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看过水浒的人,自然对武松这个人物很喜欢,可谓是除宋江外最有灵魂的人物。

当然他也是戏份较多,而且是最密集的人物,作者为了刻画这个人物,那是下了大量心血的。

所以武松这个人物就显得格外要血有肉,同时也就格外讨人喜欢,因为他实在是太猛了。

徒手干掉景阳冈的老虎,狮子楼斗杀西门庆,快活林醉打蒋门神,鸳鸯楼怒杀张都监等。

就非常的快意恩仇,看他的故事就是比看林冲的爽,这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好汉风范。

但这只是“成神”后的武松。

武松后来如何对柴进 武松病倒走廊没人管(1)

对于打虎前泼皮蛮横的武松,那可真不是什么善茬子。

1、蛮横的泼皮地头蛇

武松最早出场在柴进庄上。

武松籍贯是山东清河县人氏,柴进家住在河北沧州府,他为什么要来到柴进庄上呢?

众所周知的,柴进喜欢收留江湖好汉,以及接纳犯事后逃跑的嫌犯。

比如杀了阎婆惜的宋江,比如号称一拳打死人的石勇,那武松指定也是犯事了。

怎么回事呢?

武松喝醉酒后,把他们县里的机密,一拳就给打趴下了。

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

机密是县衙里的官吏,大小也是个吃公家饭的人,地位肯定是比武松要高的。

武松醉酒后不知什么缘由,就跟县衙里的机密官发生了冲突,从言语互喷一直到拳脚相向。

啪的一拳,很快啊,就把这个机密放翻了。

这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武松在当地可是相当的蛮横,绝对是清河县的硬茬子,一般的县衙官吏都不放在眼里

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武松的恶意报复。

武松后来如何对柴进 武松病倒走廊没人管(2)

这可不是我给武松泼脏水,咱们可以看看他亲哥武大郎的控诉,就是对武松蛮横的不满:

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

武松在清河县的日常是什么啊?

第一就是喝酒;第二就是喝酒后打人。习惯,纯粹就是习惯,醉酒斗殴那是家常便饭。

一天不喝酒,胃里就难受;一天不打人,拳头就难受。蛮横惯了。

甚至完全就不需要理由,他喝多了看你不顺眼就是理由,三下五除二就跟你招呼上了。

只要武松一喝多,那肯定要有人遭殃,不是他揍别人,就是别人被他揍。

但是武松还挺机灵,每次打完人就跑路了,完事武大郎还得跟他擦屁股,去衙门给他说情摆平。

甚至有时候还要替武松顶锅。

一个月三十天,武松恨不得有二十五天在挑事,最后还得武大郎出面受罪。

蛮横不蛮横?泼皮不泼皮?所以武松为什么要打机密啊?

肯定不是什么受官府欺压,更不是什么忍无可忍,指定就是武松在找事

武松因为醉酒打人的事,肯定是没少蹲号子的,机密官多半是处理过他。

平时都是喝多了揍别人,现在喝多了刚好趁机报仇,啪一拳就把机密官放倒了。

所以这能是个好汉?纯粹就是个泼皮无赖,除了没有收取保护费,跟地头蛇完全没有区别。

这话也不是我瞎说的,看武大郎是怎么说的:

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

武松后来如何对柴进 武松病倒走廊没人管(3)

武松在清河县时,谁敢对武家兄弟说不?武大郎都是横着走路的主。

就蛮横,你还没办法。

2、在柴进家里逞威风

打翻了机密官后,武松以为一拳把人干掉了,所以逃到了柴进的庄上。

柴进按照规矩收留了武松。

这叫什么?叫雪中送炭。

为武松提供了避难之所,好吃好喝地管待着,这是武松的大恩人啊。

武松把柴进当恩人去看了吗?那能啊。他要是知道礼数,那就不是武松了。

柴进对武松的接纳礼遇,那是出于江湖义气的礼节,但武松却把这当作放肆的资本。

他真以为自己在清河县是个人物,所以柴进才愿意当他的舔狗,他就可以在柴进庄上为所欲为。

老毛病一样不改,喝醉酒后还是打人,而且下手没轻没重,把柴进家搅得鸡犬不宁。

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

武松对自己现在的身份,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走到哪里都是把自己当大爷。

所以柴进家的庄客都得围着他转。

但凡柴进的庄客有一点照顾不周,武松就要借酒撒疯,我就问问这谁遭的住?

柴进的庄客招他惹他了?怎么就对他照顾不周了?武松有什么资格打他们呢?

难不成一天十二时辰的伺候他,没完没了地吹捧着他,见了他三跪九叩才算接待到位?

就很蛮横。

武松后来如何对柴进 武松病倒走廊没人管(4)

你一个逃犯被人家收留,怎么还能这么蛮横呢?怎么就能把当自己家呢?

就算这些庄客身份地位,你打狗也要看主人是不是?人家柴进的手下你凭什么打?

武松打得不是庄客,而是柴进的脸。

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武松在柴进家混臭了,没人愿意再沾他嫌了。

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

是不是活该?那些觉得可以为武松开脱的,是不是太不把庄客当人了?

本来柴进睁只眼闭只眼的,但是武松整天这样蛮横的搅闹,自己的手下经常鼻青脸肿。

柴进是不是得管?再放任武松蛮横下去,柴进以后还怎么当大哥?武松还不得骑他脸上?

所以柴进有柴进的难处啊。

但是柴进不能直接把武松哄走,直接把他冷落下来,希望他自己识抬举滚蛋就行。

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所以咱们平心而论,武松在柴进庄上受到冷遇,这事到底应该怪谁?

怪那些被武松揍得庄客搬弄是非?还是怪柴进冷血不会做人?他们都是受害者好吗?

所以谁也不怪,要怪就怪武松太作了,自己把自己作死犯众怒了。

没有直接把武松吊打一顿扔出去,柴进已经很有贵族气度了好吗?已经够对他宽容了好吗?

也许又有人说了,是柴进不能慧眼识英雄,把武松当一般客人接待,所以还是柴进的错。

问题来了,是柴进不能慧眼识英雄,还是武松烂泥扶不上墙呢?

武松后来如何对柴进 武松病倒走廊没人管(5)

武松在打虎之前有任何光荣事迹吗?除了在清河县蛮横斗殴,就是在柴进家为非作歹。

你让柴进怎么慧眼识英雄?这就好比现在街头有个拾破烂的,你就能断定他以后是亿万富翁吗?

没有人能未必先知。

包括看似对武松很好的宋江。所以柴进的处理没有问题。

3、武松对柴进的玷污

武松因为太作被柴进冷落了。

冷落到什么地步呢?

武松在柴进庄上生病了,也就是身患疟疾挺难受的,但就是没有人照顾和搭理他。

那廊下有一个大汉,因害疟疾,当不住那寒冷,把一锨火在那里向。

就混到了这么个凄惨的地步。

完事被宋江给踢了火盆,武松揪着宋江就要开揍,但被庄客劝阻说这是柴进的“客官”。

这句话就让武松特别的不爽,满肚子的抱怨全部发泄出来了:

‘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这真是把武松给“委屈”坏了。

我当初也是个座上宾,柴进对我也是特别照顾;注意他自己说的“相待的厚”。

柴进一开始可没有对不起过他,也绝不是把他当作普通人接待,至少是“客官”级别的待遇。

但是后来就对他不管不问了。

武松后来如何对柴进 武松病倒走廊没人管(6)

对于这样的待遇变化,武松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

反而认为是庄客们搬弄是非,庄客们都是迫害他的“奸臣”,柴进就是听信“谗言”的“昏君”。

千错万错,反正都不是他的错。就是这么的不讲道理,而且说出来都不带脸红的。

怎一个“理直气壮”了得!

柴进听到动静过来劝阻时,武松还当面吹捧宋江,其实就是在挖苦柴进:

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在他的价值观里,宋江为什么是个大丈夫啊?因为宋江待人接客一团和气,关键是有始有终。

说把你当座上宾,就一直把你当座上宾,你就算在他家里杀人放火,他还是对你笑眯眯的。

这种认知就非常的扭曲,照样是蛮横不讲理的思维,就是觉得柴进对不起他。

可他从来没有过一件事:

如果不是柴进冒险收留他,他现在是不是得沦落街头,或者落草为寇?

柴进是不是对他有庇护之恩?

他在柴进家住、在柴进家吃、在柴进家喝,在柴进家呆了一年多。

他给过柴进一文钱吗?柴进是不是对他有供给之恩?

可从始至终,武松除了对柴进冷嘲热讽,对柴进说过一个“谢”字吗?

完全没有。

不但没有对柴进有丝毫感恩,反而是对柴进的贬低,直接拉低了柴进的路人缘。

把柴进说成了没有气量、没有见识、没有能耐的势利眼

柴进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就这?这样的蛮横泼皮的武松,我真是欣赏不了,更喜欢不来。

他比汴梁城的牛二,好像也好不到哪里去。

武松后来如何对柴进 武松病倒走廊没人管(7)

如果觉得我说的过分,可以换位思考下柴进的处境,你愿意收留这样的武松吗?

当然,这只是最开始那个操气的武松,打虎后的武松就另当别论。

毕竟一战成名甚至要封神了,英雄的人设也要立起来了,个人形象也要洗白白了。

武松也就进阶成真正的好汉了。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武松后来如何对柴进 武松病倒走廊没人管(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