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1)

刘巴这个人物很有意思。刘巴是蜀汉或者说刘备集团第二任尚书令,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很高的重视。不过刘巴在前期总是在逃避刘备,从建安十三年到建安十九年,刘巴躲避了刘备六年的时间,最后到退无可退的情况之下才加入了刘备。 刘巴虽然后来还是辅佐刘备,但是从屡次逃避刘备的情况来看,难免流露出对刘备的敌意和鄙视。那么刘巴为什么对刘备有这种态度呢?或许与其父的经历有关。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2)

刘巴屡次逃避刘备的举动

刘巴字子初,是荆州零陵郡烝阳人。网络上所谓的"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中的"子初",就是指刘巴。当然小编是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具体出处,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从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和刘巴一直在荆州,刘备是刘巴的客将,主要活动范围在荆州南部的南襄盆地;而刘巴并没有辅佐刘表,而是在零陵郡作为郡吏。二者活动范围不重合,本来交往的机会比较少,但是刘巴在荆州还是比较有名望,应该也会受到刘备的注意。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3)

建安十三年是东汉末年南部发生剧变的一年,曹操解决了北方袁氏势力的隐患,极大削弱了乌桓势力,开始正式对南方的荆州用兵。正好这一年荆州牧刘表病死,荆州的大吏让刘表的幼子刘琮代替刘表成为荆州牧,但也并不是十分忠诚于刘琮,撺弄刘琮向曹操举州以降。此时刘备驻扎在襄阳以北的樊城,他是没有能力抵挡曹操大军的,何况还有襄阳的刘琮。于是刘备选择向南撤退,打算进驻江陵对曹操对抗。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4)

刘备在荆州蛰伏了这么长时间,拉拢、结交很多名士豪强,在荆州树立了很高的名望,非常得民心;另一方面即将接管荆州的统治者曹操则是有屠戮徐州的记录,还有杀死边让等名士的事件。二者比较之下,或许跟随刘备是更好的选择。于是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名士和刘琮身边的人都抛家弃业跟随刘备,"众十馀万",但是刘巴却不愿意跟随刘备,反而往北边跑,加入了曹操集团。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5)

随后的事情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刘备在当阳被打崩,和江东集团联合起来,在赤壁、乌林击退了曹操。这个时候三方对荆州进行重新的瓜分。曹操此时失去了荆州南部的控制,但是他不甘心,或许也是为了给孙刘联军制造麻烦,派桓阶拉拢荆州南部各郡,桓阶不愿意干这活,推给了刘巴。曹操承诺刘巴先到荆南,自己将率领大军支援刘巴。这个承诺其实也就是一句场面话。刘巴滞留在荆南,正赶上刘备南下扫平荆南四郡,刘巴无法北归曹操,就继续南下到交州。

刘巴改名易姓进入交趾,他与交趾太守士燮不合,又沿牂牁道到益州。按《零陵先贤传》记载,刘璋的父亲刘焉曾经是刘巴父亲刘祥所举孝廉,于是也是很重视刘巴。结果有一件事他没有听从刘巴的建议,就是坚持迎接刘备入蜀对抗汉中张鲁,于是刘备反而吃掉了益州。刘巴实在是很难再逃避,只能加入刘备集团。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6)

刘巴对刘备的敌意

刘巴屡次逃避刘备的"罗网",不惜从荆州跑到交州再跑到益州,能够体现出他对刘备的一种敌意。刘巴在交趾郡,诸葛亮在零陵郡的时候,二人有过书信来往。诸葛亮是想招揽刘巴加入刘备集团的,但是刘巴的态度相当坚决,宁愿"讬命於沧海"也不愿意归服刘备。刘巴对刘备的态度可见一斑。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7)

可是在上文小编也提到过,刘备和刘巴的接触其实并不算太紧密,一个在荆州北部,一个在荆州南部;刘备本人的声望也非常好,他最大的黑点当在消灭刘璋夺取益州以及发行直百钱上面,这两件事都在刘巴逃避刘备之后,直百钱本身就是出自刘巴的手笔。所以刘巴讨厌刘备而倾心于曹操是很奇怪的事情。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8)

刘巴讨厌刘备的原因,是没有史料进行明确的解释的。网络上一般存在三种说法:第一、刘巴自诩为文人高士,在当时文人非常瞧不起武人。比如说张飞曾经在刘巴处借宿,刘巴就很看不起张飞,甚至于拒绝与张飞交谈。刘备虽然师从于大儒卢植,但是本身不爱读书,行事一股江湖草莽气,刘备集团中也没有太多名士。刘巴讨厌刘备,可以被视为刘巴这种传统士人对草根出身的武人的歧视。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9)

刘备的实力不强。曹操在名望上确实是低于刘备,有过屠城等种种劣迹。但是在乱世当中,有些东西对于一个军阀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曹操能够称霸北方,占据幽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并州,还有汉天子这个政治上的王牌,实力远远超过刘备。无论是想要有一番作为,还是明哲保身,或者是为了统一天下、海晏河清的崇高理想,选择曹操这个更高的平台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巴认为刘备是假仁假义。刘备在荆州蛰伏时期,结交了很多名士豪强,这种树立恩望的行动或许表明了他对荆州的野心,打下与刘表争夺荆州的基础。刘巴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也不认可,因此讨厌刘备。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10)

刘巴讨厌刘备的另外一种可能

关于以上三种猜测,小编个人还不是十分赞同。首先刘备虽然不喜欢读书,是一个武人形象,但曹操也有杀戮名士的行为,这一点更甚于刘备;其次曹操的力量确实要强于刘备,但是士燮和刘璋的力量还要弱于刘备。刘巴如果需要一个更高的平台,何故放弃刘备选择士燮和刘璋呢;最后刘巴认为刘备假仁假义,这一点是有可能的。但是对于当时人来说,伪君子比真小人要更受欢迎。很多人喜欢真小人,认为是真性情,那只是一种后世的看法,没有受到真小人的伤害罢了。如果刘巴仅从道德层面上不认可刘备,那也不应该认可曹操才对。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11)

那么除了这三个原因以外,刘巴还有什么理由讨厌刘备呢?小编个人认为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刘巴之父刘祥的经历。刘祥的身份是江夏太守,这个在上面提到过了。董卓进入洛阳,地方长官纷纷起兵讨伐董卓,长沙太守孙坚也举兵北上,由于南阳太守张咨不给自己提供军粮,孙坚就杀死张咨。在这件事中刘祥是支持孙坚的,因此受到南阳士民的仇恨。张咨残余势力进攻刘祥,刘祥因此而死。在这件事中,没有看到孙坚救援刘祥的记载。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12)

刘祥不仅与张咨不合,与刘表的关系也十分不对付。刘祥被杀后,刘表就拘禁刘巴,派刘祥的亲信故人假装帮助刘巴逃跑,好借此杀死刘巴。刘巴屡次拒绝这些刘祥亲信,最后被刘表放过。父亲因为支持孙坚被杀;自己又因为父亲和刘表的矛盾险些被害,大概刘巴对刘表和孙氏不会有太好的感观。后来刘表辟请刘巴;刘表的别驾从事刘先请求刘巴教授外甥周不疑,都被刘巴拒绝,也是印证了这一点。

刘备与刘禅关系处理(让刘备屡求不得的荆州名士刘巴)(13)

刘备寄居于荆州,帮助刘表对抗北方的曹操,可以说是刘表的部下。刘巴既然与刘表有矛盾,那么对刘备抱有敌意也是可能的事情;在"赤壁之战"中,刘备又与江东孙氏缔结联盟,后来还娶了孙坚的女儿孙氏。可以说刘备与刘表和孙坚两个人都有较为亲密的关系,刘巴对刘备有天然的抵触甚至讨厌或源于此。所以小编认为刘巴屡次逃避刘备就是因为这种私怨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