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锐享

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观点

当你明白了社会阶层的现状(社会阶层是在固化)(1)

2017海南综合招才引智专场人才招聘会现场。新华网 潘孝东摄

去年9月4日,我写下两条微博。

当前中国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上行压力,很多人说过了;一些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房价的火爆,也有人说过了。但有一个问题似乎还没有人系统讨论过,这就是,在经济上行压力与房价热浪双重激荡下,中国社会结构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换言之,在这种激荡下,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其处境和状况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几天所见所闻的几条信息也许可以为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提供一些线索。(1)清华一位教授被骗1600多万。旋即有传言说这钱是该教师的卖房款。不管传言是否是事实,但在北京一套好一点的房子卖1000多万并不稀奇。(2)一位地方领导告诉我,当地一位曾拥有四辆劳斯莱斯的企业主因为资金链断裂,自杀了。(3)在一些地方,多次听到人们反映,去年(2015年)农民收入在下降,主要是粮食价格在下降。如河北,前年(2014年)玉米每斤将近1.2元,去年才0.7元多点,还不到0.8元。(4)有地方领导告诉我,一些农民工失业,但并没有回到农村,有的滞留在小城镇,没有正当的收入来源。(5)不时有人咨询要不要买房,要不要换美元,要不要出国移民。对此,我实在不敢提供意见。这些见闻,结合一些综合性的信息,也许可以为我们思考上述问题,提供一些线索。

当时写这两条微博是为了讨论下面的问题:在种种力量的角逐之下,当前中国的财富格局有如天空中的云彩一样,聚散漂移,与此同时,社会结构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暴富,有人煎熬,有人沉降。

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在另一方面,阶层固化也是人们一再提起的话题。在本世纪初的时候,我曾经提出社会结构定型的说法。现在,阶层固化或定型化,似乎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共识。如果是这样,阶层固化与当前发生的财富格局剧烈动荡,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在网友们的启发之下,我最后用了这样一个说法:固化与洗牌同时存在。阶层间固化,阶层内洗牌。或者说,下层固化,上层洗牌。当然,这只是就大的框架而言。

首先说阶层间的固化。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形成并固化下来的上层与下层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且甚至在进一步固化。尤其是下层向上层的流动已经越来越难,而下层向中间层的流动,也由于教育的阻滞而趋于减少。

那时候,我提出过社会结构定型化的四个标志:一是阶层之间出现边界,二是阶层内部形成认同,三是阶层之间的流动减少,四是社会经济地位出现代际传承。

但也有人不同意定型化的概括,比如我的老师,一位80多岁的社会学家,就不同意定型化一说。他说:“在最近几年中,在下层出现了明显的向下流动。”确实,无论是在实体经济的下行中还是在房地产的热浪中,下层往往都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下层的状况人们经常提到,但究竟怎样概括,还是一个问题。但客观地说,在发展比较快的时候,下层民众还可以多少分一杯羹。但在经济不景气时,失业将会对下层人群形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城市中的失业者。而直线攀升的房价,则使得无房者离住房越来越远。

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结构基本定型的情况下,教育和打工是下层人向上流动的两条仅有的渠道。现在的情况是,这两条渠道已经越来越不畅通。不知道伴随老龄化的劳动力减少,能不能成为他们增加收入,从而改善生活境遇的契机?

总的来说,由于下层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一个庞大底层社会的形成并日益固化是一个事实,值得警惕的是在其内部出现的向下流动。

接着,我们来看看洗牌是如何发生的。我提出四条值得探究的线索:

1.随着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衰落,新兴产业的兴起,一些传统产业中的富人风光不再,新兴产业中的富豪崛起。

2.收入和财富之间的均衡被打破,富贫差距的主轴由收入差距演变为财富差距。在有无财富的积累上,中产阶层与底层的边界开始清晰化。

3、金融资本的崛起和资本市场的扩张,并由此形成极大的财富效应。金融与资本市场对财富转移的最大特点是直接划账。一次资本运作,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财富可以转移过去。

4、比较微妙的是一般机关干部阶层的状况。在近些年反腐败的过程中,一般机关干部通过权力以直接的方式获得经济利益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在缺少制度化约束,这种状况能维持多久?更重要的是,这些年在社会顶层积聚的大量财富如何重新洗牌,还有待观察。(作者:孙立平,编辑:熊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