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大云寺赋

方尚春

商州古城,秦汉古郡,

城中古刹,名曰大云。

东出武关,通往吴楚,

西去蓝关,连接秦晋。

从古逾今,军事重地,

水陆两栖,交通要津。

金鹅池赋(商州大云寺赋)(1)

寺院宏阔,城内城外横跨;

殿宇诸多,上寺下寺两分。

上寺城外,后依金凤山麓;

下寺城内,前临丹江之滨。

上下两院,乃由地道连通;

僧侣出入,无虑城门宵禁。

金鹅池赋(商州大云寺赋)(2)

殿脊附兽,宝顶碧瓦鎏金,

寺门衔日,檐角驾风飞云。

禅罄肃穆,寺院松柏荫森。

走进寺院,心飞三千世界;

膜拜佛祖,人入四大空门。

后殿两侧,雄立天王四幢;

大雄宝殿,趺坐弥佛三尊。

四大天王,手持护法神器,

庇佑人间,经年风调雨顺。

三尊弥佛,圆面大耳善相,

雍容华贵,容貌显出斯文。

天王殿中,另塑弥勒一尊。

坦胸露腹,双乳对称丰隆。

弥勒头颅,观音菩萨腰身。

有男刚毅,有女性之温存。

金鹅池赋(商州大云寺赋)(3)

实乃武曌,女皇写真,

改朝称帝,千古一人。

塑人若佛,塑佛若人,

丹青妙手,独具匠心。

金鹅池赋(商州大云寺赋)(4)

商州大云寺,始建于唐代;

唐朝兴佛寺,事出有原因。

武媚武皇天,皇权虽在身,

不甘垂帘后,还想进一程。

欲登女皇位,名言均不顺。

为篡李唐位,解脱其恶名,

借君权天授,广泛造舆论。

为其改国号,埋下伏笔证,

随即遣御史,伪编大云经。

谎称弥勒佛,转世为女王,

武媚武则天,弥勒之化身。

下诏于诸州,修建寺两座,

寺藏大云经,上下各一本。

建寺之运动,全国风靡行,

两京疏勒地,直至边陲镇。

建寺四百多,纳僧十万人。

肆意兴土木,不惜费库银。

金鹅池赋(商州大云寺赋)(5)

大云寺哉!

迅速崛起时,政治需要因;

又随朝更替,濒临遭噩运。

武曌武则天,易世周王朝,

巩固其皇权,广泛修佛殿。

母子易了权,登基儿李显,

国号复李唐,拨乱还本源。

中宗颁诏书:废除大云寺,

解脱武宗亲,参政发言权。

全国之各地,奉诏毁寺院,

寺庙化灰烬。也就一夜间。

商州一刺史,足智又多谋,

随将下寺院,改名为西岩,

毁寺浩劫中,仅烧上院门。

商州大云寺,劫后才逢生,

幸存到如今,今则香火盛。

商州大云寺,历经千年风,

宏伟壮观兮,风采依绝伦。

展盛唐文化;炫民族艺术;

述历史兴衰;证皇权浮沉。

金鹅池赋(商州大云寺赋)(6)

诗曰:

唐时武后谒空门,天授皇权借梵音。

东土娥眉兴帝业,西天弥勒降凡尘,

责成雄殿更泥塑,传旨金佛换女身。

母子易权朝政改,人随云寺共浮沉。

金鹅池赋(商州大云寺赋)(7)

金鹅池赋(商州大云寺赋)(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