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 MARK:

Moondrop Stellaris: IV

Moondrop Click: III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1)

之前在700元价位上的水月雨产品,广义上来看其实都还算所谓的“K 系动圈”,包括最早的 Kanas 以及如今还在销售的星野 Starfield。相对来说,这个价位的产品略高于“白菜价”,但是面对 KPE、KXXS、Kato 这“三板斧”,显得热度不会那么高,毕竟国内圈子一向也都有“一步到位”的说法。说实话,我个人对于 Kanas 和 Starfield 的重视程度其实也不是很高,只是对于 Starfield 表面那层蓝紫相间的漆面以及线材外层随着光线变化而闪耀的星点有着不错的印象——给人一种完整化的、当年贴吧圈子喜好的 DIY 指甲油保护层玩法的既视感。

群星 Stellaris 跟它们都不一样,这应该是水月雨第一次涉足平板耳塞领域,只是恰好,这正是个平板振膜耳塞大举进入普及市场的时代罢了。在一年多以前,大家提起来平板入耳耳塞,要么想到的是传统平板大厂 Audeze 的(长得像某种大号甲虫的)平板耳挂 iSine / LCDi 系列,要么想到的则是 Chi-Fi 大旗遍地插的 Tinhifi P 系列,其他的厂家很少去主动涉足这一领域。最近一段时间,各种千元价位甚至百元价位的平板耳塞开始密集地进入主流市场,这才算是把这个品类单独地立起来。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2)

作为一款699元的平板耳塞,在拿到 Stellaris 之前,我认为它应该做到的首先是对于平板单元中频风格的凸显——否则应用平板单元将显得没什么意义,毕竟你不能要求一个699的平板耳塞把自家更高价位的 Kato 压在地上打。那么既然价位卷到如此低,特色是绝对不能丢的。那么究竟 Stellaris 有没有符合我的期待,进一步的表现又是如何,这篇文章给出你答案。

Stellaris 的包装还是沿用了现在水月雨中低价位的正面二次元形象图案、背面展示产品爆炸图和参数的设计。要想将内盒从封套中抽出来,同样第一次是比较吃力的,和 Kato 一样内容物很“撑”,使得内盒与封套之间的摩擦力极其地大——往好了说,这的确保证了运输过程的稳定性……内盒采用的是类似 Kato 的分格设计,左上格放置蓝色皮质收纳盒,与 Kato 那个材质、颜色都显然是一致的,不过由于个体差异,我手上这个磁吸力度稍微有点小。左下放置着 Stellaris 硕大的耳机腔体。右侧是配件包,传统的明信片也在。

配件包含三对 Mis-Tip、三对 Softears UC Tip。Mis-Tip 作为选耳机 X-01 时代开始出现的海绵套,已经不必过多介绍,算是目前国产海绵套中相当有代表性的一个,也一直在我的耳套备件库中留着两对不同规格的。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3)

UC Tip 是从 Softears 最近的两款产品开始配置的液态硅胶材质耳套,同样是液态硅胶耳套,跟 AZLA Xelastec 比起来,UC Tip 总体的材料硬度会高一点,颜色偏无色——实际使用下来,沾染灰尘的难易程度其实要比 Xelastec 要高一点,但是由于颜色的原因,反倒是 UC Tip 在使用后的观感更不那么让人觉得“急需清洁”,而且实际清洁起来大部分耳垢与油脂也基本可以做到一抹便净。UC Tip 可以视作 Xelastec 在材料上的低价替代品,都是为了加强封闭性而生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UC Tip 的声音特性与 AZLA Xelastec 和 SednaEarfit Crystal 都不太一样,不是所有类似形态的液态硅胶耳套都听上去足够像。从声音角度上,UC Tip 可以实现更加出色的低频传播能力,同时对于高频表现不会产生可感知影响。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4)

腔体通体金属,相当地重,表面采用了和 Starfield 一致的变色烤漆工艺,且颜色也基本一致。在光线变化之间,可以看得到星星点点的图案和由深蓝到蓝紫色的渐变效果,我也找了一条星野进行对比,可以参考下图的效果。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5)

不过,还是得提一句,这个腔体与面板之间的接缝还是挺明显的,比起 Kato 来至少要显眼。面板上有着一组非常明显的阻尼孔,表面盖有金色盖板,好在它融入了整体的设计中,显得并不算扎眼。面板图案是金色手绘的日月与群星,颇有点“出土文物”的质感。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6)

腔体重量和体积显得都是比较突出的,与常见的类公模耳塞不同,Stellaris 的腔体造型是要更加“规整”一些,更加类似于一个完整的胶囊形状,而插针母座位于顶部。实际佩戴时的状态是要将这个“胶囊”往前移一个角度。腔体内侧倒是做了一定的处理,与耳道口附近的结构有一定的贴合程度,佩戴好之后稳定性是还不错的,只是会有一定的突出感和下坠感。

线材的外观显得颇有意思,通过透明线皮可以看到内部是由蓝色和金色的线材混编而成,跟腔体的设计风格非常搭配。无论是 Starfield 还是 Stellaris,线材本身的设计都是颇有特点、设计自洽的。至于材质,没有找到官方介绍,也无法验证,大抵是某种无氧铜混编?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7)

Stellaris 的单元采用了 直径为 14.5mm 的平面磁(平板振膜)单元,和拓音合作研发,并搭载了高精度微型栅格磁体阵列,振膜两侧各有7条 N52H 钕磁铁,从而实现了接近1特斯拉的磁通量。振膜非常轻薄,达到了亚纳米级(厚度 1μm),蚀刻电路的精度也达到了 2μm 以内,非线性失真表现是较为突出的。同样,Stellaris 上也没有少掉水月雨产品离不开的 VDSF 虚拟扩散声场技术。实际声音表现,下面即为主观声音评价部分,如非注明,全部基于原线 原配 UC Tip 液态硅胶耳套的搭配。

Stellaris 并算不得好推,虽然在平板耳塞里显得是比较容易出声的,但是面对同价位一众易推动圈,要发挥它大部分潜力至少还是需要一条比较靠剖的中高价位小尾巴或者驱动能力不差的播放器。自家产品可以考虑搭配水解贰式,也可以考虑搭配晓。尽量找些自身风格不算明显、低频不溢出的前端来搭配,会有比较合适的效果。

低频量感适中略偏多一点,下潜能力在这个价位算是相当不错的,但是距离千元怪物房一众还有距离,厚度和饱满度倒并不算很突出。收放速度适中略偏快一点,有着可感知的继承自 Starfield 的速度感表现,收得干净程度尚可。氛围渲染不算多,整体听上去是干净、没有很多晕染痕迹的。Stellaris 的中下盘相对是比较扎实、凝聚的,这也使得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会有一定的前倾程度。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8)

中频,人声的音色是我个人之前给予最大期望的点,实际上表现也是令人满意的。Stellaris 的人声有一定的距离感,口型大小大体上比较正确,有着比较明显的厚度,尤其在女声表现时你可以比较容易地感觉到声线偏细的女声会有一点偏粗偏厚的变化。很难说 Stellaris 在男女声之间有着明显的偏向化处理,音色渲染程度也非常少。人声总体表现是符合一个平板单元的固有印象的,结合水月雨一向对于音染的控制比较重视,就使得 Stellaris 在表现大多数人声时都显得相对游刃有余。

乐器方面,Stellaris 的弦乐表现大体上是更注重形体感表达的,这与通常的线条表达优先、质感表达优先的类型还都不太一样。在聆听吉他、中提琴、小提琴的 solo 或是小编制演奏时,Stellaris 会把琴体的基音靠下盘给你拱出来,线条是较为清晰锐利的,但是并算不得突出,而乐器本身的质感表现并不是尽善尽美地准确,而是显得会有一点薄、有一点“虚焦感”。这种表现方式倒恰好适合将大提琴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样,铜管乐器的气势感/洪亮感也比较好,但是木管乐器就会显得在大编制曲目中有点不够强势。总体音色准确度还 OK,比不上 Kato,因为中上盘有轻微的刺激感与染色,但是大体上是可以说属于“正确范畴”的。打击乐器略有刺激感。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9)

高频亮度适中,但是会有一些尖峰突出来显得有轻微刺激感,并算不上平滑——Mis-Tip 下会好很多。延伸表现在平板耳塞里算是中规中矩——平面振膜耳塞的高频与极高频表现往往需要依靠更大的振膜面积来实现,而这恰恰是小尺寸平板单元很难做得优秀的点。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平板耳塞为了让高频存在感明显一些而选择将尖峰突出,这个算是一个补偿措施吧,Stellaris 在这其中已经算做得不错的了。

声场在横向纵向都能拉开一些距离,边界感不强,声音的“高度感”表现也还不错。这使得它成为了一个同价位稀缺的杜比全景声感受工具。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表现良好,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中规中矩。解析能力同价位是第一档,轻微突出“解析感”。动态表现中等,瞬态不错。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10)

Stellaris 在这波“平板普及”浪潮中算是做得各方面比较兼顾且能够发挥出平板单元特性的一个。它距离听上去“六边形战士”的 Kato 的综合实力还有距离,但是它更加具有一定的风格偏向性,对于一些人声要求较高、空间感要求较高的烧友来说,Stellaris 可以算得上这价位一个可以值得考虑的选项。只要你能够忍受平板耳塞的一些物理层面上的问题例如重量和高频延伸,那么它是有风格的选择,也比 Starfield 更有趣味。

最后聊几句和 Stellaris 一同发售的小尾巴“响”,这是一款定价仅为99元的小尾巴解码耳放。跟它的“大哥”晓、水解们比起来,它的形态显然要迷你许多,是真正的转接线体积,仅 7.4g 重。CNC 的铝合金外壳看起来比手机赠送的小尾巴显然是要更上档次的。足够粗的带 4N 镀银 OFC 的 6N 单晶铜线材在信号传输上也更好。在不进行 Lightning 转接的情况下支持手机线控与麦克风,基本功能需求是可以满足的。可惜的是没有做个解码状态指示灯之类的东西,这东西也不占地方。

响的底噪表现是同价位类似形态产品里做的比较好的一个,本底噪声仅为 2μVrms,尝试搭配竹、Kato、VX Classic 以及本篇主要产品 Stellaris 等自家型号都没有可闻的底噪问题,也尝试了一些底噪探测器例如 XBA-C10 等,是没问题的。THD N 为 0.001%,信噪比达到 120dB。

响实际声音是比较适合搭配一些推力要求不高的耳机的,例如 Aria SE、竹、夸克,但是像 Stellaris 等平板耳塞,显然是较为吃力的,只能够满足一些基础响度需求——响,是够响的。这个产品适合作为手机直推用户搭配中低价位耳塞出门使用,作为手机自带配件的平替来使用,提供稍高于普通手机可以提供的声音表现。更高要求,还是去看晓吧,单端平衡随意选择,也没有贵出多少来。

KingTsui, from the TDS Studio.

Oct 2022

欢迎在全网各平台搜索订阅 TDS Studio 的产出内容。

enco w31灵动版耳机讲解(TDSAudio-)(11)

,