一碗泪水而已,除了特别清,没有什么。

“你再看,把你的寂寞和悲哀擦掉后再看。”小姑娘想,擦掉寂寞和悲哀,哦,那只有这样,她用左手握住自己的右手,然后笑了一下。真的擦掉了。自己的陪伴可以真正治愈寂寞,而笑容是悲哀的天敌。再看一下那泪水的碗。里面有鱼啊,好多好多小鱼。小姑娘松开手,拍手跳了起来。好可爱的小鱼呀,这么多。旅人眼里的悲伤沉下,浮上了一层淡淡的微笑。“小丫头,这是我喝到的第一碗泪水。因为简单而清澈的泪水,我看到落花又回到枝上,我看到流水重返异乡,我看到白雪也飘出淡淡的清香。”小姑娘迷惑地看着他,落花怎么能回到枝上?流水怎么能回头?白雪如何能飘香?哦,这太不可思议了。“那你的碗里,怎么会有小鱼?”哦,小姑娘想:是啊,我的碗里擦掉寂寞和悲哀可以看见小鱼,那我要擦掉什么才能像这旅人一样,看到落花回枝,流水回头,白雪飘香呢?她淡淡地想着,立在那风中,衣袂飘飘,长发飞舞,无声无息。随着那淡淡思想的来临,她变得越来越透明了,如水晶般,骨如玉,然后如霜,如水,最后如空。哦,她想到了,擦掉自我。

一瞬间,这院落,半步可及,一步可越。画地为牢的是自我的心。虽然是春天的心,美丽,纯净,却不自由,不快乐。那是因为这心,把自己圈在了心里,圈在了春天里。因为看不到这四季的变幻,看不到这院落的渺小,那门,不就在眼前吗?推开了,便出去了。只是长久地守着这门,守成了习惯,不知道,还有两个字,叫做“可能”。

哦,这真是让人欢喜。小姑娘笑了,她变回来了。像一个平常的女孩子一样。平凡的相貌,平凡的衣着,平凡的笑,仿佛那刚才的衣袂飘飘,只是一个幻觉。管那么多做什么呢?那羽翼又不是装饰,只是一个念头。不用期待遇到天使,不用想着与他同行。其实每个人都是天使,只是那一个念头,那宝贵的念头,被遗忘得久了。人间的人多半是想不起来了。只有泪水里有小鱼儿的人才能有机缘找到。

旅人也笑了。

这真是奇妙的事儿。

小姑娘把那碗放在一个台子上,那些鱼,还是在里面快活地游着。她又拿出一个碗来,对着这碗轻轻地一笑,哦,一碗清水出来了。旅人依然是小心地接过来,最美丽的是,它只是清水的味道了。淡淡的,却映着长久。里面没有鱼,不过细瞧瞧,有一个世界。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有鱼有兽,有风有雨,有霜有雪,哦,你看,还有两个人,一个院子里,一个小姑娘,和一个旅人,哦,不要分得那么清,只是,两个,笑着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