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文旅名片(大河奔腾看甘肃)(1)

秋来登高,从险绝的积石山脉朝东眺望,黄河在积石峡中湍急奔腾、珠花四溅,冲出积石峡后,立马收敛起脾气,波平浪静。岸旁的大河家古镇风姿款款、笑而不语,遥望着母亲河向东北流去。

甘肃兰州文旅名片(大河奔腾看甘肃)(2)

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大河家镇人烟辐辏,涵盖大墩村、梅坡村、甘河滩村,并称为“保安三庄”。这里保安族历史悠久,民俗文化浓郁,有多处保存完整的保安族古民居,保安族口头语言保留完整,且保留有大墩古城墙遗址,其保安腰刀锻制技艺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族口头文学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大河家镇的人民也迎来了历史的新一轮变革。

大墩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距离县城30公里,且毗邻大墩峡4A级景区,是少数民族保安族人口最集中的村庄,也是积石山县保安族历史文化最本土、最淳朴的村子之一。村内有保存较完好的保安族古民居、静安堡古城墙,是保安族特色旅游难得的资源。瞅准这一点,村上投资建设大墩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村民们纷纷加入建设队伍,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甘肃兰州文旅名片(大河奔腾看甘肃)(3)

马拉白以前是大墩村的建档立卡户,现在她干的是工程队做饭的工作,不仅能照顾孩子,每个月还能挣到2500元。“党和政府给了我许多帮助,如今两个孩子长大了,我也在大河家开发新区买了楼房,现在的目标就是供儿子考高中、念大学。”马拉白说。

借着大墩景区建设的契机,大墩村党支部顺势引导村民把握商机,制作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开办小超市、农家乐。村民马三姐有着自己的打算,“我开馍馍店已经3年了,每天有200元左右的收入,等景区建好后我准备扩大规模,和儿媳妇一起经营。”如今,大墩村的许多村民都修好了铺面,摩拳擦掌地准备吃“旅游饭”。

甘肃兰州文旅名片(大河奔腾看甘肃)(4)

利用山水人文等优势资源,以大墩峡景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同时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大墩村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让曾经蜗居大山深处的保安族群众有了新的愿景。

在大墩村是一派大建设大发展的景象,“邻居”梅坡村也在迎头赶上。群山环抱中的梅坡村恬静安详,层层叠叠的梯田、红砖红瓦的房舍在阳光下抹上一层黄灿灿的颜色。村民韩克里麦的脱贫路,也是全村群众脱贫的一个缩影。走进她家,院子里新修起的红色砖墙格外醒目,“院子的围墙是政府帮助修的,以前我们家没有院墙,心里总是不踏实,现在家像个家了。”韩克里麦说。

说起脱贫后的变化,韩克里麦如数家珍:“以前家里只种了7亩地的庄稼,一年下来也就四五千块钱的收入,日子过得艰难。2015年,帮扶干部给我家出谋划策,帮助贷了5万元钱,我买了8只羊,还种了4亩花椒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国家对我们老百姓这么好,我有信心把日子过得更好。”

黄河为处于冲积扇上的大河家带来肥沃而深厚的土壤,也带来得天独厚的灌溉之利,这为梅坡村的传统产业养殖业带来发展优势。村上依托家家户户搞养殖的传统,出台扶持政策,发展种养产业,成立牛羊养殖合作社,帮助村民扩大养殖规模,使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富起来,不仅要靠扶贫好政策,还要有主动脱贫的意识。在大河家镇甘河滩村,身为保安族服饰州级非遗文化传承人的马秀琴用一针一线“绣”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我们擅长的是窝针绣,这种刺绣针法一针压一针,没有空心,图案娟秀整齐,深受大家的喜爱。”介绍起刺绣,马秀琴滔滔不绝,眼中迸发着浓亮的光彩。

甘肃兰州文旅名片(大河奔腾看甘肃)(5)

2013年马秀琴着手创建积石山县保安族民间服饰刺绣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将保安族服饰和手工艺品这个“冷门”行业发扬光大。公司致力于打造“阿可可”(保安语音译,漂亮、美好的意思)牌服饰,在传承发扬民族服饰和手工刺绣的同时,带动了农家妇女增收致富。目前,公司有30多名绣工,其中有80%都是本村妇女,月收入2000至3000多元,通过来料加工的灵活方式解决了留守妇女照顾家庭和务工挣钱的矛盾。

“现在,有许多热爱民族服饰的人,他们会来挑选喜欢的款式定做,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了,相信我们的服饰和刺绣品会卖得越来越好。”马秀琴说。在她的努力下,保安族服饰和手工刺绣工艺已成为该村高端旅游工艺品,群众脱贫致富有了新的路径。

无独有偶,同村的冶洒力海是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在政府支持下,他建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从维持生计到传承技艺,千锤百炼的保安腰刀体现着保安族群众奔向小康的决心,对于打刀人冶洒力海来说,传承这门技艺是享受,更是幸福。

甘肃兰州文旅名片(大河奔腾看甘肃)(6)

同为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马尕主麻,向众人这样介绍自家“宝贝”:“‘鸳鸯刀’是男女间的定情信物,‘子母刀’是父母送给子女的成人礼物,‘满把子’是保安腰刀最传统的样式。这是我最新打制的升级版折花刀,不易生锈、削铁如泥,用来刮胡子都没问题。”一把保安腰刀,锻造需要经过120道工序,作为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品,长期以来深受人们喜爱。

2018年马尕主麻牵头,积石山县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揭牌成立。“我先后招了50多名学徒,大部分是贫困户,还有几名残疾人,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可以稳定增收,还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在马尕主麻等人的带动下,保安腰刀拓宽了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渠道。

甘肃兰州文旅名片(大河奔腾看甘肃)(7)

2020年底,马尕主麻通过技术创新,弥补了保安腰刀易生锈的缺点,将传统的铜质刀鞘改进为优质木材刀鞘,还与父亲大费周章,复原了濒临失传的黄河流水纹工艺,增强腰刀作为工艺品的观赏性,使锻制技艺向前迈进一步,继续为乡村振兴发光发热。

“未来,我希望联合其他非遗技艺传承人,申请入驻当地景区,打造集合打刀体验、刺绣展示、‘花儿’表演等为一体的地域文化项目,合力推动旅游发展,展现非遗魅力。”马尕主麻的未来规划格外清晰。

甘肃兰州文旅名片(大河奔腾看甘肃)(8)

大河家镇作为黄河流入积石山县途经的第一个乡镇,如今已焕然一新,花草葳蕤,牡丹生香,处处呈现出和谐安逸之景,这个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美丽乡镇,正描绘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梦里山乡”新画卷。


记者:周俊清

编辑:马婷 责编:马志涛 审核:范海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