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1)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他一生以恢复祖国为志向,却命运多舛。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2)

赏析

辛弃疾被人冷落---以为受重用---意识到自己只是个摆设---积极做好北伐的充分准备--再次被冷落(心情像坐过山车那样)。读完整首词能感受到词人忧深思远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

也让我想起宋朝另一位词人写的词“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善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3)

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是三国时孙权设置的重镇,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雄伟壮丽的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词人脑海中浮现一幕幕无数英雄人物征战沙场的画面,于是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词。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首词开头是说,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可惜英雄人物却早已不复存在了。

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力挽狂澜,抗衡曹魏,开疆辟土,造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看到这舞榭歌台,总让人想起当年孙权的辉煌史,和这千古江山是互相辉映的。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4)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六句是说,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词人又提到另外一位风云人物---刘裕。他以京口为基地,摆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收复了大片故土。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5)

词人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来描述刘裕驰骋中原,气吞胡虏的霸气。“万里”指被敌人占据的中原地区。孙权也曾在京口建都。刘裕后面建立了南宋王朝,史称宋武帝。如果在现代,刘裕叱咤风云,屌丝逆袭,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的神话。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6)

英雄人物流芳百世。可是就连像刘裕这样的英雄,他的历史遗迹,如今也是同样地找不到了,只有那“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暗示他曾经存在过。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先人已去,但故居遗迹还在,仍能让人无限景仰。

大浪淘沙始于真金璀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者登临北固亭,自然想到这两位英雄。词的上片词人借古意以抒今情,赞扬孙权、刘裕,暗讽南宋统治者偷安江左、忍耻忘愁、苟且偷生的懦怯表现。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7)

下片选择的典故表达的意思和上片完全相反,可以说选的都是反面教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三次北伐,想要效仿卫青,霍去病。还是以失败告终。

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的最后一次。

不听老臣的忠言,不看自身的战备状况,不知己知彼。反而被奸臣谗言蒙蔽,头脑发热,急于求成,仓促北伐,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元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南宋元气大伤,从此国势一蹶而不振。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8)

词人借典故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此次战役务必要慎重。元嘉北伐是前车之鉴,由于草草从事,最后只落得“仓皇北顾”的哀愁。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9)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词人回忆四十三年前,人民团结一致对抗外敌,而他也一起参加抗金斗争。但是后来皇帝昏庸无能,词人的生平抱负也就无从施展。自己南下四十三年已经过去,如今自己已白发苍苍,壮志未酬。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10)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这句词人把大家的目光带回到现实。

当年刘义隆草率出兵,一败涂地,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直追到长江边上

。“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字,他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筑了一座行宫,后来就成了佛狸祠。佛狸祠是侵略者成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国耻。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11)

战争是血腥的,当年拓跋焘一路追杀,尸横遍野,民不聊生,而现在佛狸祠下却香火很盛,“一片神鸦社鼓”。百姓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祖宗,安于异族的统治。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让人多么痛心疾首,统治者却无视耻辱。词人写此情景从反面激励人们只有收复失地,光复祖庙,才能使同胞免除灾难,同时暗讽统治者怯懦,不得人心。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12)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最后词人用廉颇自比,表决心。

廉颇的典故,看过电视剧《皓镧传》的小伙伴应该会有印象吧。张仪使用反间计让赵正派遣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廉颇将军去守长坪,使得四十万大军被活埋。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13)

赵王悔悟,想再度起用廉颇,无奈奸臣当道。廉颇虽老而壮心未已,一顿饭吃了一斗米饭,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显示自己尚能为国效力。报者却云:“一饭三遗矢。”终未被用而赵国日弱,国无可救。

词人在这首词末以借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年事已高,但宝刀未老,仍可以上阵杀敌,为国效力,其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同时慨叹统治者重用奸臣、听信谗言,担忧自己和廉颇的下场一样。词人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韩侂胄从中挑拨离间,词人想为国效力的希望再次破灭。两年后他抱憾病逝。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14)

词人戎马半生,年轻时带兵打仗,曾以区区五十骑,就突入当时的叛军大本营,并将叛军首领活捉归来,真可谓是一件载入史册的惊人壮举!可惜命运多舛,官场黑暗,奸臣当道,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词人文武双全,却不能绽放他应有的光芒,就这样抱憾终身。时也,命也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词人能够穿越到现代,凭借他的聪明才智,未来可期。相信在现在开明的社会,一定会有人赏识他的才华。他能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接着丰功伟绩被载入史册,名留千史。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15)

词人博古通今,对于历史典故信手拈来。整首词没有一个字是直接说朝廷的腐朽和软弱,都是通过典故来暗讽。古代的人说话很有艺术,写文章含蓄委婉,显得很有深度。

在古代,列国纷争,战火连天,封建制度腐朽严重,很多有志之士通过诗词抒发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16)

相比以前,现在的人幸福多了。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网络也很发达,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喜欢写作的素人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自己的作家梦,喜欢唱歌的人可以在网络发布自己的作品,喜欢作主持的可以在各大平台做主播······人们还是有不少实现梦想的途径。

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吧。

北固亭怀古古诗讲解(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17)

我是瀚海清风,希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期待在这遇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