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多食肥甘厚腻,所以越来越热衷于辟谷养生法。辟谷怎么操作?有没有窍门?有成功案例吗?来看看大家关心的辟谷问题。

龟息法的正确图解(但须配合服气、药食才算正确)(1)

「辟谷」,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休粮等,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配合服气与药饵的一种养生方式。

它源于先秦,最早的记载在《庄子·逍遥游》里:「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作为一种以延年益寿为目标的养生方法,辟谷在很多古书典籍里有记载。

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可以看作辟谷术最早的理论阐发。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两件古代修炼的文物:一是导引图,是绘有各种导引姿势的彩色帛画;二就是《却谷食气篇》,记载了辟谷食气的具体方法,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辟谷养生法专著。

吃饭天经地义,为什么还要辟谷?

龟息法的正确图解(但须配合服气、药食才算正确)(2)

可能不少人会有疑问,人是吃五谷长大,为什么要辟谷?

道家认为,正因为人食五谷杂粮,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就会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

因为道家要成仙的整个思路,就是化人体的阴浊为阳清。也就是说,体内的气越清新越好,清气的比重越多越好,这样,一些道士就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道教创立后,承袭这种方式,修习辟谷的人不算小众。

《汉武帝外传》《后汉书·方术传》《云笈七签》《南史·隐逸传》等不少史书或著述,都记载着时间或长或短的辟谷的成功实例。

有的事例甚至是有他人观察的,比如曹操的儿子曹植的《辩道论》就记载了郗(xī,姓)俭善于辟谷的事,说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也就是说,是自己与他日夕相处的观察,结果是:「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

曹操用人,也招来过不少方士,其中的左慈、甘始、封君达等就是行辟谷术的人。

东晋的葛洪虽然不认为辟谷可以成仙,但并不怀疑辟谷术有一定的健身、延年效果。他在《抱朴子·内篇》中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并举出有监控的具体例子以证明。

但是,辟谷真的人人都可练?或者人人都适合吗?

还应该注意到,在古代,它主要流行在道家,而道家的人,即便辟谷,多半也是有配合其他修炼法的。

配合什么呢?

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饵辟谷两种主要类型。

辟谷之前,先要服气

第一种,是服气辟谷。

这主要是通过减少饮食,甚至一定时间内停止饮食,同时配合吐纳,吸清呼浊,吸收天地精气。

《洗髓经》有「食少而服气,乃得享天年」的说法。《史记·留侯传》说:「张良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说的是以导引辟谷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

这类修炼有两个要求:

首先是要坚持食气,也就是要呼吸精气。

龟息法的正确图解(但须配合服气、药食才算正确)(3)

《却谷食气篇》说:「却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zhěn),则昫(呴,xù,意为慢慢呼气)炊(吹)之,视利止。」意思就是,初行辟谷时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必须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

但这呼吸精气是要有具体方法的,不是说我只练个深呼吸就可以了。

实践者主要是采用绵长、柔细的呼吸方法,而这一方法的思路或许是来源于龟息。道家认为,乌龟基本不吃东西又长寿,是因为它「食气」。

而具体的食气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尹真人服元气法,太无先生服气法、太清王老口传服气法、幻真先生服内元气法等。方法虽然有异,但要义仍是柔缓、细长的呼吸吐纳。

其次,是不是配合了呼吸吐纳,就可以辟谷了呢?这里还有一个食气的水平问题。

古代养生家有这么一说:「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所以,在辟谷之前首先练习「服气」,而且服气要服到气满。

所谓「气满」,就是自己通过「服气」自然而然去到不想吃的程度,在这个前提下辟谷。

由于体内的气是充满的,人不因为辟谷而虚损;又因为不进食五谷了,所以他体内的气是清新的。气的质地好了,能使人精力旺盛、益寿延年。这就是食气辟谷的逻辑链。

但我们现在所见的各种辟谷方法,有没有配合呼吸精气呢?如果有,有没有达到道家相应的那个要求呢?

道家讲究的所有东西都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达到那个水准,就自然不吃了。

如果达到了道家所说的「气满不思食」,这种状态下的辟谷,对人体有没有好处?有多大的好处?它的内在代谢是怎么样的?足以支持健康人体所需吗?除了身体自我感觉之外,如果能做些更严谨的证实,应该会更有说服力。

配合特定的药食来辟谷

第二种方式,是药饵辟谷。

这种方式是在不吃五谷主食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龟息法的正确图解(但须配合服气、药食才算正确)(4)

所服的药物或辅食,各家各流派不尽相同,常用的杂食是红枣、栗子、胡桃肉、芝麻、黑大豆、蜂蜜等。至于药物就更多了,有黄精、枸杞子、地黄、天冬、麦冬、茯苓、白术、杏仁、松子、柏子、苡仁、山药、白芍、菖蒲、石韦等。

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滋阴药不少,滋阴药除了有补阴补精的功效之外,其实是比较滋腻的。滋腻,糊住了胃口,也可以出现不太想吃东西的感觉。

《太平圣惠方》中有「神仙辟谷驻颜秘妙方」,由茯苓、栗子、芝麻、大枣组成,熬成膏服用,要求每日2次,每次50克。

《宋史·隐逸列传》记载,陈抟曾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陈抟已经是传说中接近神仙的一类人物,但他的辟谷也不是完全断食。

还有一些辟谷人士只是提倡少食,在辟谷过程中仍进少量主食,这与节食只是程度之差。

这类辟谷方式,其实质都是限制热量摄入。希望通过修习中所服下的「药物」,来作部分补充或替代,或者是影响体内的代谢,以求产生出新的代谢方式。

辟谷对人体是否有好处呢?

对这个问题,很难用完全的肯定或否定方式一概而论。因为至少牵涉到「如何辟谷」「谁在辟谷」这些问题。

比如说,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种辟谷方法,时间上有长有短;有吃少量东西或有中药配合的;又有不怎么吃东西,但可以喝水或是规定饮料的;有的配合呼吸方式,有的没有;有的有一定的医学监控,有的完全没有。

关键是,参加辟谷的人的体质与基础病,也不一样。

所以,这个真的要因辟谷方式和具体的人来讨论了。

当然,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参加辟谷班的人在谈心得体会,大多数都是谈有所得,而很少有人会说有所失。

我们不一定要怀疑那些谈有所得的人。但如果客观地看,我们该关心的应该是得到好处的人的概率是多少,而不是个例。这个好处,既要有自身感受,最好也有一些人体的健康数据。

国人有个习惯,用了各种养生方法,只要得到好处,都会奔走相告,形成客观上的广告效应。而没得到好处,或是产生副作用的人,一般是不会在公开场合说出来。

这是国人的人情世故。所以,我们得到的正反两方的资讯其实是不均等的。

因此,对于辟谷这种方式,总的结论不太好下。还是之前的那句话,看具体方式,看人的体质与有什么基础病。

比如,对于血三脂过高、痛风、糖尿病、肥胖等,这类人如果没有辟谷的禁忌症,那么在有监控的情况下,做一些接近节食的轻辟谷,按道理是有些好处的。

什么是轻辟谷?

就是应自己的体质与疾病,恰当地吃。比如,与现在相比,每餐减点量,或者尝试某一天,减去一餐,或者是一周之内停食半天或一天,又或者一个月之内,有计划地停那么三两天等。

但前提是没有低血糖、消化性溃疡这一类不能耐受饥饿的疾病,最好还是在一定的医学监控下进行。

就算是糖尿病,一般来说,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节食。但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用节食甚至辟谷疗法的。某些糖尿病类型容易在饥饿的条件下诱发饥饿性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

想尝试辟谷,要注意哪些

除了上面讲的内容,如果选择辟谷养生,还要注意什么呢?

降低能量代谢。

1. 最好是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服气、静坐冥想配合,辟谷期间,降低能量代谢。

2. 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自己有个适应的过程。要根据不同人的实际情况制定辟谷养生方案,切不可一概而定。时间长短要量力、量身体感觉、量检测指标而行,特殊情况下要随机而变。

3. 能配合吃点水果、药饵、饮料之类,安全感会高些

4. 辟谷养生期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这得有专业的人来指导、分析、判断。

5. 辟谷者心情要保持乐观、豁达,心平气和,整个辟谷养生期间都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6. 恢复饮食后不要马上进补,要有几天的恢复期,然后才可正常饮食。辟谷养生期间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

至于有些人想延长辟谷时间,也得循序渐进,或者是配合服气与药饵的方式。同时,兼顾自身感受,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或者在正规的医学监控下进行。因辟谷而把身体搞糟或者出事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在现代大多数人吃得越来越多、饮食无节制的生活习惯下,辟谷养生该是有意义的养生方法之一。

它除了减少一定量的食物摄入,清除体内一些代谢物,净化体内环境,其实也有在训练营里身心放松的效应在。心灵得到澄清,性情得以陶治和悦,按照道家的说法就是「浊气去而清气生」。

关键点是适应人群,以及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适量、合理地去进行。

——END——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悦读中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菖蒲

⊙运营编号:GYZX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