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目前处于一年一变的动荡时期,令人目不暇接。实施一个方案没多久,还没有具体捋清楚逻辑,马上就有新的方案出台了。

高中选考是高考还是学考(高考新版选考科目)(1)

最新公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从2024年实施,再次明确高考改革的线路图:弃物理、弃化学投机科目选考现象被全面杜绝。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把选择权交给学生的高考科目选考方案一波三折。至今,有重返文理分科的迹象。最新版的选考目录,对于大学教学和普通高中的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普通高中应对新高考全面实施的大范围走班教学的矛盾似乎得以有效纠正。

2014年,从浙江、上海南方省市试点的高考科目自主选考,范围逐步扩大到其他省市,至今,全国已经有14个省市进入了新高考录取阶段。在大学日常教学中日益暴露出显著的不适应,一些高校理工农医的专业,学生没有选考物理;一些高校的材料类专业放在选考物理专业组内,不要求选考化学,甚至一些高校的应用化学类专业,也不要求选考化学。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高四物理、化学知识的学习。

弃物理和弃化学的套路,把新高考方案搞得焦头烂额,以至于上海、浙江出台物理保障基数。

2021年进入新高考的8个省市全部实施3 1 2科目选考方案,这是对3 3的修正,遏制了物理学科的尴尬局面。3 1 2显然是穿着马甲的文理分科,但,毕竟是新高考,不能武断界定就是文理文科,新的说法是选考物理组和选考历史组。

据统计,最新版高考科目选考目录列出的高校92个学科门类中,65个学科门类要求必选物理,占比70.65%;56个学科门类要去选考化学,占比60.87%。

从2024年开始,新高考科目选考发生变化,理学和工学类专业几乎都要求选考物理、化学。不是现在只选考物理即可。3 1 2科目选考挽救了物理学科,新版高考科目选考挽救了化学学科。

新版的高考科目选考目录,要求选考物理+化学的,全国高校一共有618所高校618个院校专业组。理学和工学类专业均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

要求物理+化学+生物的,全国高校一共有35所高校35个院校专业组,大部分是医学类专业。北京临床医学类专业依然要求选考物理 化学。注意,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由现在的选考化学 生物改为了物理+化学+生物。临床医学这种科目设置,依然不具备兼容性。极少数的高校农学类和生物学科类要求选考物理+化学+生物。

全国有18所院校18个院校专业组要求选考物理 生物,全国有3所院校3个院校专业组要求选考化学 生物。

要求选考物理 地理的,全国高校有16所高校的16院校专业组,其专业大部分是地理科学类。

要求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全国只有4所高校的4个院校专业组,分别是大庆师范学院的、苏州大学、郑州财经学院,云南大学的文科类专业。

大学科目选考最奇葩的组合,要求选考物理 生物 地理。全国只有一所高校一个专业这么选考。啥意思?难道谁的孩子2024年参加高考?大约这么选考、并填报这所院校的这个专业的考生,全国只有一个。达到本科线就能录,没到本科线降分录。这叫定点选考,定点录取。

目前没有物理 历史和化学 地理院校专业组。

目前,3 3地区是允许考生选考物理 化学 历史的,但没有高校这么设置;3 1 2地区物理和历史不兼容的。

由此可见,物理+化学是新高考一个王牌组合,以前和科目选考和最新版的科目选考,均证明以前高中理科的生物学科是一个彻底被边缘化的学科。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高校院校专业组的设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不是混合要求的,院校专业组具有明显的文理科趋势。

从1999年实施的3 X,一直到现在的科目选考方案,不就是改版的3 X、改版的文理分科吗?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把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新高考,在千呼万唤的综合素质评价没有大范围实施之前,所谓考生自主选择高考科目,和大学、高中的日常教学存在冲突。新版科目选考在引导普通高中的文理分科。

2017年,我分析的结论是,从初中到高中6年为一轮,新高考两轮之后,将重回文理分科的时代。没有最优的方案之前,高考的文理分科相对科学。

此次公布的新版科目选考,对高中教学影响很大。新高考方案公布后,全国各地的高中校强制推行大范围的走班教学。2017年,我就提出来,对于教育发达地区和城市,走班教学或许是可行的,但教育薄弱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走班教学难度极大,不具有普适性。上海、北京、浙江、天津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新高考经验不具有普遍借鉴价值。

此次强化文理分科,院校专业组的设置,学科组合减少,文理科混合设置选考科目的院校专业组极少。因此,普通高中的走班教学逐步在淡化,甚至可以不用走班教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