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有一种不用掌握实权但是却能够享受国家高额补贴的职位叫做爵位。

从周朝开始,爵位就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其中每一级,多多少少又会进行一些细分。

而后世又根据实际情况多多少少也有了变化。

不同的爵位享受不同的待遇,甚至世世代代还能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也享受福音。

清朝皇子品级列表 清代皇子爵位是怎么定的(1)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它是由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起来的。

它的爵位既参照了前朝的制度,又融合了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加入了属于它自己的特色。

那么他们的爵位是怎么定的呢?为何有的是王,有的只是贝勒和贝子呢?

贝勒和贝子

清朝是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建立的朝代。

清朝皇子品级列表 清代皇子爵位是怎么定的(2)

在清太祖努尔哈赤还只是建州女真部首领的时候,他的称呼叫做贝勒。

贝勒是女真语,全称是“多罗贝勒”,是贵族的称号,在那个时代,不仅仅是他,叶赫那拉部的首领布扬古、哈达部的首领歹商等人都是贝勒。

这个时候贝勒和爵位完全挂不上关系。

而贝子也是女真语,全称是“固山贝子”,意思是贝勒的复数,同样是女真贵族的一种称谓,只不过地位比贝勒要稍微低一些,在清太祖时期,贝子也同样没有爵位的含义。

随着努尔哈赤对外公布对大明朝的“七大恨”之后,他开始了正式对大明宣战。

他建立了后金政权和八旗制度,自封为汗王,他几个年长的儿子也被称呼为贝勒,替他掌管着各旗属下的兵丁和百姓,跟着他一同走上了反抗明朝的道路。

清朝皇子品级列表 清代皇子爵位是怎么定的(3)

不过没几年,他就被明朝的红衣大炮给炸死了,他的四儿子皇太极贝勒继承了皇位。

皇太极喜爱汉族文化,汉化程度极高,他不但改国号为“清”,更是任用了诸多汉臣,建立了一整套类似汉人王朝的政治制度。

在这个时候,贝勒和贝子就逐渐成为了类似汉人爵位中的一级。

为了彰显皇权的崇高性,也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励各个旗下军民,皇太极在汉臣的帮助下,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爵位体系。

不同的爵位能够享受不同的待遇,每年从朝廷获得相应级别的俸禄。如果这些获得爵位的人在朝廷还担任一定职务的话,那么俸禄就更高了。

之前女真地位最高的被称呼为贝勒,次一点的被称呼为贝子。

如今大清王朝已经建立起来了,各部女真也被统一起来,这个时候无论是人口,还是地域都已经不是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可比了。

为了能够满足那些追随自己多年的将士和亲属的虚荣心。

清朝皇子品级列表 清代皇子爵位是怎么定的(4)

皇太极也学着汉人在贝勒之上追加了亲王和郡王两个爵位。

这就让那些原本就是贝勒的人,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一旦获得功劳,依然有着晋升空间。

这两个爵位仅仅比皇帝的等级低一到两个级别,大多数时间只有爱新觉罗家族的皇族成员才能够获得。

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皇太极采取了满蒙联姻,许多蒙古的王爷们,也纷纷成为了大清的亲王和郡王。

皇太极仅仅是用这些爵位,兵不血刃就获得了蒙古诸部的支持。

清朝爵位册封

清朝入关之后,战争更频,在问鼎中原,克定南方之际,有无数的八旗兵勇以及汉人降卒获得战功。

为了激励这些有功之臣,皇太极的继任者多尔衮也逐步地完善这套爵位晋升制度。

清朝皇子品级列表 清代皇子爵位是怎么定的(5)

除了亲王、君王、贝勒、贝子之外,从上到下又有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其中最后四种爵位还分出了一二三等级)。

而宗室女子也有自己相应的爵位。

最高的是固伦公主、其次是和硕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六品格格。

就连那些迎娶皇亲的驸马们,也跟着沾到了爵位的便宜。

他们对应宗室女子的前六种也有着相应的额驸爵位。

战争年代,军功晋升最快,和平年代,那些治世能臣则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爵位和拥有者本人所担任的职务不相冲突,在获得实职待遇的同时,又能够获得爵位带来的收入。

一旦这些人从实职上调离或者退休,但是从爵位上获得收入一分也不会减少,这就给了他们稳定的生活保证。

清朝充分吸取了明朝的经验教学。

在制定自己爵位的时候,也做了继承和修改。

清朝皇子品级列表 清代皇子爵位是怎么定的(6)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用饱受自己年轻时代所受的饥饿之苦,所以给了子女们优厚的待遇。

他们被授予很高的王爵分封到各地,世袭罔替。

这些人从生下来就衣食无忧,享受着国家的待遇。

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子孙后代繁衍很快,到了200多年后的明末时期,竟然高达100多万人。

试想无论哪朝哪代,要去供养着这100多万享受高级待遇的王室成员都会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吧。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所以在爵位这方面采取了降级继承制。

清朝皇子品级列表 清代皇子爵位是怎么定的(7)

也就是说,清朝的爵位,亲王传给儿子就是郡王,郡王传给儿子就是贝勒,非嫡长子还不具备继承权。

这就保证了继承爵位的人如果想要提高待遇,只能对朝廷做出贡献,否则这个家族只能一步步地走向没落。

不过皇帝是爵位的授予者,他想要传给谁,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够实现。

当初帮助雍正皇帝荣登大宝的十三阿哥允祥,因为在“九子夺嫡”中,处处维护四阿哥胤禛,替他办一些不方便胤禛抛头露面的事情,而遭到了八爷党的冷枪暗箭,最终被关进了宗人府。

但是当胤禛一继位,立刻就把他封为亲王放了出来。

清朝皇子爵位差异

除去皇帝本人的感情因素,常规的皇帝爵位册封也是有着一定规则可循的。

这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母亲。

清朝皇子品级列表 清代皇子爵位是怎么定的(8)

有的皇子母亲出身高贵,娘家势力庞大,她们本人在后宫之中的品级很高,那么这些皇子出生的时候往往就会被封为亲王、郡王。

而那些出身低微的嫔妃,本人不招皇帝待见,只不过皇帝一时兴起,宠幸了她,生下了孩子。

这些孩子出生之后的爵位就要低得多,甚至没有爵位。

到了晚清时期,列强入侵,四下起义变革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室成员,也免不了要为五斗米而折腰。

像电视剧《大宅门》里面的武贝勒,最后没落成了一个只能靠着混吃蒙骗的主,这也成了那个时代皇室成员的一个缩影,也真是可悲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