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三大池”

凡天然之景物,皆因自然之力所成。镇原因地震之变,雷雨之作,形成了一些晶明如镜的名泉佳池,其水质甘冽,四季碧绿,是发展养殖业的天然池塘。现就太阴池、白马池、翟池的形成变化及其利用情况概述于后。

镇原县的景点太阳池(镇原三大池)(1)

 太阴池在县东65里的太阳高家。此地以新丰梁为界,东西两边各形成两座天然湫池,其地形犹如太极图之状,故新丰梁以东向阳之池称太阳池,以西背阴之池称太阴池。太阳池早已干涸,其形成一时尚难考清。据考太阴池,为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二月五日,雷电大作,洪暴冲袭,山坡滑塌,堵塞沟道而形成。池水面高程为1208米,长970米,平均宽为250米,最深水位14.5米。水面面积为24.25万平方米(约370亩),总蓄水量为218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水色澄澈,不溢不涸。上游有自流泉水两股,从沟掌黄土层中以不同的水量涌流而出,犹如贯珠涟涟,恰似岩水滴流,以每秒三公升的流量泻入池中,入口香甜,纯净无染。相传,久饮此水有健体强身,益寿延年之奇效。池四周环山,郁郁成荫。池边有菩萨庙一座,每年二月初八庙会,八方香客云游于此,绿柳碧杨生机盎然。桃杏花含苞欲放,男男女女,车水马龙。若到夜间,皓月映池,鱼儿往来翕忽,岚光水波,尤为奇观。为使这座天然池塘有益国家,造福人民,1958年由县水利部门先后几次组织投放鱼苗80多万尾,现已游鱼成群,有白莲、鲤鱼、草鱼诸品种,时逢春秋之季,钓客不绝,成为我县天然鱼池之一。1976年在此修建大型电力提灌工程一处,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000亩。

镇原县的景点太阳池(镇原三大池)(2)

白马池亦称白马泉,在县东五十五里的景家坬,因此地曾有白马亩,故称白马池。据考形成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因两次山坡滑塌,堵塞沟道流水而成。水深17米,水面面积15.3万平方米,总蓄水量为130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97平方公里。水漾山腰,澄澈如鉴,春秋之交,钓客甚伙,成为县邑之胜景。邑人马鉴堂以“人影乱翻春水绿,渔歌频唱夕阳红”之句来赞此池之美,池周有三股泉水,从沟渠两侧红砂土层的不同高度注泻,好似细雨淋淋,又象浸润涓涓,流水潺潺,叮叮咚咚,音韵多律,惟妙惟肖,十分壮美,流经悬壁,苔藓丛生,绿赛翡翠。1974年至1975年在此修建提灌站一处,可灌原地400亩,成为当地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的天然泉池。

镇原县的景点太阳池(镇原三大池)(3)

 翟池,位于县东七十里的上肖镇境内。据考,民国二年(1913年)十一月,因沟北原头滑塌,截堵沟道,形成湫池。又因此地多以翟姓居住,故曰翟池。据测最深水位13米,水面面积18万平方米,总蓄水量126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池上游南端有清泉一眼,以每秒四公升的流量注入池内,水质甘甜,是当地人畜饮水的唯一泉池。1977年8月西岸角饱和滑坡,池水下降3.5米。随水冲走成鱼10吨左右。后经几次维修加固,现已恢复正常水位,池内游鱼满目,池水四季碧绿,池旁黛柳成荫,鸟语花香。1973年至1974年,在此修建提灌站一处,提水扬程138米,可灌原地500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座天然池塘已分别承包经营,多方开发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