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视频号直播间,与秋叶直播营的助教梓君做了一场连麦直播。

关于思维导图的学习和运用,梓君向我提出了不少问题。

我梳理出特别有代表性的7个问题发布出来,相信对于很多对思维导图有兴趣的小伙伴会有所启发。

问题一:从刚刚接触导图,到现在成为导图大咖,您对导图的理解有什么变化呢?

古典老师在《跃迁》这本书里曾提到一个学习状态,叫”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没地找。别人一说都知道,只好感叹你讲得真好!“

这个状态,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反正我是遇到过。

在学习思维导图之前,我的学习状态经常都是这样,花费了很多时间学习知识和练习技能,但一旦关上书本,全部忘得一干二净。

但自从用上了思维导图以后就不一样了。思维导图里的结构梳理,可以有效地提升记忆力,同时加上图像、色彩的辅助,可以帮助自己有效回忆。

所以,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笔记以后,通过不定期地反复回看和复习,就慢慢地把思维导图变成了自己记忆的一部分,就形成了过目不忘的效果了。

所以我个人是非常喜欢思维导图这个工具的。

而且,这个效果在我的学员身上也有所体现。

我有个少儿思维导图课程的小学员,当时学习的时候,是六年级,她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后来这个小学员上了初中以后,课程内容大大增加,她就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物理和化学的知识,记得非常清楚。她妈妈还为此专门深夜发微信来感谢我。

问题二:您能不能跟大家说说自己是如何与导图结缘的呢?

我和导图的结缘很偶然,但也可以说是命中注定。

2015年的时候,还在一家500强外资保险公司做营业主任的我,正计划做职业转型,希望能转型成为职业培训师。

恰好在这个时候,我有一位培训师朋友邀请我去参加一个全国职业培训论坛。

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培训领域的专家集聚一堂,依次上台发言畅谈对中国未来职业培训的看法和建议。

而同时,在主席台旁边,一位女孩一直拿着笔在贴在墙上的大白纸上写写画画着什么 。

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好奇地走过去,想看看白纸上都写了什么。

没想到这一看简直惊呆了:刚刚所有专家的发言思路都被清晰地记录在了四五张A3纸大小的大白纸上,而且旁边还配有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小图,完全就是一幅“活”的会议笔记!

后来有人告诉我,这就是思维导图。

这就是我和思维导图结缘的开始。

我和思维导图结缘以后,是不是就开始学习思维导图了呢?

并没有哈。

从和导图结缘,到成为导图达人,这个过程我又经历了4个阶段。

哪4个阶段呢?

第一阶段:观望

为什么会观望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会画画啊。

我一开始和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以为画思维导图需要很强的绘画功底,而我自己画画特别差,所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肯定学不好思维导图。

但是,有的事情就是很奇怪,一旦被种下了草以后,总是不由自主地会想着ta。

所以,我在纠结了近一年以后,最终还是决定学习思维导图。

第二阶段:小白

说起来,我学习思维导图其实走了一点弯路。

为什么说我走了一点弯路呢?你们看我早期的这幅导图作品就知道了。

初学者必学的思维导图(这7个问题能让你更好理解和运用思维导图)(1)

这幅思维导图,中心图、小图标、线条、色彩,包括结构、关键词,都一塌糊涂。

因为当时思维导图运用还不算特别广泛,专业老师特别少。所以我最初的思维导图学习,可以说学了个寂寞,画了20多幅还在原地踏步。

(所以说,大家现在学习思维导图的情况比我当初确实好太多了,不但老师数量多了,水平也越来越专业,比如我,哈哈)

第三阶段:坚持

虽然一开始学习的效果很一般,但导图的种子在我心里种下了,就一直在生根发芽,所以我一直没有停止对导图的练习,尤其是在学习线上课程的时候,都尽量用思维导图来做记录。

虽然一开始效果一般,但我一直把它当作练习思维导图的机会。

正是因为有了以往的练习基础,所以我现在才能在听秋叶大叔直播分享的时候,可以同步做思维导图笔记。

第四阶段:蜕变

坚持下来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我终于遇到了一位合适的专业的思维导图老师,王玉印老师。

王玉印老师是思维导图发明者东尼·博赞先生的亲传弟子,在思维导图应用和教学上都是很专业的。

在玉印老师的指导下,你们看看我学成以后绘制的思维导图。

初学者必学的思维导图(这7个问题能让你更好理解和运用思维导图)(2)

再加上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了思维导图教学,有了玉印老师的专业指导加持,我的思维导图绘制状态越来越好,每年都处在飞速精进迭代的状态。

这4个阶段,用秋叶大叔的话来说,就是从入门走到了专业。

问题三:那从一开始自己使用导图,到后来做了导图的传播者,您的初心是什么呢?

初学者必学的思维导图(这7个问题能让你更好理解和运用思维导图)(3)

你知道吗,关于思维导图,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或者效果,叫做”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视觉化“。

所以,运用思维导图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清晰地呈现和传递给你想要传递和表达的人,可以有效提升表达、沟通能力,能有效改善职场上下级、同级关系,以及家庭里的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

对于我来说,我就很希望大家能把思维导图运用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地发挥思维导图大脑瑞士军刀的功效,帮助大家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人际关系。

问题四:我自己是个手残党,适合学习手绘导图吗?

在今年的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开初,李诞说过一句话:”人人都能说5分钟脱口秀。“

借用他这句话,我想说的是”人人都可以手绘思维导图。“

只要你具备基本的思路逻辑,你们都有成为思维导图达人的潜能。

关键是,要有行动,有行动就有希望。

就像秋叶大叔在谈到直播时,说过一句金句:”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问题五:很多人都觉得手绘导图很浪费时间,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思维导图的类型。

初学者必学的思维导图(这7个问题能让你更好理解和运用思维导图)(4)

全图型:用图像呈现思路,是思维导图全脑运用的专业体现。

图文并茂型:是大家平时见得最多的思维导图类型,既有图像也有文字,是思维导图官方最为提倡的导图应用类型,因为不管是图还是文字,操作难度都不大。

纯文字型:只有文字,没有图像,是应用难度最低的一种形式,但官方只认可不推荐。

为什么呢?

因为思维导图有一个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全脑开发。

初学者必学的思维导图(这7个问题能让你更好理解和运用思维导图)(5)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让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开发,也可以让右脑的联想和图像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这也是为什么思维导图官方特别提倡绘制图文并茂型思维导图的原因。

相对来说,孩子们对图文并茂型和全图型思维导图的兴趣更大。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和紧张,再加上对于图像的绘制有种天然的紧张感,所以才会觉得画图浪费时间。

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允许大家在职场中多多运用纯文字型的思维导图。

虽然官方不提倡,但民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处理。

初学者必学的思维导图(这7个问题能让你更好理解和运用思维导图)(6)

而且我告诉大家,手绘纯文字型的导图,效率比运用导图软件高多了。

运用导图软件,你起码还需要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运用手绘导图,只要一张纸一支笔就够了,方便又快捷。

问题六:在导图里,大家往往会看到很多图,那到底是图重要还是字重要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需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思维导图的绘制规则六要素。

初学者必学的思维导图(这7个问题能让你更好理解和运用思维导图)(7)

在思维导图里,心法要素中的结构是基础,关键词是核心,所以心法要素是最重要的内容。

但这并不等于说,技法要素就不重要。技法中的中心图、小图标、线条和色彩都是心法要素的有力补充。

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对于在职场打拼的成年人,可以多运用纯文字型导图,减轻画图压力。

但对于少儿学员(尤其是小学生),在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段,学习和运用图文并茂型的思维导图,更能激发ta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问题七:我知道您还有一个超级技能,就是课程现场同步出导图,这个如果用软件还好哈,但是手绘导图,如何把握呢?

手绘导图一样可以同步出图哈,给大家看看这个。

初学者必学的思维导图(这7个问题能让你更好理解和运用思维导图)(8)

手绘导图如何做到同步记录呢?

记得把握3个“提前”——

提前了解主题。

提前了解主题,是为了提前绘制好与主题相关的中心图,这样我们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内容的记录上,就不用把时间花费在绘制中心图上了。

提前了解课程大纲。

提前了解课程大纲,便于提前知道课程的结构组成,同时也能在现场绘制导图笔记时,对页面整体布局心中有数。

提前了解时间长度

提前了解时间长度,是为了对导图页面具体布局更有把握。知道了整体课程的时间长度,现场再根据授课老师对每个部分授课时间长度的分配,我们对于每个主干分支的具体分布会更加有底,也避免出现纸张页面不够的情况。

我是@周记导图,周记导图教学品牌创始人,助你快速提升思维结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