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吧,而凿壁借光的主人公就是匡衡。小时候的匡衡艰苦读书,长大后也的确是靠自己多年努力的做了大官,后来更是直接官至丞相还被封侯,那么凿壁借光的匡衡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了?

古时候有个叫匡衡的他有什么作为(由于家境贫寒又勤奋好学才)(1)

凿壁借光

匡衡少年的时候家里十分贫穷,匡衡又喜爱读书,但是却买不起灯油,为了晚上可以继续读书,匡衡将邻居家的墙壁偷偷的凿了一个洞,然后邻居家的灯光就可以照射过来了,这样自己也就可以读书了,正是这样的艰苦读书匡衡长大后成为了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尤其是对《诗经》十分在行,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受到了汉元帝的器重。正因为这样,匡衡成为了御史大夫,后来又成为了代理丞相,并且还被封为乐安侯,总理全国的政务,可以说是达到了权利的巅峰。

古时候有个叫匡衡的他有什么作为(由于家境贫寒又勤奋好学才)(2)

但是到了汉元帝后期的时候,宦官石显受到皇帝的宠信,把持朝政。并且在全国开始增加赋税,一时间没有人敢弹劾他。就连匡衡也只能趋炎附势不敢得罪于他。直到汉元帝死后汉成帝继位,匡衡才敢弹劾他。当然了,这也并不能说明匡衡这个人不行,毕竟当时宦官专权,匡衡不得已只能依附,不然的话自己说不定宦官没有清理,自己还被别人办了。

古时候有个叫匡衡的他有什么作为(由于家境贫寒又勤奋好学才)(3)

但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就在匡衡弹劾石显后不久自己也被弹劾了。而弹劾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贪赃。而且这个弹劾也并不是诬陷,而是的确出现了的。史书记载,匡衡后来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正是因为这个事情,匡衡直接就被汉成帝贬为庶人了。这对人们来说是很难相信的,毕竟小时候他是一个苦读的人,而当官前期也都是一个忠良之人,但是即使不相信这些也都是事实。

古时候有个叫匡衡的他有什么作为(由于家境贫寒又勤奋好学才)(4)

其实匡衡变成这样的人也并不意外,因为一个人在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之后自己也是会跟着变化的。就像是曾经写下著名《悯农》诗篇的李绅最后也是变了一个人。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李绅浪费粮食是真的吗这件事有着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李绅这个人后期的确是和前期有很大区别的,后期生活比较的奢靡,并且还传当官之后成为了一位酷吏。这些也都告诉我们,人是会随着一些不同的因素变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