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什么是创新?什么是从0到1,开启未来的秘密?

创新是0到1的过程吗(什么是创新什么是从0到1)(1)

从0到1,就是异想天开,独立独行,又脚踏实地,从无到有的一种精神。

有一个笑话说,如果发现路上所有的车都在违规逆行,那大概率是你自己开反了。而创新就像一辆逆行的车,他不仅一往无前、无所畏惧地逆向而行,他让所有的其它车主都认为自己开反了方向。

企业的三层境界

从0到1的维度对着审视当代的企业,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经营境界分为三层:

第一层境界,企业只是制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只要有原型样件,工业流水线可以让产品大量地复制生产出来,但产品有生命周期,市场有饱和度,利润空间有限,这就是典型的从1到N的过程,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只是企业追求盈利的过程,建议这样的企业学习丰田的精益生产,降低成本,追求更大的利润。

第二层境界:企业创造了优秀的机构架构、良好的流程体系,且不断地优化,企业最好产品就是企业自身,比如IBM早期创立时做商用打字机,但现在IBM做什么,一般人都也不知道,但我们都知道,无论IBM做什么,都是非常牛的企业。也就是说,企业最好的产品就是企业本身。

第三层境界:企业创造了思想基因,改变了社会文化和观点,乃至改变社会进程,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是苹果的时代,从0到1,成功超过电脑、手机单纯产品的范畴。

冷酷无情的市场竞争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成功的企业原因各有不同,失败的企业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创业家通常倾向于对市场竞争轻描淡写,但这却是初创公司犯下的最大的错误。而最致命的诱惑就是将市场描述得太狭小,好像你可以理所当然地驾驶它一样。假如你准备开一家餐厅,你可能这样找理由,没有在这里开西餐厅,我们将拥有整个市场,可能实际上这个市场上不需要西餐厅,因为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没有人能消费得起西餐厅。对于创业者,更大的问题是他们的内心根本就不想问自己这些问题。

每一个初创公司刚开始时都很小,每个垄断企业都在自己的市场内占主导地位,因此,每个初创公司都应该在非常小的市场内起步,宁可过小也不能大,理由很简单,在一个小市场里占主导地位比大市场里要更容易多。如果你认为自己起步的市场可能太大,那就一定是太大了。

你认为只在市场上占1%的市场就够了,但实际是非常困难的

一个初创企业完美的目标市场是特定的一小群人,而且几乎没有其他竞争者与你竞争。任何大的市场都是错误的选择,而且已经有其他竞争者存在的大市场糟糕。这就是企业家想占价值1000亿的市场上1%总是行不通的原因。实际上,在一个大市场中不是找不到一个好的出发点,就是会陷入竞争,所以很难达到1%。如果侥幸获得了一个小小的立足之处,你应该为能够维持下去感到高兴,因为残酷的竞争会吞噬掉你的全部利润。

一旦你成功创造了或主导了一个市场,就是逐步打入稍大些的相关市场。比如贝佐斯的愿景是使亚马逊成为在线零售业的主宰,但他很谨慎,以图书作为起步,虽然有无数的书入库销售,但是书都是相同的形状,很好装运。而且一些很难被卖出的书也会吸引热爱这些书的热情用户。之后亚马逊有两个选择,增加已有的用户数,或是扩展到其他垂直市场。他们选择了后者,并且从最相近的光盘、影像和软件市场开始,然后继续增加品类直到成为世界级的综合商店。

企业家往往低估了循序渐进发展市场的意义,其实市场需要有纪律地逐步扩大。最成功的公司会先在一个特定的市场里占据主导,然后扩展到相近市场,它们的创业故事类似,都是由核心事业逐渐向外扩展的。

你可能听说过先发优势,如果你是第一进入市场的,在其他竞争者还在艰难起步的时候,你可以独自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但先行一步只是个策略,不是目标。真正重要的是在未来产生现金流,因此如果有别的公司出现并取代你,那么就算你是第一个做的也捞不到一点好处,反而那个最后下手的更好,最终可以在一个特定的市场里取得重大进展,获得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垄断利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是先主导一个的市场,在这个基础上扩大,直到达到你预期的长远目标。快竞争者三步是先烈,快竞争者半步是先驱,先烈已将市场培育好。

专注做一个件才可能成功

一个明确的愿景可以坚定人的信念,与其努力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一知半解的庸才,还美其名曰全能人才,一个目标明确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件最该做的事,并专心去做好这一件事。与其不知疲倦地工作,最终却只把自己变得毫无特色,不如努力培训实力,以求独霸一方。

只有专注才做一件事才可能成功,成功是遵循一万小时定律,当你了解一个行业的30%的时候,你认为你颠覆这个行业,当你掌握这个行业的70%的时候,你准备放弃这个行业,当你掌握这个行业的90%的时候,和你竞争同行不超过三个,而且每次竞争最后都只剩下你们三家,当你掌握这个行业的99%时,你就是行业的霸主。

长期规划尤为重要,不要过分追求短期利益

忘掉基本可用产品,自从乔布斯在1976年创立苹果之后,他就意识到只有未来精确地规划,才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先做MP3,成功了再在MP3上加装一个通话模块就成了手机。

长期规划在我们未来不明确的追求短期利益的世界里经常被低估。初创企业只在对公司没有明确规划的时候才会卖掉公司,而这时收购者就可能是出价高了,一个对未来计划明确的创立者不会把公司卖掉,这就说明买家的出价不够高。

初创企业的合伙人就像“联姻”,可遇而不可求

在一开始创业的时候,首先要做的至关重要的决定是和谁一起做,选择合伙人就像结婚,而创始人之间闹矛盾就像离婚一样令人不快。每段关系开始的时候都很乐观,而冷静地思考以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就不那令人愉悦了,因而人们都不去想,但如果创始人之间有不可调解的矛盾,公司将深受其害。

技术能力和才华互补固然重要,但创始人之间的了解程度和他们合作的默契程度也同样重要,创始人在共同创业前应有深厚的交情,否则就是碰运气。

创始人并不定要拿高工资,要肩负更多的价值

如果一个首席执行官的年薪太高,那他就变成了政客而不是创始人,高薪会诱使他保持现状,维持目前的收入,而不是与其他人一起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相比之下,低薪的首席执行官则致力于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现金报酬的魅力十足,它提供了纯粹的可选择性,也就是说,一旦你拿手,想怎么花都可以,但是高额的现金报酬会让员工取走公司已有的价值,而不是投入时间为未来创造新的价值。

初创公司不需要支持高薪,因为它们能提供更好的待遇,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股票是报酬的一种形式,它能有效引导人们在未来创造价值。然而,对于鼓励员工奉献而非制造冲突的股票,你务必小心分配。给每个人相同份额的错误的,每个个体都有与众不同的才能与职责,还有完全不同的机会成本,因此从一开始等额分配就是武断的,不公平的。

股票是对公司未来的一种期望,如果预测公司有前途,股票才有意义,但股票缺少现金的流通性,恰恰是因这种限制,股票才成为有力的工具。如果有人愿意拥有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而不是现金工资,表明他愿意长期致力于增加公司的价值。股票虽然不是激励员工的最佳方法,却是创始人使公司保持团结一致的最好方法。

创始人就是打造“邪教”般的组织

在外人看来,邪教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有些疯狂,在关系最为最紧密的组织中,成员们长时间在一起,他们忽视了家人,抛弃的周围的世界,他们拥有强烈的归属感 ,还可能悟得常人求之不得的神秘真理。

初创企业应该严肃看待极度的投入,只有极度的投入才证明创始团队高度一致,最好的初创公司对其它公司不理解的事有非常正确的看法,有时候,初创企业被外人称为邪教、黑帮也不是一件坏事。

病毒式营销

如果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可以鼓励用户邀请其他朋友成变用户,那么这个产品才能进行病毒式营销。通过打广告吸引顾客的成本太高,但是通过直接付钱对注册用户,再让利给用户使其邀请伙伴注册,我们就可以快速成长起来。如果这项策略每个客户的获取成本是20元,但带来的每天7%的涨幅,意味着每10天用户就会翻倍。

大多数企业家来说,他们总认为销售策略越多越好,但大杂烩式的方法,雇用几个销售员,在杂志上登广告,并且尝试增加一些产品的后续功能,使其能够呈病毒式增加,那是不可能的,多数公司没有一条有效的销售渠道,导致它们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不是产品差,而是糟糕的销售。

公司需要推销的不只是产品,你还必须向员工和投资者推销你的公司,好的产品不需要推销这句谎话有一个“人力资源” 的版本,我们公司很好,人们争相加入。每个人都有产品需要销售----不论是员工,创始人还是投资者。

一个人不可能既贫穷又富有,但这常常发生在创始人身上,初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名义上是百万富翁,手里却没有现金。他们有时愚不可及,有时又魅力四射,几乎所有的成功的企业家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

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人许多都是创业者,但他们不见得成立公司,但是每个人都在建立并培养自己的个人品牌,微信公司里也这样介绍,再小的人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最后我们当下的任务就是找出创新的独特方式,使得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即从0到1,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独立思考,只有重新认识世界,我们才能重构世界,守护未来。----读《从0到1》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