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雨水调蓄池的建成投用

今年汛期几场大雨我市都启动了雨水调蓄池

对缓解城市内涝起到了很大作用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1)

据了解

我市雨水调蓄池4月底投入运行以来

有效改善了沋河水污染

减轻了城市内涝

同时缓解污水处理厂超负荷污水处理压力

海绵工程基本建成

↓↓↓↓↓↓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2)

3月初的雨水调蓄池

市城投集团雨水调蓄池工程建设规模为2.98万吨,4月底投用以来,达到雨水调蓄池的蓄水功能。初期雨水调蓄池、截流井、除臭系统、真空一体机、混磁沉淀池等构(建)筑建成后,市城投集团在整厂坪这一过程中积极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3)

如今,正在建设的项目是海绵城市工程,绿化面积达到10721.07平方米,本月15日全面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实现水资源的“开源节流”。

据了解

早在2019年年底,渭南政府网便发布了

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

渭南市中心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招标公告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4)

今年5月

我市成功入选

2022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第二批示范城市公示名单

成为全国25个入围城市之一

为我市今后三年

全面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

争取到预计约11亿元的国家资金支持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5)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6)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防御能力

加快构建高效完善的城市内涝防治体系

渭南制定了中心城市内涝点清零三年行动方案

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从2020年起用三年时间

通过合理布局建设防洪排涝、排水防涝等设施

基本消除城市内涝隐患

实现内涝防治水平明显提高,中小雨不积水

大雨暴雨不发生严重内涝

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7)

据悉,2022年全市计划完成内涝点整治39处,目前,14处易涝点监测设备全部安装位,增加检查井47座、收水井35个,治理城市内涝点28处。今年秋季,市市政工程对830米的西岳路(东风大街-胜利大街)段进行了路基路面翻修,增加了雨水管道,完善了排水系统,并将检查井和疏水井盖换成了铸铁材质,让该路段于11月1日完成所有整修任务顺利通车。

近年来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提出与推进

渭南城区建设上逐步融入该理念

据了解,渭南城区渭清路东侧

经过两年建设的生态公园——渭南绿道

融入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

南起华山大街、北至渭富桥

全长6公里,东西宽50米

总占地面积22.75万平方米,兼具运动、休闲功能

满足现代市民生态环保需求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8)

同时

今年6月底完工的西华公园

也融入了海绵城市相关理念

西华公园及地下停车场建设项目

是市政府“十项重点工作”建设项目之一

也是“三四五”工作中园林绿化提升的重要工程

项目位于三贤路与西华街十字西南角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9)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10)

西华公园在建设中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地面广泛应用具备优质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吸音减噪等特点的海绵城市材料,铺设透水混凝土,建成“会呼吸”的景观路面;并结合植草沟、给排水管、过滤井、雨水井与雨水收集模块等设施,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园区内的渗透、储存和循环利用。

渭南渭河河堤改造工程(海绵工程基本建成)(11)

下一步

我市将以全域推进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市建设

以系统治水、综合施策、全域覆盖为重点

力争通过三年集中建设

促进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

海绵城市理念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财政部、财政厅官网、渭南政府网、渭南日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