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代名臣,他们除了本职工作大多还有勋爵等荣誉头衔。清代亦有八等二十六级爵,以及大量可用于加衔的官职。获得荣誉的人,也并不局限于清廷宗室或八旗子弟。因此清史两百多年,有荣誉头衔者多不胜数。而在这其中,从一品的"太子太保"和正二品的"太子少保"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几个头衔之一。
一、清廷对臣子的加衔之赏
清代同千百年来的其他封建政权一样,把封爵加官加衔作为奖赏、笼络朝臣的重要手段。而因为奉行"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祿而不治事"等原则,清廷实际上更常用加官加衔的手段处理对朝臣的奖赏问题。
加官,即官职升迁。它包括由低级职位升任到高级职位,由普通地区调任到重要地区,由闲职机关调任到实职机关等。而相比于实质性的官权调整,加衔则更偏重荣誉性质。加衔一般是提升官阶。受衔者实际官阶多原比加衔低一阶。而在加衔后,官员实际上只有俸禄增长,并无权力调整。
详细说来,除宗室子弟和蒙古贵族外,其他文武臣子可拥有的加衔有宫保、大学士、尚书、侍郎、总督、巡抚等等。其中,宫保包括我们更熟悉的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等。
二、太子太保与太子少保
在历史上,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职务曾是东宫官职,职权范围仅限于东宫,与前朝重臣并不对等。但类似"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的逐渐虚衔化,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在清以前也转变为了荣誉性虚职。顺治十一年(1654),朝廷鉴于以往多代都将这些官职视作虚衔,便将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也确定为荣誉虚衔,奠定了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在清廷的地位。
而从宫保的一系列加衔中我们可见,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并未排在前列。这其中的门道还不仅如此。作为恩宠性的虚衔,太师、太傅和太保一般加给大学士,少师、少傅、少保一般加给尚书,侍郎一般才受衔太子少师、太子少保。此外,若总督在执行公务时在江河湖泊等处阵亡或伤亡,也可获得太子少保之衔。
不过总的来说,清代的任何加衔都要参考臣子先前的官职和帝王认可的其为国效力的程度。所以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说到底只是一些社会普遍认可的备选虚衔,并不是绝对属于某一官阶的加衔。
三、清廷知名与"不知名"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们
在清代,获得加衔的官员往往还能获得其他赏赐。太子太保、太子少保们获得加衔的原因和时机也不尽相同。因而要看看清代有哪些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与其从加衔本身出发,还不如从入祀贤良祠等线索入手。
在清代,于死后入祀贤良祠可谓是最高的哀荣。而在两百多年间入祀的近两百位重臣中,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等不在少数。以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为例:
康熙年间,入祀者35人,其中太子太保或太子少保12人:太子太保、加赠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毅"的魏裔介;赠太子太保、加赠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清"的阿兰泰;赠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谥"文贞"的张玉书;赠太子太保、加赠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的张英;太子太保、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公、谥"恭懿"的福善;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谥"恭毅"的赵申乔;太子少保、赠太傅、尚书衔食俸、谥"文定"的徐元梦;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衔、河道总督、谥"文襄"的靳辅;太子少保、加赠太子太保、振武将军、甘肃提督、谥"襄武"的孙思克;赠太子太保、奋威将军、陕西提督、谥"忠勇"的王进宝;赠太子太保、江南江西总督、谥"清端"的傅腊塔;赠太子太保、江南江西总督、谥"清端"的于成龙。
雍正年间,入祀者13人,其中太子太保或太子少保2人:太子太保、加赠少保、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端"的张鹏和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衔、直隶总督、谥"敏达"的李卫。
乾隆年间,入祀者43人,其中太子太保或太子少保10人: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管山东巡抚事、谥"文勤"的鹤年;赠太子太保、大学士、谥"文恪"的蒋溥;陕甘总督、赠太子太保,谥"勤毅"的吴达善;加赠太子太保、总督、兵部尚书衔、谥"恭惠"的何煟;赠太子太保、直隶总督、谥"清悫"的袁守侗;太子太保、大学士、谥"文肃"的英廉;太子太保、加封一等伯、伊犂将军、谥"襄武"的伊勒图;太子太保、直隶总督、谥"恪敏"的方观承;赠太子太保、两江总督、谥"诚恪"的萨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衔、广西巡抚、谥"忠毅"的傅弘烈。
因而从入祀贤良祠来看,尽管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们如今的名气不如清初的多尔衮、鳌拜,也不如清末的曾国藩、左宗棠,但他们在清代也算是朝野皆尊的良臣。且对他们自身而言,无论是获得了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的加衔还是入祀贤良祠,他们都已经光耀了门楣。他们为此感恩帝王,帝王也实现笼络人心的目的。虚衔因而"坐实",最后皆大欢喜。
参考资料:
[1]王彦章.奖赏制度与清代社会简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01):5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