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的病灶特点是什么(牛结核病病原体和形态结构流行特点)(1)

牛结核病的病灶特点是什么(牛结核病病原体和形态结构流行特点)(2)

1

什么是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BTB)是一种由牛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M.bovis)引起的牛的慢性消耗性人畜共患传染病。除牛外,其他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及人均可感染牛分枝杆菌。该病以在感染组织形成干酪样坏死性结节(tubercle)为典型特征,故称为牛结核病。

作为一种多种动物共患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牛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不但影响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更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公共卫生。我国每年结核病患者数居全球第二位,结核病患病和死亡人数在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占据首位。

牛结核病的病灶特点是什么(牛结核病病原体和形态结构流行特点)(3)

尽管部分发达国家在牛结核病的防控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牛结核病仍然是目前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养牛业所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

牛结核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分别为:牛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卡介苗(Mycobacterium bovis BCG)、非洲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田鼠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microti)、山羊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caprae)、海豹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pinnipedii)及卡内蒂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canettii)。对人与动物致病的主要是前两种。

牛结核病的病灶特点是什么(牛结核病病原体和形态结构流行特点)(4)

3

牛结核病病原体的形态结构

牛分支杆菌为G ,微弯,细长,萋-尼二氏(Ziehl-Neelsen)抗酸染色(acid-faststain)成阳性,体外培养时对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培养基中加牛血清或鸡蛋黄,最适生长温度为37.5℃。牛分支杆菌生长最适PH范围为5.9~6.9,结核分枝杆菌的最适PH范围为7.4~8.0;禽分支杆菌最适PH为7.2。牛分支杆菌接种固体培养基后3周左右才能够长出肉眼可见的菌落。菌落呈颗粒、结节、花菜状,乳白或米黄色,不透明。

牛分支杆菌与结核分支杆菌形态类似,繁殖时有分支现象,大小为(1~4)μm ×(0.4~0.6)μm ,牛分支杆菌较短粗。革兰氏染色阳性。由于其细胞壁中脂质和分支菌酸含量较高,影响染料的穿入,因此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常选用抗酸染色法,染色呈红色。

4

牛结核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由于牛分支杆菌的细菌壁富含类脂和蜡脂,因此其对外界环境的抵抗性较强。在干燥痰内可存活6~8个月;在冰点下可存活4~5个月;在污水中可保持活力11~15个月,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动物尸体内的牛分支杆菌具有感染性。正是由于牛分支杆菌对恶劣环境超强抵抗力,使得患病动物排出的菌体在环境中持久存在,接触到菌体的健康动物可能因此被感染。

下期预告:

结核病(二):牛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

结核病(三):结核病的诊断标准、防治技术规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