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各地的高考志愿填报都相继结束。
恭喜今年的高考生与爸妈们,终于结束了选“离家近大学”VS“离家远大学”的究极争论。
但请相信,在高考志愿吵“去哪个城市”,还只是一个序章。
等到你大学毕业、要找工作,由于工作往往与“定居”“未来”相绑定,这一话题必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每一个在大连工作的东北孩子,能让妈妈串门唠嗑时自信穿上那身最招摇的貂。
但在杭州工作、月薪两万的宁波孩子,却会迎来皱眉摇头、反问一句“怎么不去上海?”
中国家长心中的工作地域鄙视链,复杂程度堪比高数。
01
“爸妈认定的最强城市,
北上广都比不上”
如果以北上广来进行粗略划分,中国“神秘亲戚”鄙视链可以大致区分为三个主要区域。
与京津强势绑定的中原省份,与两湖桂贵脐带相连的珠三角,以及带上安徽一起、内部散装的江浙沪。
让我们从北往南,一个个地聊。
每对爸妈心中都有一个发展最好的dream city,孩子去哪打工才算“最有出息”。
它可能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也可能,是你家隔壁的地级市。
中原省份里,北京是毫无争议的king,天津是退而求其次的queen。
北方大学毕业,本省内的工作,这叫懂事孝顺。
北方大学毕业,前往北京工作,这叫门楣光耀。
南方大学毕业,前往北京工作,这叫改邪归正。
但如果是北京的大学毕业,前往南方工作,这叫“大胆妖孽,还不回头是岸”。
此时,哪怕你在上海月薪两万,在爸妈心中也未必比得过北京月薪一万的大侄子。
别问为啥,问就是“小孩子格局不够,北京可是首都”。
长辈们未必歧视南方城市。
只是由于地域隔阂,对南方城市的发展程度只有模糊概念,不如对北京印象更深、关注度更高。
尤其是环绕北京的河北,Vista编辑们的家乡名单里,就已经集齐了河北所有地级市。
邢台舒妹的老爸日日关注雄安新区的发展动向,并提醒她“把握时代脉络,可以考虑雄安工作”。
《武林外传》里的老钱,说的是河北唐山话
山东与陕西,情况又要稍稍复杂一些。
陕西人民可能会倾向于离家更近的省会西安。
而根据我对数位山东朋友的采访,有40%的人觉得考个编制就足够风光。
在东北人民心中,最好的就业城市只有大连、没有其他。
1978年时,东北四大城市的GDP排名还是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
而到2012年时,这份排名已经变成了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前后顺序完全逆转。
之后,沈、哈、长三兄弟你追我赶,大连的大哥地位却从未变过。
2020年的最新排名,是大、沈、长、哈。
没办法,如今经济不错、还靠海的大连,完美符合不少东北人对“南方海滨洋气城市”的渴望。
连《舌尖上的中国》里,打捞员都要说,“去大连的大饭店,看大家吃鲍鱼扇贝海参”。
你永远无法猜到东北人能对大海有多向往。
吉林的阿新每周一次家庭通话,其中大连的出场时间得有一刻钟。
这次是二姨的儿子“狗撵鸭子呱呱叫”,在大连当会计。
下次是和你爸喝酒那王叔“土地爷放屁,真神气”,女儿考了大连的税务局。
至于在北京工作的阿新,她妈的形容是“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当初不听劝,不去大连。
“北京有个什么劲,连个海都没有。”
“真让我替你感到悲哀。”
02
“月薪两万的外地工作,
我妈却觉得没面子”
“去哪儿”和“做什么”,这是中国大学生找工作前面临的两大审问。
有时,“去哪儿”的重要性更大一些。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对长辈来说,年轻人嘴里的那些新兴职业未必能听懂。
但“去哪儿打工最有面子”的道理,还是能“传授传授”的。
想要理清长辈心中的工作鄙视链,就要先明白,“赚得多”和“有面子”未必是一回事。
就像湖北孝感的李哥毕业时,和家里交代要去深圳,在腾讯工作。
亲戚们的一致反应,是“私企不太行吧,但深圳不错”。
李哥爸妈炫耀时,从不提起他的“私企工作”,而是微微一笑地“去深圳工作,有出息了”。
虽然地理位置上看,湖南湖北这两个中部省份,到长三角、珠三角的路程是差不多。
譬如武汉到上海、武汉到广州的最快高铁,都是三个半小时左右。
但在工作选择上,两湖人民却都一致地选择了珠三角。
广东流入人口的前三名,就分别是湖南、广西、湖北。
这份对广东的偏爱,或许源于八九十年代的“巧合”。
《你好,李焕英》里,李焕英在胜利化工厂工作,它的原型和取景地是湖北襄阳的“东方化工厂”。
那时,东北作为工业实力最强劲的地区,向中部省份内迁了约100万技术人员、300多援建项目。
工业内迁与援建,让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迎来一个短暂的巅峰期。
部分援建工业甚至成为了长期支柱产业,譬如襄阳的汽车建造。
但随着工业结构的优化,这些工厂的处境,也难免与东北工业地位的变化同步下滑。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广东沿海地区、以深圳为代表的迅速发展。
在同一时代下,衰退与崛起的对比是极具冲击力的。
《打工女孩》中的吕清敏就是湖北人,2005年前后在东莞打工。
90年代,广东中山的大岑村,在方圆10多公里范围内逐渐聚集了六七百家湖北人创办的家电类企业,三四万湖北人在这扎堆。
而本地人口,只有3600多。
这或许是不少湖南湖北父辈的脑海中,“广东好,深圳好”的印象尤为牢固的原因。
但对如今一些广东、福建朋友的父辈来说,工作赚钱多不多、累不累都无所谓。
离家近,才能让爸妈们立于鄙视链顶端。
博主@闹腾男孩KC曾编排过广东相亲的段子。
甭管你年入多少,女儿从广州嫁到深圳就算远嫁,哪怕只有一小时的火车路程。
也甭管你学历多高,不会说白话直接否定,会有语言代沟。
广州小江毕业后,应聘了小区所在街道办的职位。
上班半个月后,他发现小江妈跳广场舞时的站位,从第三排变成了第一排。
再过去两个月,等他在街道办工作的消息一个不落地传递给了舞队里每一个阿姨后。
小江妈骄傲地宣布,今后自己每天要早点去、抢占第一排中间位。
03
互相鄙视的江浙沪,
宁愿选择“足不出户”
除了大西北与大西南因为地广人稀,工作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到外地工作的比例不算多。
剩下的省份大多遵循着一个规律: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家长们越不希望孩子“挪窝”。
首选一定是在家乡工作,实在不行,周边的这些城市也得好好挑一挑、排出个选择优劣的顺序。
譬如经济发达的江浙沪,由于彼此差异也不大,大家互相看不起,鄙视链错综复杂宛如宫斗。
仅是浙江一省,就可以分出三个派系。
杭州、金华、绍兴等城市一派,宁波、舟山等靠近上海的城市一派,温州自成一派。
宛如《甄嬛传》中,皇后与贵妃互相掐架,还有个叶澜依我行我素。
博主@WowDaikon就总结过“浙江小地方人的职业孝道金字塔”。
和经济发达的广东一样,在老家工作,可以评为一等大孝子。
在杭州/宁波工作,二等大孝子;在上海工作,三等大孝子。
而宁波人易婷眼里,这个排名应当是宁波工作,一等大孝子;上海工作,二等大孝子;杭州工作,三等大孝子。
原因无他,没有一个上海人或宁波人,会想次于杭州人。
上海和宁波本就关系紧密,历史上大批宁波人往上海做生意、成家置业。
杭州人同理,绝不愿被上海或宁波比过。
上海是繁忙都市的代名词,而相对的,杭州就是舒适生活代名词。
上海人觉得杭州经济不如自己,把杭州戏称“后花园”。
杭州人觉得上海就知道埋头打工忙忙碌碌,一点都不会享受生活。
至于出了名的散装江苏,不用说,得沿着淮河划出苏南苏北。
地理因素摆在那,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便是秦岭-淮河一线,而江苏恰好被淮河一切为二。
地理角度上,苏北可以算作北方,因此江苏内部彼此方言差异大、生活习惯也多有差异。
苏南地区,除了老家工作,自然以南京工作为鄙视链上游;而苏北部分地区,有的会亲近地理位置上更远的上海。
上海的狮子头便有苏北的渊源,via@盗月社食遇记
江浙沪内部互相瞧不上,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些大城市彼此之间的人口流动并不多。
2017年时,长三角地区的全国流动人口数据就显示,杭州的第一流入人口来源于杭州下属区县。
也就是说,相比于外地人,更多的是杭州底下的小县城居民、会选择到杭州工作。
这或许就是因为,周边城市都比较富庶、流动意愿不大。
宁波易婷的爸妈就时常议论,觉得在南京工作定居的邻居家孩子“走错路”。
一是觉得南京也没有比宁波好到哪去,二是心疼年轻人独自打拼,家乡工作父母总能在生活上帮衬点。
当然,这一现象到了2021年或许已经发生了变化。
据智联招聘数据,杭州如今已经是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二的城市,仅次于北京。
杭妹也成为了互联网经济的新物种,西湖边,多的是穿着时髦的网红或模特。
江浙沪本地居民不爱“挪窝”,外地工作的主力军,还是周边省份。
譬如南京市流入人口来源地里排名前五的,有三个是安徽城市。
而江浙沪流入人口占比前五的,都有安徽、江西、河南、四川。
via @泽平宏观
江西阿楚在北京工作,而父母一直希望她有机会的话、跳槽到上海和广州,离家近一些。
尽管这个“近”,也动辄需要三四小时的高铁车程。
阿楚并没有感受到,父母对哪个城市有明显偏爱,或许是因为这情况太普遍,唯一的诉求就是近一些、多回家。
她家乡有个说法,“考的好给国家培养人才,考得差给家里培养人才”。
因为考上名校的江西孩子,大多需要在外地寻求更好的对口职业,而成绩普通的反而能多陪陪父母。
其实站在个人角度,去哪个城市工作更好并没有标准答案。
父辈心中的鄙视链,是他们那一代刻板印象、历史因素与地域好强心的交织产物。
等我们这一代也到了岁数,大约就会构建出一套全新的地域金字塔。
谁也不知道,那时站在鄙视链顶端的还会是哪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