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元宵节过后,苏轼内心比往常更寥落。寥落之人,最是容易做梦。

正月二十这天晚上,苏轼梦到了原配妻子王弗。王弗十六岁时嫁给比她大两岁的苏轼,婚后两人恩爱情深,生有一子苏迈。王弗“敏而静”,知书达理,秀外慧中,侍奉舅姑十分谨肃,在生活琐事上总能及时从旁点拨,给苏轼以提醒,而且每次见苏轼读书,便“终日不去”,陪伴左右。举案齐眉乃题中之意,红袖添香是礼中之情。

现代文人沈从文在念及妻子张兆和的好时,曾感言道:“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在正当最好的时节,苏轼也遇到了他生命中正当最好的人,贤妻如宝,苏轼所得更是宝中至宝。然而,红颜多薄命,在似水流年里最难预料的就是命运无常。

王弗在27岁时就年轻殂谢,不幸病逝于京师。这位人间少有的贤内助撒手西去,让苏轼觉得自己成了被遗弃在世间的孤儿,他说“余永无所依怙”,再也没有人与自己亲密无间地去面对风风雨雨了。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生命的诡秘之处正在于它的不可预见,多少人匆匆相遇,又匆匆离散,不知谁是谁的过客。苏轼来不及感叹,就已被世事推向深渊,妻子的笑颜依然在眼前清晰可见,可生命的单程线却已到了尽头,无法延续前缘。

仿佛只在一瞬间,死神斩断了连理枝,拆散了双飞鸟,残忍而无情。父亲叮嘱苏轼:“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糟糠之妻不可忘,让他一定把王弗葬在婆婆的坟墓边上。说是父亲叮嘱,然而苏轼自己怎能不记挂?

夫妻携手共同度过了十年,而今幽明路隔又是十年。“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时间从来不会照顾人的感受。

人生在世就好比寄宿旅店的行人,有的人会跟自己有缘同行,但没有什么缘分是永恒不变的。下一站,说不定刚刚亲密起来的人就要分道扬镳。然而,世事会变,但记忆却能保持永恒。

忽来一梦,惊醒了苏轼深埋心底的思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苏轼《江城子》

“不思量,自难忘。”真正的刻骨铭心,从来不会形诸口口声声的碎碎念,只会默默埋藏于方寸之间那块柔软之地。思念,就像潜流于地表之下的暗河,在无痕无迹中默默流淌,在风景变幻里始终如一,但一遇出口,就会喷涌而出、波浪滔滔。对苏轼来讲,今夜的梦就是出口。

多年不见,岁月早摧残了容颜,不知道再见面,妻子还能不能认得他?这十年,苏轼过得并不顺意,虽然文名如日中天,但在官场上却并不顺遂。早些年,他曾上书论列吕惠卿扰民之罪,但不久那些和他一样弹劾、反对吕惠卿的正义之士,接连受到惩处。苏轼自然逃不过——他虽不会跟妻子说这些,可经历的沧桑世事早已让他早早的“尘满面,鬓如霜”了。

若不是每日暗暗系念着千里之外的孤坟,今夜苏轼的魂魄也不会突然还乡。暗自“回乡”的苏轼,是不是本打算去爱妻坟前拜祭?但梦没有逻辑,只随心性而来,日有所思,便夜有所梦。他突然来到故宅,来到两个人一起居住过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树,那走廊,那小窗,竟然还有在窗前梳妆打扮的她!

十年不见,如今能在梦里相会,苏轼也感到十分满足了。他要在梦醒之前,牢牢抓住每一分每一秒,跟妻子倾诉衷肠;他要好好问一问,这十年她过得怎么样;他要再仔细看看她的容颜,太多太多来不及说的话,他都想再告诉她。即使只是一场梦,也要梦得圆满,不留遗憾。

可是,那么多话,从何说起呢?或者,既然相见了,又有什么话非说不可呢?“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两人四目相对,一句话也说不出,只凝望着对方,默默流泪。一次难得的相见,说什么似乎都表达不出内心的欢欣和深切的思念,千行泪不够,也许一个眼神足矣。

苏轼明白,梦醒后,他便要回到寂寞的生活里,重新把思念深埋。“明月夜,短松冈”,此时此地,和爱妻相聚又分离,从此便成了一生断肠的记忆。

一场梦孕育出一首千古绝唱,一首《江城子》写出了苏轼的旷世柔情。但十年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怀念亡妻。就在妻子去世当年,他就写过一首《翻香令》凭吊。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薰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沉水暗同燃。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宋·苏轼《翻香令》

当年,苏轼在灵柩前烧香忆旧,回忆王弗生前因为爱惜薰香而翻动“宝钗”里残余未尽的香。很久之后,原来烧香的地方还有香气余存,气味甚至胜过从前。如今苏轼在殡仪时精心添香的情态,背着人偷偷盖起小蓬山模样的香炉,不过是为了氤氲的香气能持久一点。一向通达的苏轼,甚至信了“断头烟”的说法。俗传用还没有燃烧完就熄灭的香来供佛,来生会得与亲人离散的果报。苏轼未必全信这个说法,但因为“情深”,还是从了这不明不白的规矩。

如今十年已过,一场梦便印证了苏轼情深依旧。“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苏轼和王弗生活虽不富裕,但过得和乐,王弗忠贞贤淑,虽不能和苏轼吟诗和词,没有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情趣,但两人心心相印,内心的默契不足为外人道。若真要留下可供传颂的佳话作见证,东坡的这场梦就是佳话。

青山依旧,唯真爱难留。刻骨铭心的爱情总要经过千般磨难才能修成正果,而修不成正果的只能成为永世的伤痛和怀恋。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赏析(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