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张爱玲非常喜欢的方言小说,《海上花列传》一直以来都得不到所有人的欢心。原因无他,吴语为主要载体,别的地方看来难免大失共鸣。好的故事从来都需要有代入感,第一眼就卡住,满眼都是俚哚耐阿,自然读不下去。

当然故事情节也有不足,在不喜欢的人看来。长三堂子里那些腌臜龌蹉事,金钱交易下的男欢女爱,没有一点真感情,又写得极平淡,到处溅不起水花,不比某些笔记小说。

但小众的东西就这点奇怪,不喜欢的铺天盖地,喜欢的爱到骨子里。

也许因为南方人看得懂方言,又或者被里头花团锦簇的食物和衣着描写吸引,平淡的写法也有平淡的好处,回头想想,草蛇伏灰处处都有惊喜。我倒是非常喜欢这本书,从张爱玲“翻译”的国语版入门,再到原著,第一次入手就看得津津有味,后来更反复读过多次。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1)


后来才知道,这样晦涩的书竟然也被改编成过电影。

这样的书拍起来难度可不小,轻易就会掉进坑里。受众不多,情节很平淡铺开得就慢,对话极多,没什么大场面,冲突更少。所有人都是在坐席,吃吃喝喝,过后就散了。

整书拍下来的话就太长了,所以电影只选了三个片段来讲,红倌人沈小红(羽田美智子)、黄翠凤(李嘉欣)与周双珠(刘嘉玲)心事迥异,一个想同某个男人建立长久关系,一个一边与多个男人斡旋,一边秘密锁定其中最有闲有钱的一位,想其将来帮她赎身,另一个心地仁厚,却又看破红尘,觉得人生不过如此。

三个女人一台戏,唱得委婉动人,好像昆曲,咿咿呀呀水袖舞起来,身段动起来,没有惊心动魄,十足人间烟火气,但又不是完全的平常,还是有些小风小浪,不过也就是扇子打起来的茶杯里漾出来的那种,翻不出大花头,轮不上拯救世界,又或者探讨人性之类。

然而从导演到演员也都是顶当当的名角。

侯孝贤,梁朝伟,刘嘉玲,李嘉欣,甚至伊能静也在里头演了个小角色,一两场戏,哭哭啼啼。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2)


而里面最重要的一位红倌人,竟是日本女演员羽田美智子所饰,再联想到台词用吴语,原声全部来自演员自己,倒真让人佩服起这位女艺人的敬业了。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3)


刘嘉玲吴语说得很好,本来就是苏州人嘛,那股子世故练达也像,梳着髻穿上大镶大滚的清代装束,闲闲地坐着摆弄水烟,不紧不慢地说些话,不温不火,韵味十足。但眼风瞟过来,谁是谁心里一本明帐,在家中自己讲话也有份量,身家也拿得出手。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4)


她的相好洪善卿,演员叫罗戴而,不知导演哪里找来,说的一口标准流利的旧上海话,几十年前的那种语调姿势和俚语,与现今又有些微不同,是从旧书小说里走出来的,绝妙。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5)


李嘉欣据说有上海话打底,但跟前者比也有少少差距,发音有时硬梆梆的,尾音还经常拖出点粤语的感觉。但她的外形气质真的很贴近片中角色,黄翠凤简直给她量身定制,妩媚艳丽,带着嚣张,但回眸一笑,又打中心窝了。

男人总是吃这一套的。

书里最能表现黄翠凤本性,赎身日换妆扮孝女和赎身后与黄二姐合谋诈罗子富那两段,电影都去掉,于是将这个人物美化了,显得她有手段又不失本心,有胆有识,是个厉害人物,敢豁出性命与老鸨对恃,终于占得上风,也让恩客刮目相看。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6)


梁朝伟的吴语实在可怕,好在设定他来自广东,那么开开粤语也可以,这才让人松了口气,他自己也跟着活络起来,不像说苏州话时,明明是软软糯糯的,也好像绷着根筋。演得还是好的,书里的王莲生是有些懦弱的 ,到他身上倒是愈发情深款款,好像只要是他就总是讲究在一个情字上。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7)


影片里的王莲生闷头无语的时候多,只有一场哄沈小红开心,她笑他也笑了,镜头很近地拍到梁朝伟抬头开颜,这才显出原来是他,巨星的风采浮出水面。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8)


还有候孝贤爱用的高捷,我印象里总是台语黑老大的样子,没想到电影里也是一口流利吴语,酒席上出来的时候多,他的角色是黄翠凤恩客,与李嘉欣一起出镜时,中镜头扫过,看不清脸,只听见声音。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9)


伊能静的客串就在有他的场景里,也是好笑又可怜,又被打又被骂。难得当年的她肯演这样的角色,出场就被李嘉欣比下去,显得落魄低微,符合书里长三和么二的描写。

那个年代的照明大都倚赖煤油灯,因此整部影片用光也是暗而旧的,镜头淡入淡出,处处留心温温吞吞,映衬着人物之间的关系,错落间隔忽明忽暗,有一种藕断丝连又稍纵即逝的暧昧。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10)


长三堂子有包融俗雅之妙,悠然慢吞之间,体现出市斤的好处,张说那时的婚姻多半包办,男人只能到堂子里寻真爱,想想好笑,但又不得不承认她的精辟。

张爱玲写了一生的爱情故事(张爱玲中意的故事)(11)


三对男女各怀心思,导演的镜头就是朱漆屏风,黯红的灯光下,人物被工笔细描上去,一轮又一轮酒席,琵琶弹起来,吐出的词半真半假,和着温得热热的酒吞下去,心也是一半一半的,耳边轻声呢喃让人分不出真幻,悲喜之间,已是天明。

看过书再看电影,才觉出编剧朱天文的功力之深,三组故事选的得当剪裁也合体,对白则几乎是照搬,在调整过的基础上不失原味,没让原著粉们失望。

管他南柯还是黄粱,消融轻飘进那个世界里,这才是电影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