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白桦林景区游玩攻略(夏日全民旅行记)(1)

我们今天乘坐舒适大巴,前往“私家蒙古营地”,目的是走进和探寻原始白桦林。

到达私家蒙古营地,乘坐草原人民世代迁徙的勒勒车。勒勒车又名大辘轳车,也有人称为罗罗车,还有人叫牛牛车,而勒勒车原本是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这种车主要是为了适应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和习惯而制造的工具。而我们乘坐的勒勒车是经过改装的,不是牛马拉的,而是机动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草地、雪地、沼泽、沙漠地带运行,被牧人誉为“草上飞”,故有“草原列车”之称。车厢上装有车篷,用以遮阳、挡雨、防雪、御寒。

勒勒车车厢里摆满了木头做的长条椅子,供旅客坐着欣赏车外景色。车外草原风光让人迷醉,正因为有草原上政策的维护,不准随便摘花,也不能随便挖这里独特珍贵的药材,才会有这无边无际的地毯式的原生态草原,让旅客大饱眼福。这草原上许多不知名的各色花草,没有人为的干扰,有自由自在绽放的空间,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粉色的,五彩缤纷,煞是靓丽,生机勃勃。

我从窗外收回目光,专注欣赏勒勒车上导游带给我们的听觉、视觉的盛宴,导游那浑厚、高亢、洪亮的声音惊压四座,不时迎来了阵阵掌声。

“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大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导游一首首《呼伦贝尔大草原》、《鸿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声音仿佛具有穿透力般,响彻宇宙高空。导游最后几首俄语歌曲《喀秋莎》、《三套车》、《卡卡林》等,把这场不是演唱会却胜似演唱会的现场气氛推上了高潮。坐车行进在这草原和森林结合的小路上,听着这悠远的曲曲牧歌,声音昭示着蒙古人的企盼和幸福,我们都用心去体会这蒙古族惬意洒脱的生活。

呼伦贝尔白桦林景区游玩攻略(夏日全民旅行记)(2)

勒勒车如同历史的车轮一样,从岁月长河中摇摇晃晃,走进了茫茫草原的深处,穿过时空隧道,到了原始白桦林。

据导游说,这片白桦林经历了三代人的接力维护,历经百年沧桑的白桦树才慢慢的长成这样。白桦树是落叶乔木,这大小兴安岭都是它的家园。它生性耐寒,生长很慢。树干仿佛继承了欧洲血统,披上了一层银霜般洁白的细皮。枝干上稀疏的黑色点也放佛是上天落下的黑色雨点,遗落在枝干上一般。

白桦树一般一棵树可高达25米,粗50厘米左右。树皮准确的说是灰白色,薄如纸,分层剥下可以在上面写字。据说春天时叶未出时,花就先开,而结的果实叫翅果,随风飘荡,飘落在哪里,哪里就有可能是下一棵白桦树的家。因而在这北方,不管草原上、森林里、山野旁都能很容易找到成片成片的白桦林,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白桦林中多是同根双株、同根多株的白桦树,所以远远望去白桦树都是抱团生长。白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像一位化过妆的少女,曼妙身材,婀娜多姿,气质高雅,自然优美,独具风韵。

白桦树的花语是象征生与死的考验,俄罗斯把白桦树作为国树,意义深远,也是俄罗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从内心深处有对白桦树的敬仰和喜爱。

“白桦树能在我们南方生长吗?” 我问导游。

“不能。”导游说,“因为白桦树在这北方一年只有一季生长,三季都在冬眠,所以才长的这么过细。听说有人把白桦树移栽到南方,因为气温的关系,几乎四季都在生长,所以移栽的白桦树都长的累死了!”

我明白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育着一批植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漫步在这片白桦林中,闻着树旁青青草地上那灿烂野花的香味,抬头看着那透过树缝钻进来的阳光照在树干上,金银般闪亮,有颜色的变化,也有流动的美感。这时有一丝光从树叶间调皮的跳落到我的身上,宁静极了!

呼伦贝尔白桦林景区游玩攻略(夏日全民旅行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