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多地都处于异常高温和干旱气候入夏以来,全球主要粮食种植区被高温笼罩,旱情席卷美洲、欧洲、亚洲,玉米水稻均遭受高温炙烤气象学家们普遍认为,今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节奏、程度、高温的极端性与破纪录频次十分罕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今年的世界粮食危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今年的世界粮食危机(全球粮食遭遇极端大旱)

今年的世界粮食危机

今年全球多地都处于异常高温和干旱气候。入夏以来,全球主要粮食种植区被高温笼罩,旱情席卷美洲、欧洲、亚洲,玉米水稻均遭受高温炙烤。气象学家们普遍认为,今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节奏、程度、高温的极端性与破纪录频次十分罕见。

受美欧等国干旱天气对粮食产量的冲击,8月24日国际玉米、小麦和大豆期价继续上涨,延续了周二的强势涨势,其中CBOT玉米创下6月28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严重干旱!玉米产量难以预测!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国和大豆出口国,玉米出口占全球的70%以上,大豆占60%以上,其收成规模将决定未来几个月的价格走向。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美国西部旱情现在已到了该地区1200年来最严重的地步。

目前,美国玉米进入吐丝期尾声,大部分玉米进入蜡熟阶段,干旱导致美国玉米优良率呈持续下滑态势。本周美国职业农场主公司组织的中西部田间考察活动,考察人员发现,内布拉斯加州和南达科他州部分玉米农田非常干燥,甚至连玉米穗也没有长出来。虽然并非普遍如此,但是足以显现今年的干旱有多么严重。

事实上,美国高温干旱从春播就开始发生,由于春季的极端旱涝天气,导致美国未种面积激增。弃种总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两倍多,达到640万英亩,远超2021年的210万英亩。其中,玉米弃种面积最大,高达300多万英亩,小麦也从去年的近30万英亩飙升至100多万英亩。

迄今为止美国各地天气不稳定,使得单产预测变得更加困难。今年的单产预计不错,但是可能没有美国农业部当前预测的那样高。由于库存位于低位,产量规模至关重要。

500年来最严重干旱!欧洲面临减产!

欧洲正在面临至少500年以来的最严重干旱。

据外媒报道,西欧、中欧和南欧已经近两个月没有大雨。在极端高温少雨的天气状况下,欧洲面临极端严重的旱灾,三分之二的地区处于警报或预警状态。欧洲干旱观测站(EDO)的最新数据显示,欧盟47%的地区处于“警告”状态,17%的土地因干旱进入最高等级的“警戒”状态。

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显示,西班牙、法国南部、意大利和巴尔干地区因为干旱和缺水,将导致2022/2023年度欧盟玉米产量减少六分之一,全球产量减少逾3%,将近4000万吨。

欧盟报告显示,炎热干燥天气正值玉米进入关键的扬花期和灌浆期,导致单产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失。作物监测机构MARS表示,今年欧盟27国道玉米单产将比五年均值低16%。相比之下,7月份预测单产下降7.8%。

法国农民警告称,玉米产量将比去年下降18.5%。而且干旱导致粮食和饲料减少,未来几个月牛奶可能会出现短缺。

由于气候异常,意大利相关地区农民今年普遍歉收,部分农民损失甚至高达80%。有关机构预计,干旱所造成的生产损失,将会使得意大利的小麦生产下降15%。

亚洲遭遇极端高温!水稻产情堪忧

亚洲是全球水稻的主要产区,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球九成左右。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最大的稻米消费国;其次是印度,产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左右。全区大米出口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印度、泰国以及越南,占全球出口份额六成以上。

当前,中国部分地区正在遭遇高温干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现旱情尤为显著,正在经历196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热浪事件。高温干旱已成为影响南方秋粮丰收的最大威胁。

当前南方中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夏玉米进入抽雄吐丝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8月22日,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首次联合发布农业干旱风险预警。

相关专家表示,从局部来看,高温干旱天气对长江流域一些产区会造成一定影响,使水稻减产预期增强,部分南方地区稻谷价格有上涨趋势;从全国来看,受灾地区占比不大,仍有部分地区雨水偏多,全国大部分地方影响不大,因此不会造成秋粮整体减产和粮食价格大幅波动。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今年部分地区降雨较少,其中包括占印度大米产量四分之一的西孟加拉邦和北方邦,干旱少雨导致印度水稻种植面积下降13%,降至约3年最低水平。

由于天气不利于印度东部和北部的水稻生长,贸易商已开始提高水稻报价。上周,印度碎米率为5%的蒸谷米报价为为每吨365-371美元,高于前周的360-366美元。

由于印度大米产量下滑,或将一定程度上触发新一轮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市场人士担心该国政府或将限制大米出口,从而影响全球大米供需。

极端高温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2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席卷北半球的干旱可能造成北半球局部粮食的减产甚至绝收,但是整体上影响可控。李国祥解释说,受年初粮价大幅飙涨的刺激,欧美国家今年纷纷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今年干旱所造成的粮食减产将削去扩大耕种所带来的增产预期,但不太可能在去年粮食产量的基础上造成进一步减产。

来源:上观新闻、华尔街见闻、环球时报、博易大师,中华粮网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