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1)

我们知道耳机单元主要有四种,动圈、动铁、平板以及静电。这几种单元的发声方式不尽相同,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平板单元在大耳机上已经是屡见不鲜,而在入耳式耳机上,数年前我的印象里可能就只有AUDEZE的iSINE系列了,但iSINE的平板单元面积也有足足30mm,基本就是挂在耳廓上面了。近两年越来越多体积更小的微型平板被运用进入耳式耳机了,眼见的平板耳塞的价格也被卷的越来越低。在这个时间点上,水月雨就突然拿出了这么一款名叫“群星”的平板耳塞,而且价格仅售699元,和七赫兹的DIOKO一起成为了目前价格最低的平板耳塞。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2)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3)

首先还是先来开个箱。不出意外的,先让我们来看看新的老婆(bushi),这次封套并没有像KATO那样上色,而是单纯的线稿,然后上了个类似「ONE LAST KISS」封面那种渐变色,直呼偷懒。开玩笑了,实际上在这里用简单一点的线稿确实有更好一点的美观性。背面的详细信息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吐槽一下,这个包装的封套第一次开实在是太紧致了,生怕给大力出奇迹撕坏了后面没法拍照了。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4)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5)

抽开后内部的布局也蛮礼盒式的。里面的配件包括一个耳机包,UC套还有MISTIP海绵套,一开始还蛮意外的,竟然给的是UC套而不是清泉套,属于是买套送耳机了,实际的原因后面听感上再做分析。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6)

看的出来,群星和曾经同价位的星野有着相同的设计语言,外壳采用了相同的变色烤漆工艺,这种涂料同样会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现出从深蓝到紫的渐变效果,宛如星空一般,正面面盖上一边绘制了日月,另一侧则绘制了流星,而且巧妙的依托了两颗螺丝,这样看起来不仅不突兀,甚至更妙笔生花。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7)

然后一侧过了看,这导管第一眼看还是不免让人震惊一下,让我怀疑这玩意究竟塞不塞的进耳朵里。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8)

但是实际上的佩戴还算好,因为只有内部这么一块腔体是进入耳道的,而外面的那层面板只会在耳廓之外,本身单元的质量也控制的还行,配合标配的UC套和MISTIP海绵套佩戴起来都还是很稳固的。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9)

不同于KATO,群星两个单元互相敲击时的声音像是瓷器撞击的感觉,官方似乎并没有说外壳的材质,但是应该是金属的。耳机线则是透明线皮材质,内部线芯则是金色和蓝色绞合,但论颜值来讲我觉得星野的原线要更好看一些。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10)

在拿到群星后,有一些烧友也向我询问群星相比起原本同价位的星野升级了什么。但在我看来要把它们两个拿出来对比,说升级了什么的话,是没有太多可比性的。虽然星野和群星是同个价位的产品,在外观和名字主题上也是比较相近的,但是在声音的风格上其实算不上一个迭代关系,反而更像是一个完全新的主体。很大程度的原因其实是这两个耳机的发声方式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并且,星野作为一个接近3年前的塞子,基本完成了它的生命周期。在本身的声音素质上,群星和星野的跨度也是比较大的。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11)

群星的最大卖点莫过于与拓音合作这颗14.5mm平板振膜单元,由水月雨进行了“魔改”。在还没实际的去听之前,一见到平板振膜单元,我先入为主的猜测它的一些音色特征:比如响应快速的瞬态,有着较强的能量感,以及明亮清晰的中高频之类的。可以说,我的猜想大部分是对的,群星的声音确实有着平板单元一些鲜明的特点在里面,能让你真切的体会到一些平板单元的优势,这是有区别于动圈单元的。但是,按照常规来讲,要发挥好平板单元的这些优势是需要一定驱动力和控制力的,群星在前端上需要的声压级相比起KATO来讲也是要更高的。考虑到这个价位的用户大多是小尾巴党,亦或者是手机电脑的直推党,大部分的听感我直接基于乾龙盛的mc01以及MacBook Pro耳机孔,耳机套先用自带的UC套。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12)

初听,首先觉得整个三频框架是很“后水月”的风格,比较均匀的分布在体系内,声音是稍薄的,略偏冷声。随即而来的就是平板特有的那种纤细感的结像,干净利落,味道对了。从外观上来看群星似乎并不是一个开放式的平板耳机,所以它的声场并不算非常开扬,但好在横向和纵深的比例是很圆的,声音的下沉感和头顶空间的开阔感都还行,只不过纵向并没有横向宽。与同价位的塞子相比,群星拥有非常可观的的分离度和强劲的能量感,一耳朵下去是能给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但美中不足的一点是,在我听一些摇滚或者是电音时,等到歌曲进入复杂的混音段时,它的高频段不禁得让我眉头一锁。在没完全煲的情况下,是存在明显的细碎和刺激感的,有些太过张扬。在一段时间的煲机后,这个问题确实能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但换套是一个更立竿见影一些的方法,这个后面再说。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13)

群星的低频在量上是比较接近于KATO的,在适中的范围内,在整个三频的架构里并不会显少,足以支撑起整个氛围感,确保了声音是有一定的重量感,是能下沉的。有着较强的弥散感和宽松感,带点轻微的混响,弹性和张力良好。从口味来讲这样的低频依旧是属于比较清淡的类型,因为它的下潜深度和打击感依旧是比较浅的类型,但对应大部分的曲风来讲,这样的低频表现是够用的。

随即关注点转向它的中频。群星的人声是比较有平板味儿的,通透,厚度略偏薄,亮度控制的比较到位,口型适中,带有一些颗粒感,轮廓和线条勾勒的很明晰,齿音收的较快,给出一丢刺激感并不会让人感到失控,这种略微年轻感使得在演绎女声的表现要好过男性一些。音染不算多、直白且平和,听久了以后还是感觉在情感的表达上相对乏味了一些,偏于理性,但总体来说是一个无功无过的表现。我认为群星的人声表现是要逊于KATO的,尤其是在情感的表达、润泽度和饱满程度上,可以说水月雨这刀法还是很精准的。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14)

在说到高频上来。群星的高频给出了比较丰富的细节,延展性也还不错,它并没有选择去过多的抹滑高频,反而保留了很强的的线条感,在没有非常强大的密度的支撑下,这就会使得整个高频在一些复杂的混音条件下,出现侵略感和细碎感。然而在纯器乐的作品中,它的表现反而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同时也得益于整体的良好分离度,与清晰扎实的风格,使得各个乐器在空间中的塑造和刻画还是相当可以的,而且应该是得益于大振膜的关系,器乐的泛音和余响是很明显的。在器乐作品的表现上,群星在层次的交代和动态、能量感上是要比KATO更优秀的。

不得不提的是,水月雨在原线上失望这件事上,完全没让我失望。群星原线的声音密度其实是比较糟糕的,在更换了一些升级线以后,整个声音的凝聚度和密度会有很大的提升,高频的刺激感也有所削弱,但如果硬用个广口一点的套子那刺激感是依旧存在的。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15)

顺势就说说耳机套的选择吧,前面也提到在一些电音、摇滚乐中,如果套子选不对的话,群星是很容易出现刺激的听感。之所以群星要标配更贵的UC套和MISTIP海绵套,而没有选择清泉套,是其根本就不能搭配清泉套,因为清泉套对高频的释放会使得刺激感有所扩大。用过UC套的烧友应该知道,这是一款非常密封的套子,能有效的使声音的厚度和密度,增强了整个声音的凝聚力,并且削弱了毛刺感,在UC套的加持下这种刺激感其实是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有效消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方案更换Final E套,相比起UC,作用同样是有效的削除刺激感,甚至更强一点,但高频的一些细节保留的没UC多,人声的结像也会更大也更靠前一些。两个套的缺点其实都是横向声场会因此有所缩窄,但群星上我是非常不建议的去使用一些广口的套子比如清泉套、AZLA之类的,除非个人口味就是比较喜欢刺激一点的。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16)

前端的搭配上,其实群星的下限并不会很低,即使直插MacBook它的底子依旧是不差的。这里就提一嘴水月雨新出的入门级小尾巴“響”了。響的声音作为一条100元价格的小尾巴来说,素质并不会有什么越级一说,密度上和能量感上是差了点,但是整个声音的框架还是比较正常的,声音偏厚实,整体结像偏大,密度不高。整个小尾巴的外观和体积基本和一条普通的转换头差不多,发热量不算高,作为我晚上睡觉时抱着手机在床上看番时的“出响线”是非常方便的,能提供一个稍好的音质体验。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17)

響跟群星一搭,嘿,这一套声音竟然还算可以,倒不如说有一点互补的效应在里面。響给群星的润色了一部分,而群星本身的下限就摆在那,不管怎么样依旧有着不错的素质作为底子。如果预算比较充足、对音质有更高要求的话,我个人更建议还是去搭配一个3.5mm的晓,能更完全发挥群星的能力。

ludacris耳机(荧光笔评水月雨)(18)

总的来说,我认为群星是一个刀法非常准的耳塞,踩在699元这个价位并没有让它尴尬,同时和KATO又能拉开一定价位上的区别,因为它所使用的平板单元在一些方面,比如说能量、解析、层次感上有着其本身的优势,而且音色上也是稍有别于动圈单元的,群星的声音也是有一定自己的风格性在里面的。如果说摇滚、电音听的比较多的话,群星可能并不会是你的菜,它更适合听清新的女声和器乐作品一些。不管是看上了它的颜值,亦或是想正经的买一个这个价位的耳机,还是作为尝鲜和体验入耳式平板单元的烧友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