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施行“满月”。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部“发布之日起立即实施”的法律,让反食品浪费从道德层面的倡导变成有法可依。

近期,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发布执法案例,既是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约束,也是依法对拒绝浪费食物的提醒。如,广西桂林某中学食堂存在蔬菜过度挑选问题,因其将许多不需要丢弃的瑕疵食品原料一律丢弃处理而被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限期改正食品浪费行为;南京一面包店丢弃“长度未达统一标准”的牛角包,其负责人也因此被约谈。

不久前,被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岁。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着“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他的离世,引发世人对眼前“一日三餐,米饭弥香”的幸福日子的感慨与感恩,更引导着世人对如何珍惜粮食的思考。

好好吃饭,不浪费!

这句简短而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不少年轻人对袁老的郑重承诺。

好好吃饭,不仅仅是一日三餐,更囊括了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关于食物的方方面面,珍惜每一粒米、每一棵菜、每一个面包……事实上,不浪费既是一种传统美德,还可节约成本、节省日常开支。往大了说,更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反食品浪费法》实施“满月”,长沙各方的落实情况如何?市民的节约意识是否有了进一步提升?在节约粮食与保持出品品控之间又应该如何平衡?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希望你好好吃饭(我们要好好吃饭)(1)

希望你好好吃饭(我们要好好吃饭)(2)

希望你好好吃饭(我们要好好吃饭)(3)

希望你好好吃饭(我们要好好吃饭)(4)

走访

引导适量点餐

反浪费标识常见,但部分餐馆未张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

5月27日至28日,记者走访了长沙20余家餐厅,发现大部分餐厅都张贴了反食品浪费标识,并且主动引导顾客适量点餐。

希望你好好吃饭(我们要好好吃饭)(5)

5月27日,长沙一家餐饮店的点菜区张贴着“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宣传标识。 记者 潘显璇 摄

在长沙市芙蓉路八一桥附近的拾月湘礼餐厅,入口处张贴着“一食一饮当节俭”的标识,餐桌上也贴有“诚信经营,勤俭节约”等宣传语。附近的帅鲜E族、外婆家、好粥道等餐厅,都在门口或餐桌上张贴了诸如“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培养节约习惯,制止餐饮浪费”等标语,提醒客人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过去,长沙人请客吃饭,会按“N(就餐人数) 2”的思路点菜,记者发现,在筷乐潇湘、新长福等餐饮店,已经推行“N-1”点餐模式,引导顾客适量点餐。“请客吃饭还是讲究面子的,因为担心菜少,往往会多点,结果就浪费了。服务员引导顾客适量点菜、少了再加是比较好的。”在新长福就餐的陈先生说。

不过,走访中,记者发现,也有部分餐馆未张贴相关标识。位于福庆街的午禾食堂、体育馆路的绿园饭店以及真粥源,店内均未见张贴任何反食品浪费的标识。在大米先生万达广场店,只有店内偏僻角落处张贴了一份提倡“光盘”的宣传海报,但就餐的顾客很难注意到。

针对部分饭店尚未张贴相关提示的情况,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明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定期进行检查监督,要求商家及时进行整改。

鼓励光盘行为

有餐饮店真金白银奖励“光盘族”

除了常规的“入眼入耳”的反浪费提示外,长沙一些餐厅还推出了不少其他举措来引导消费者避免浪费。

5月27日晚,记者在长沙市开福区佳尝便饭月湖店看到,一张张光盘行动主题的公益广告贴在点餐区、卡座上,很是显眼。店里的肉类、海鲜都是称重卖,甜点小吃则是根据数量计算价格。店里有半份菜供顾客选择,菜量减半,价钱也减半,受到不少顾客追捧,比如有机鱼头这道菜,一份的价格为120元,半份则只需60元。

在外卖平台,该店以优惠价的方式推荐小碗菜,平均每份小碗菜在10元左右。此外,该店还免费为顾客提供打包盒,并推出了光盘行动优惠奖励,每桌参与光盘行动的顾客能收到该店的29元优惠券,下次消费时即可使用,这种节俭用餐的方式一经试用便受到欢迎。

位于松桂园的乙真之茶餐厅刚营业不久。为了吸引顾客,该店在团购平台上推出了一款售价68元的四人套餐,但使用这份划算的套餐有额外要求。“为了提倡不浪费粮食,我们规定此套餐需四人及以上才可使用。”工作人员说。

自助餐防浪费

“押金制”成自助餐厅防浪费标配

在自助餐厅,消费者为了“吃回本”,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记者探访了长沙一些自助餐厅发现,餐厅通过“押金制”避免顾客浪费已是普通做法,针对浪费严重的顾客,商家会动真格扣押金。

5月27日中午,记者在长沙小天鹅戴斯酒店的鲸鲨国际海鲜百汇看到,自助午餐是358元/位,顾客还需要缴纳100元押金,若没有出现浪费行为,押金凭收据退还。在餐桌显眼位置,放着提醒顾客珍惜食物的宣传纸,上面印有规定“桌面食物浪费超200克加收全单30%费用,浪费超500克加收全单50%费用”。

“每一位进店消费的顾客,我们都会提醒其不要浪费。加收费用这一规定可不是写着玩的,我们真的有在执行,虽然绝大部分顾客都不会浪费,但每个月总会有几位顾客因此被加收费用。”小天鹅戴斯酒店餐饮总监张耿介绍,这一机制的目的不在于向顾客多收费用,而是希望借此让顾客养成按量取餐的习惯。“到店的消费者普遍素质较高,被加收费用的消费者大多认可这一规定,但也有个别不理解的,餐厅只能尽量做好解释工作。”

记者电话咨询了亚马逊自助餐、韩尔小江海鲜烤肉火锅自助餐厅等多个自助餐厅,这些餐厅都有通过收取一定金额的押金来防止顾客浪费的举措。工作人员表示,客人用完餐后,服务员在收台的同时会对浪费情况进行检查,如果浪费情况严重,押金确实不会退还。

此外,小天鹅戴斯酒店的鲸鲨国际海鲜百汇还通过改变就餐模式来减少浪费。“以前我们是开放式取餐,所有食材都是顾客自取,现在改成了半自助点餐模式,即部分菜品仍由顾客走动取餐,部分菜品需要让服务员在平板电脑上点餐。点餐的菜品都是现做的单人份,更能保证餐品的品质,也能有效避免浪费。”张耿表示,就餐模式改变后,餐厨垃圾明显有减少。

问题:外卖盒饭浪费情况仍待改善

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生活中,点外卖已渐渐成为年轻人热衷的选项。如果说在餐厅就餐有服务员、各类标语提醒消费者珍惜粮食,点外卖又该如何实现厉行节俭呢?

2020年8月,三湘都市报曾报道过长沙市开福区万达广场,一幢写字楼一天要倒掉上百斤剩饭剩菜。2021年5月27日中午,记者再次回访了万达广场写字楼,在C1栋第2层至第7层的楼道间,大部分外卖盒里只有少量的剩饭剩菜,但也有2个盒饭里剩有一半的米饭。在C1栋地下车库的垃圾临时转运站,记者看到,负责清运垃圾的保洁员在进行垃圾分类时会逐一将垃圾袋里的盒饭拿出来,将剩余的粉面、饭菜、汤等倒进餐厨垃圾桶。“在这里工作的人多了,餐厨垃圾也比以前多了,中午点外卖的人最多,3栋楼中餐后要倒掉大概200斤剩饭剩菜。”保洁员说。

“外卖送来的米饭一般都是一整盒,我吃不完,所以点外卖时会备注只要半份米饭,免得浪费。如果有的人饭量小又没有备注习惯的话,浪费就在所难免了。”长沙白领周女士希望外卖平台或者商家能够尽快主动上线半份米饭供消费者选择。

举措

企业推出“半份菜”,“经纪人”精准卖货

5月28日,在小风唐华创店内,三湘都市报记者看到,店里的餐台上摆了不少“半份菜”和“一人餐”。这些小碗菜、小份汤,其份量刚好能满足一人用餐的需求,在杜绝餐桌浪费的同时,又让消费者体验到丰富菜品。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样本归类统计,研究出白领消费人群的特点,推出精致、可口、美观、多样的小份菜肴。”唐人神小风唐总经理靳莎向三湘都市报记者介绍,他们对肉品的管控也从饲料、种猪、养殖、屠宰到加工上桌贯穿了全产业链始终,在保障食材安全的前提下,为消费者降低综合成本。

去年疫情期间,堂食用餐人数锐减、储备物资难以消耗,食材浪费现象陡升。彼时,长沙的盒马工坊适时上线了剁椒鱼头、日式肥牛寿喜锅等半成品菜;蒸浏记上线“易做菜”微信小程序,面向长株潭消费者提供酸辣猪皮、手撕火焙鱼、百合蒸南瓜等半成品菜品……这些预制半成品一经上市,便受到不少长沙市民的青睐,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厨房中食材的浪费。

在杜绝浪费的道路上,农业B2B电商惠农网则采取农产品“经纪人”模式,可将农产品的损耗降低到3%至5%左右。即农产品“经纪人”对农产品做好品控、分类、定价、营销、售后等一系列工作。同时,他们还负责把控和分析市场行情,并及时向生产基地传递供求信息,避免出现浪费、等待和延误。

为解决国内水果、蔬菜、生鲜等商品由于供求信息对接不畅而造成平均20%以上的损耗率,湘企佳沃股份联合电商平台推出一系列加工后的海产品。佳沃股份董秘杨振刚对媒体介绍到,他们是利用全鱼资源、全虾资源,减少对有效资源的丢弃,把浪费的行为消灭在厨房当中。同日,记者在京东电商上看到,佳沃股份的一款去皮去刺三文鱼2000条以上的评论和98%的好评率,似乎在说明,这一做法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商家开辟“临期食品促销柜”

生活中,常听人说,家里的水果、酸奶什么的忘了吃,却已烂掉、过期了,最后“含恨”丢弃,形成浪费。然而,相比一个小家庭,水果商、大型超市每天需管理更多的水果和食品,他们是如何避免浪费,减少损耗的?

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长沙多家超市、零售卖场发现,商家们纷纷开辟“临期食品促销柜”,销售因临近保质期而特价销售的商品或部分包装破损但仍不影响使用的日化用品,以减少商品流通环节的损耗。

希望你好好吃饭(我们要好好吃饭)(6)

5月28日,长沙市内一沃尔玛超市的临期货柜上摆放着不少待售商品。 记者 胡锐 摄

在沃尔玛黄兴南路店一侧的入口附近,蓝底白字的“临近保质期商品货架”十分醒目。记者看到,4节半货架上不仅有蜜饯果干、可乐、雪碧等零食饮料,还有葡萄酒、烹饪佐料等。

长沙市银杉路某绿叶水果店负责人表示,虽然他们每次进货前都会分析上段时间的销售数据,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销量,但仍无法做到每批进货都会及时售罄。一旦出现产品积压,该店就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

站在商家角度,开辟“临期食品促销柜”,与通过降价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卖相”不好的水果、蔬菜,临近营业时间结束,高价猪肉、豆制品等被捆绑销售“买二送一”等,其目的都一样,是一种以“小赔”换“大亏”的市场行为。只是,“临期食品促销柜”的概念更显新颖。

记者发现,这些离保质期仅剩两三个月、被贴上“骨折价”促销标签的临期商品,正孕育了一个新的消费市场。《2020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食品金额已经高达908.1亿美元。若以行业普遍认可的5%沉淀库存计算,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已超过800亿元。

食堂

浪费就罚款 摄像头监督节约

记者注意到,企业在业务端口不断尝试厉行节约之外,在员工食堂的运营商,为了节约粮食也下了一番苦功。

“大家餐桌上的剩饭、剩菜比以往少了很多。”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食堂管理员付杰告诉记者,自去年食堂掀起一波“反对浪费”风后,同事们就餐的浪费现象大大减少,“大家吃完起身时盘子基本已空空如也,食堂内的餐厨大垃圾桶也撤走了2个。”

去年疫情期间,山河智能食堂还推行一种“网上报餐”的就餐模式。“员工通过系统提前预约,价格是10元/餐,没有提前预约,价格是13.5元/餐。”山河智能工会办主任助理李湘滨向记者介绍,这样可以约束员工通过预约减少浪费。

去年8月3日,广汽三菱发布了一则《关于加强员工文明就餐行为管理的通知》的内部文件,铁腕整治食堂就餐不文明现象,重点打击浪费。管理人员通过食堂摄像头、现场巡逻等方式监督食堂就餐文明;一旦发现不文明行为,将通过食堂电视进行视频循环播放曝光;违反规定三次以上或不听劝阻、无理取闹者,取消其一个月的食堂就餐资格。

消费者

“节约是一种时尚”

“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思想要根植每个人的脑袋。”在长沙市民黄女士看来,首先要树立节约的思维,再在行为上逐步养成节约的习惯,如出去吃饭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记得打包,“不要觉得那样丢面子,反而要觉得很自豪、很时尚。”

“1.5元一盒的方便粉、特价进口巧克力……买了一购物车零食,才花了不到100元。”5月29日,长沙90后小陈开心地向记者展示她购物车内的“战利品”——临期食品。在小陈看来,她所购买的食品都是品质过硬的好产品,却让她享受了很实在的优惠,“某种意义上,也是在避免浪费,倡导节约”。

在长沙,像小陈一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对临期商品持有更加包容的态度。2020年9月17日,“我爱临期食品”豆瓣小组成立,组员们秉持着“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的理念,推荐着值得回购的店铺以及线下超市的打折攻略。

“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消费者王女士提出,像是沐浴液、洗发露等日化用品,临近保质期也不影响功效;但现做糕点、新鲜猪肉等短保商品,可能因变质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她认为,在购买临期商品也应多注意,比如选择正规渠道。食品从业人士表示,在购买临期食品时,可从食物的外观、颜色、口感、味道等方面来进行辨别,此外,食品卫生品质大多以微生物指标作为判断标准,保质期内的食物不应出现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现象。

建议

两难

“高标出品”需求和食品监管压力并存

面包做大了,扔掉;面包做小了,扔掉;面包当天卖不完,还是扔掉……这些看似维护顾客权益的行为,不仅造成食品的严重浪费,甚至违反了已于一个月前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日前,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一家面包店丢弃了多个“不符合成品要求”的面包,从而造成了食品浪费。最终,该店收到了责令改正通知书。

“制作时剩余的边角料或品相达不到售卖要求的面包,都会切成试吃品,但还是无法做到0报废。”湖南省一家连锁烘焙店负责人无奈地说,品牌对批量生产的面包的尺寸、高度、颜色、重量均有严格要求,这不仅是衡量企业品控水平的标准之一,也会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

这名负责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实施,给企业的食品生产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一块蛋糕的浪费都是成本,品牌只能按销售数据估算门店每日的产品需求量,无法做到100%精确生产。”

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发现,长沙市内销售“只卖一天”的现制面包店铺,如罗森尼娜等,几乎都在醒目位置标注了橱窗中待售商品的制作日期;若现制商品在闭店时仍未售空,则需由晚班员工在监控下统一销毁。曾在某连锁咖啡店兼职的魏先生坦言,临期食品报废有严格标准,“店长曾多次强调不许将临期食品带回家或私下出售给消费者,毕竟与食品安全风险及其背后的舆情风险相比,一定比例的日常报废似乎算不上什么成本。”

尝试

晚上准点清货打折?市民爱捡漏

“马上到晚上8点了,走,买肉去。”5月27日晚,在长沙市开福区芙蓉中路一段工作的廖女士,开始吆喝着同事前往2公里外的盒马鲜生店,打算囤2盒7折的冰鲜带皮猪腿肉,“原价13.9元,打折后只要9.73元,一盒肉300克,可以炒两碗辣椒炒肉,很划算。”

三湘都市报记者在店内看到,晚上8点整,理货员将生鲜冰柜内仍贴着数字4的猪腿肉、猪肉糜、梅花肉、猪小排等待售肉类贴上6折或7折的价签。一旁的消费者跃跃欲试,只等心仪商品被贴上显眼的黄色折扣签后,再迅速将其放入购物车内。

“盒马日日鲜每天一到晚上8点就打折,蔬菜基本是5折起。工作日抽时间来一趟,可以省下百来块钱。”廖女士介绍,每晚8点,盒马日日鲜、半成品、海鲜、盒马工坊等产品将开启最低5折的促销,“生意很好,热门商品可能都要抢。”

希望你好好吃饭(我们要好好吃饭)(7)

5月26日晚,市民正在“钱大妈”生鲜超市外选购5折清货商品。 记者 黄亚苹 摄

到点就蹲生鲜折扣的场景,不只出现在这一家门店内。5月26日晚8点30分,在开福区凯乐国际城二期的“钱大妈”生鲜超市内,数十位年过半百的市民在收银台前排起长队,手中拿着新鲜猪肉、蔬菜、湿米粉等商品等着9点一到便买单。

这家在红底白字的招牌上印着“不卖隔夜肉”的生鲜超市,在店门口贴出了“每日清货时间”。从每晚7点开始,店内所有商品会以每半小时的速度“清货”,从全场9折依次加大折扣力度,直到23点30分,店内所有商品开始免费派送。

“等不到11点半,基本上9点,店里的东西都卖空了。”曾多次前往该店“捡漏”的邓女士介绍,店铺似乎能估算周边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到了打折时间,基本只能抢到卖相一般的蔬菜、水果,“陆续去了5天,才买到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提议

减少“临期”变“过期”,商家盼权威捐赠途径

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为减少商品流通环节的损耗,长沙已有多家超市、零售卖场开辟“临期食品促销柜”,销售因临近保质期而特价销售的商品或部分包装破损但仍不影响使用的日化用品和长保食品。尽管面包、蔬果等“短保”食品临期处理规则更负责,但企业也在努力兼顾食品安全与减少食品浪费。

“通过大数据测算店内库存、灵活变动商品价格、在APP发送优惠券冲销量等措施,‘日日鲜’系列基本能做到当日售空,剩下的食材将制作员工餐。”盒马鲜生方面介绍,全国门店使用的电子智慧价签,不仅能显示货品上架时间,还能让生鲜类商品快速变价、打折促清,“打折后的价签将从黑色改为红色,顾客购物时也一目了然。”

“手感麦夫商品的最佳赏味期限为2天,但品牌绝不售卖隔夜面包。所以,第二天一早,门店便会将前一天剩余的面包包装成试吃品赠送给顾客,顾客有需要也可以直接与门店联系。”手感麦夫创始人陆星竹介绍,门店还会与所在社区对接,将面包赠送给贫困户和困难户,以减少食物浪费。

除了消费者能“看得见”的这些做法,长沙一些餐厅还从“看不见”的地方,对原材料实行精细化管理,避免库存积压导致的食材浪费。

“为了节约食材,可能会用包菜杆、辣椒尾部、芹菜头等食材的边角料腌制成餐前泡菜,再免费赠送给用餐顾客。”长沙一餐饮门店负责人介绍,大部分餐饮店都会根据市场需求推动菜品迭代,调整菜品口味、份量,一些常见的食材也会在加工时最大化利用,如鱼身做成鱼片、鱼头可做砂锅鱼头煮豆腐、鱼尾还可以做成红烧划水。

不过,三湘都市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企业乐意将超过最佳赏味期限但未过保质期的食品赠送给困难群体,但苦于没有合适的途径或平台,总是难以实现。上述连锁烘焙店负责人表示,若没有官方机构参与,免费派发的食物因市民没有在规定期限内食用而吃坏了肚子,这个责任如何划分,“如果像上海、苏州一样启动食物银行、爱心冰箱,由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并给予企业宽容的环境,我们当然愿意减少食物浪费。”

记者 潘显璇 黄亚苹 胡锐 丁兴威

实习生 张益滔 严德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